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烤会让木头受热不均匀。导致木头材质受到影响。甚至外面都烤焦了,里面还是湿的。何夕不是没有尝试过。历史上,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用蒸汽加热处理,才能木头加工时间缩短了。
短短一年多,整个靖海商号规模翻了十倍有余,即便有很多过江龙,参与海贸这上面,甚至靖海商号的原始股东之中,也有人另结新欢,没错,说的就是陆仲亨。陆某人。
对他本人的生活,不会有半点影响的。
杨震说道;“这都是宫里的意思。”
安庆公主只是派人查个账而已。
毕竟是唯二的嫡女中的一个。还是小女儿。几乎就是掌上明珠了。
只要不违法乱纪,坏朝廷法度,其他的事情,几乎都没有什么问题。
等何夕回来了,杨震立即回南京。
何夕说道;“不错。”随即又看手中的资料。微微一顿,说道:“魏国公,还有几位驸马都入股了?怎么还有朱雄英一份?”
单单这一手,何夕就不担心杨震赔钱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似乎这才发掘出了杨震的天赋。
何夕对此也不在意,他并不是多在意钱的。或者说他在意的是他能调动的钱财。而不是他个人有多少钱,毕竟对于何夕来说,他拥有再多钱,也不过是多数几个零而已。
原本何家代宫里执掌五成股份,但是引入这么多权贵之后,何家代掌的股份只有三成了。当然了,何夕也知道,安庆公主借了他爹的名义,但是一个铜板都没有给他爹。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何夕打开第一页,就吃了一惊,说道;“靖海商号已经有了一百多艘船了。怎么这么多?”
杨震说道;“我们找了行家来推断,估计,这样处理的船只,只能有一十几年。甚至如果做工有问题,连十年都未必能撑得住。但是我也估算过,而今海上贸易是暴利。一艘船一年下,就能见本钱赚过来,之所以这样,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朝廷刚刚开海,海上船只奇缺,第二原因,是南洋被朝廷打开,大明商船,从这里跑到西洋,几乎是畅通无阻。所以对船只需求更多。但是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特别是,辽东木场,靖江木场,还有南洋各地的木场。陆陆续续建成,木材阴干三年之后,大概在五六年之后,海上的船只会多不会少。运费价格,将下降。是现在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所以,我才决定,抢先发力,即便能用十几年。第一年将船钱给赚回来,其余都是净利润。而且等运费下降的时候。我们的新船,也可以替代。”
甚至连账本都没有让大内看过。
何夕说道:“木材怎么办?我知道台湾有大木。但是木头不阴干的话,下水的船只,不超过十年,估计就要坏掉了。你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木头?”
不过,从长江口到旅顺口。最少有十天。于是杨震就陪着何夕上船。有十天的功夫,细细禀报了。
安庆公主不管,让杨震看着办。但是很多事情,杨震也不敢看着办,即便当时看着办了。在事后,也要补救不是。何夕在南洋的时候,杨震就有意去南洋向何夕禀报情况。
何夕听了,立即皱眉。
当然了,因为急速扩张,盈利与股权也有一些小问题。
毕竟,郑芝龙全盛的时候,有三四千万资产。而今大明官方开禁,再加上南洋也并入大明的市场。整个盘子,比郑芝龙时期,只大不小。只是这盘子里的强龙不少。靖海商号固然牛逼,也不可能全占了,那么仅仅一两成的市场份额,一千多万两就不少了。
朱元璋对此也不在意。
何夕一愣,说道:“还有跑高丽的?高丽不是敌对我朝吗?”
其实。历史上的高丽一直是左右骑墙,或许是因为朱元璋对高丽动心了。故而,今年高丽贡马,直接被拒绝了。还下旨斥责。高丽与大明的关系迅速冷却。
杨震说道:“高丽人可以拒绝大明。高丽权贵不能拒绝大明的商品。而且高丽水师,也不能拒绝我们船上的炮。”
大明的货物,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奢侈品,整个世界上层贵族都拒绝不了。而高丽水师,自然也不可能与大明准水师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