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千骑卷黄沙
如果元廷不内斗,朱元璋没有那么容易打下北方。
元廷退到草原上,就停止内斗了?
没有。
而今脱因帖木儿手下的兵马,相当一部分是王保保留给他的,是私兵。纳哈出之所以举辽阳行省投降,是因为纳哈出本部是木华黎家族的私兵。可以说,元廷已经没有所谓的国家军队了,都是私兵。
无非是他们上面是哪一位大佬,是在地方割据,还是在中枢掌权而已。
即便真听命于皇帝的军队,也不能说是国家军队,而是皇帝私兵而已,而且还没有多少。
元朝在退入草原之后,就已经开始从中原王朝,向草原王朝,也就是大贵族的部落联盟转变。而今仅仅是套着中原王朝的壳,内里塞着草原部落的仁。
而今这种情况下,反应在战场之上。
平安发现战机,他心中盘算可以一试,就做好准备,冲出来一战。但是蒙古这边的将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私兵。因为自己私兵多少,代表着他们在大元的权势多少。
又要操心,怎么应付上面。防范友军火并,等等复杂心思。
他们一撤。将脱因帖木儿中军给空出来了。
他之所以想冒险出击,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虽然辽东数万大军都在护卫开河的民夫。还有一些军队参与到开河之中,但是此刻辽东大军都散落各地,重新集结是需要时间的。
此刻的太阳距离落日还有两三个时辰,时间尚早。但是脱因帖木儿不得不为之。
一声炮响,似乎是信号,城头上大小火器,轰然作响,一声连着一声,硬生生打了一轮。城墙下面一两米的距离之内,满是狼藉,什么火铳的铅弹,崩碎的石头,还有插在地面上的箭头,已经箭身上面绑着的火药筒。
平安这一战,立即让长春堡上上下下都膺服这个年轻将领。明军欢声雷动,平安大大方方地牵着战马入城。对面的元军一点反应都没有。
因为最前面的骑兵被打得落流水,一时间脱因帖木儿面前,有一空档。平安虽然想立斩将夺旗之功,但是他眼睛余光始终注意着从两侧合围过来的蒙古骑兵,于是,他见冲不到了。也不敢恋战,弯弓搭箭,回首一箭。
长箭直接射在帅旗之上,将帅旗给射落了。
只是,他们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战争是一个整体。
平安本来也想见过就收,但是奈何诱惑太大了。想都不想,他就带着部下直插过去,向着脱因帖木儿的中军大旗奔了过去。
如果脱因帖木儿直接南下,突兀出现在工地上,明军一场大败,就不用说了。只是除却长春堡这个方向之外,其他方向都要渡过很多河流。且不说河道之中,有明军的船只,单单是渡河这一件事情,就会大费周章,起不到突然性。
做完这一切之后,平安立即撤退。
蒙古骑兵顿时追了上去。
只是生气之后,却是深深的悲凉。
但是刚刚帅旗落了下来,而今军中上下,定然是人心浮动,他必须安抚诸将,让诸将知道,他一点事情也没有。否则军中乱传,军心士气都会受到打击的。
而脱因帖木儿火冒三丈,心中的怒火,简直不可压抑。只见他胸脯上下起伏,就好像是风箱一样。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才几年,下面人的战斗力,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在脱因帖木儿的角度是这样,正在他前方护卫的先锋,军前数里的地方,忽然崩溃,四散逃走,有一些也冲击到本阵。然后明军骑兵,就踩着这些人的尾巴给冲了过来。
当年元军的战斗力,是在大都的大元朝廷才能保障的。刚刚退出大都之后,还能维持几年。但是维持不了这么多年的。他对面明军,浑身甲胄,里面锁子甲,外面铁甲,内里有丝绸衬衣。外面有布罩袍。全部是崭新的,火器弓弩,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元军很多东西,都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了,甲胄破旧,还能维持。但是刀不行 ,一场大战下来,刀一般都会砍卷刃,需要修补。
好在,脱因帖木儿本部,同样是百战精锐,其中很多将领,都是跟随王保保的老人了。参加过十年前的岭北之战,经验丰富,反应极快,几乎一瞬间,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