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就是直接用高大的攻城器械,渡河护城河。中国古代攻城器械之丰富,越过护城河的攻城器械,不要太多。毕竟,古代战争经验丰富之极。息城虽然难以攻克。但比起中国的坚城,也不过尔尔。
不过十日功夫,就来到息城城下。
由叶旺指挥,这一是场正儿八经地攻城战。并没有准备大量的攻城器械。而是临时做了一些长梯。又做了一些巨盾,两三人举着,大部分士卒,在大盾的遮掩之下,靠近城墙。
这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但是在叶旺的指挥之下,明军将士分散队形,十人一队,簇拥在几面大盾下面。星散在整个山坡之上,即便高丽人的滚石檑木,依然能够给士卒一下杀伤。但是杀伤已经不大。
而高丽人火铳,弓弩对这样的情况,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
所有士卒放弃盾牌,竖起长梯。大喊一声,扑向城池。
等到了城墙下几十米的地方。一声鼓响。
因为船舷比城墙好高一些。
即便每十人为一队,架着长梯,但是内部也是有分工的。
而息城,却是清川江上最大的城池,更是高丽人在北方的重镇。在清川江东岸,城池修得怎么样,先不说,浩浩荡荡的清川江,就是最大的问题。息城引清川水入护城河,护城河达数米之宽。
大明军队,根本够不着城墙。
不过,好消息也是一个连着一个的。
何夕忍不住说道;“好。叶老将军,果然是宝刀未老。”
何夕心中暗道:“这就是经验与实力的差距。”
不管用什么办法,攻克息城,最少也要近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从陆路一路攻下去,从这里到开京,还有数座不可忽略的坚城。同时,高丽王室可是很滑溜的。
最后几个人 都是弩手,弓箭手,火铳手,当然了。也带了长刀。他们主要是在城下,与城头上对射,先将城头上人射死几个。然后,放上长梯。
叶旺连忙谦虚说道;“高丽人根本不通战阵,这么好多地形。他们但凡有一点见识,就知道不能全然放弃城外,他们但凡在城外,立上几个小营,今天一天都打不下来。末将也是看出了这一点,知道城中守将,或许有一些勇气,但是之前根本没有打过仗。故而才奋力一搏,上天保佑,幸不辱命。”
如果让他长期在这个地方驻守,他定然能修得铜墙铁壁,比如将山下挖开,将缓坡修成陡坡,只留几条道路连通城上,然后派弓箭手设卡,封锁。只要箭矢不绝,任千军万马也冲不上来。
息城就崩溃了。
但是更多是手下能力到位,只要不是太离谱的计划,都能给落实了。
这座城池在高处,居高临下,任何多设城垣,那种对下设防,对上面不设防的。相隔一两里,明军进攻,必须仰攻,而且攻破数道防线。拖延时间长了。甚至夜里还可以夜袭,夺回下面的阵地。
龟城一下,前路顿开。
何夕倒不是太担心的。冬天来了,对大明有弊有利,冬天一到,什么护城河都变成通途了。但是高丽守将只要有一点见识,就知道往城墙上泼水成冰的手段。
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对方深浅。
看似冒险,实际上拿捏得很到位。
但是高丽人内部人心惶惶,意见不统一,国王一意孤行,大臣们,各怀私心。大将更是心中动摇。这样的情况下,息城之中,又有多少人秉承坚定的意志,与大明死磕啊。
在海运船队压在城垣上的时候。
息城失陷就成了必然。
出兵不足二十日,就得一大城,更是在高丽内部有一个落脚点。这一战,打得不可谓不顺利。简直是一路顺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