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何夕的责任
“而今的情况,妥善起见。我建议撤军。”傅友德沉吟了好一阵子,说道;“而今敌情不明,地理不明。内忧外患。一处露出破绽,就可能出大问题。而这一次出塞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落袋为安为好,不可画蛇添足。”
冯胜沉吟不语。
傅友德说得其实不错,这个局面。各种形势不利于我。就何必一定要在这里,与脱因帖木儿打上一场。
作为名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进退。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而今这个局面,如果没有几十万俘虏的包袱,怎么打都行。但是情况不是不一样,局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反正明强元弱,大明这边不着急。
今日不战,来日再找机会便是了。
不急于一时。
但是傅友德是副帅。不是主帅。
副帅承担的责任是比较小的,傅友德是可以完全考虑军事上的事情,不用多想。但是冯胜不能如此。他不能不多想。
何夕说道;“下官明白。”他微微一顿,说道:“下官听国公如此说,忽然有一个揣测。那就是元廷现在在什么地方??”
蓝玉沉吟片刻,说道;“我们最合适的对策,就是他想要我们做的事情。”
而今的局面下,其实,傅友德的方案最合理的。毕竟,大军已经胜利了。也没有想过在这里建立统治。不是大明不想,而是辽东都地广人稀,这里更是如此。放纳哈出的蒙古部众在这里,谁都不放心,不放他们在这里,从哪里迁徙百姓?
没有人。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今后有不知道多少阴招对付他。
傅友德不是不明白其中道理,但是他可以一推了事,去找宋国公。而冯胜不能。
好长一段时间,冯胜忽然长出一口气,说道:“一为之甚,岂可再乎?”
蓝玉也只能冷哼一声,他不得不承认傅友德所言是对的。
冯胜的威望高,资历深,是能压制这些意见的。但是而今,又出现一个敌人。难道不让他们打了。真见敌而退,让这些嗷嗷想建功立业将领们,空手回去。今后冯胜说的话,就未必管用了。
蓝玉其实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他知道,他不管有什么想法,这一战与他是没有关系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已经将这一战的首功给包揽了。如果连接下来的战机还抢,会得罪太多人了。
他说得也是实话。这几十年来,大明对残元屡屡获胜,大家都养出心气了。而今不知道敌人多少,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全靠猜。仅仅知道敌人来了,就要撤退。
冯胜没有开口,蓝玉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另外就算是粮道不断,辽东有多少粮食。能支撑这么大的消耗吗?”
“撤军是最明智的选择。”
傅友德说道:“永昌侯,有何高见?”
何夕说道:“在我??”
经过这一场大战之后,何夕知道,说那种骑兵跃进千里的。要么就是什么也不懂,要么就是悬危之计,将大军性命做赌注,要么大胜要么大败。但是骑兵带好干粮,一次突击几百里。确是毫无问题的。
“好了。”冯胜说道:“撤军是要撤军的。但是不仅仅撤军。否则,真让鞑子以为我大明怕了他们。何夕。”
何夕说道:“下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