片刻之后,杨寓就来了。何夕将意思给他一说,杨寓挥笔立就,写了一篇称臣的表章。西王在上面落款,盖印。
这个公路网络到底怎么样?不好说。毕竟这是处于满者伯夷核心区域,是满者伯夷王出巡用的道路,不知能与大明的驿道御道相比如何。但是将这个爪哇联系在一起的公路网是绝对没有的。
椰王早就有计划,说道:“我需要你的船队,在海上截杀武禄王的船队。”
真正胜负在战场之上。
这圣旨前文已经说过了,没有秘书监,内阁,各衙门的附署,只能算是中旨,在大明国内,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在这里却是足够了。真做到了,要圣旨,来,写一张的地步。
西王是满者伯夷王朝的王储。自然封满者伯夷王。但是他杀了公主,他的继承权是依靠公主得来的。再继承满者伯夷王。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
按理说,这个问题不需要问的。
何夕一愣,他立即明白了。姚广孝这么一问,看似简单,但其实很有深意的。
确定名号之后。
因为他们有最天然的道路,那就是大海。
不仅仅是西方殖民者懂得分化,懂得鼓动土著打土著。中国人对异论相搅,分而治之的手段,只会比他们高,不会比他们低。
何夕说道:“那就要椰王吧。”
而且即便有,也未必有人用。
椰王才能在西爪哇自保。
正因为这样,他原因付出所有来换一场胜利。
当然了,这是小手段。
主要的问题是,而今大明希望看一个统一的爪哇吗?
这就是历史。
比起费尽心思,用脚丈量大半个爪哇的长度。还不如坐船。
虽然海战的时代已经变了。但是有太多的人还沉浸在上一个时代,用上一个时代情况,来揣度这个时代的战争。错误判断是很自然的事情。
那时候的主流是回回教。
西王,不,椰王就草草地进行了受封仪式。从此大明出兵大义名分有了。
而椰城,也就是未来的雅加达,在爪哇最西端,而满者伯夷在东边,这种天然的距离,也是西爪哇分离倾向的来源。同时,满者伯夷帝国,以首都为中心,建立了公路网络。
一切准备就绪了,就要商议具体行动了。
而对这样的要求,陆仲亨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下来。动用水师,不用陆军。就不用深入陆地,爪哇人也无从背刺。在海上,大明还是有优势的。别的不说,想走,还是随时能走的。
后来也变成了荷兰人的巴达维亚。印尼独立之后,也改成了雅加达。只是,之前更古老的印-度教名字,却没有人叫了。毕竟,印-度教已经不是东南亚的主流。
何夕说道:“姚先生,这一次劳烦你了。”
当然了,椰王也知道一战杀死武禄王,不大现实。但是他需要一场胜利。不管怎么样的胜利,因为只有胜利才能凝聚人心,只有胜利才能让更多的贵族站在自己这边,也只有战胜一次武禄王,才能打破武禄王这么多年的金身。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答应。
陆仲亨说道:“那好一言为定。”
椰王说道:“一言为定。”
于是,爪哇的战事就此拉开了帷幕。这个南洋霸主,终于在名字面前,添加了一个“前”字,成了南洋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