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松江府的新明天!
走出染坊时,日头已经偏西。朱幼薇看见陈寒还在码头那边,身边围着的官员比刚才更多了。有人捧着图纸,有人拿着算盘,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
陈寒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清晰地传过来:“三天后我要看到这条路修通。番商的船队月底就到,不能让人家看咱们松江的笑话。”
一个穿绿袍的官员擦着汗道:“国公爷,这工期实在太紧……”
“加钱。”陈寒打断他,“三班倒,工钱翻倍。材料不够就去苏州调,就说我陈寒借的。”
朱幼薇微微一笑,转身往织机房走去。她知道陈寒在为番商的大规模到来做准备,而她要确保工坊能拿出足够的货物。
织机房里,三百架改良织机嗡嗡作响。张四娘正在指导几个新人调整铜钉,见朱幼薇进来,赶紧迎上前。
“郡主,您看这个。”她指着刚织好的布匹,“咱们试着在活水纹里加入松江特有的水波纹,效果比预想的还好。”
朱幼薇仔细查看布面。云纹中确实多了几分松江特有的水波韵味,整体更加灵动。她满意地点头:“这个样单独记档,就叫‘松江云水’。”
走出织机房时,天已经黑了。工坊里点起了灯笼,照亮了忙碌的人群。朱幼薇站在院子里,听着此起彼伏的织机声,忽然感到一阵疲惫。
“郡主,先用饭吧。”文娘端着食盒过来,“您一天没吃东西了。”
朱幼薇这才觉得饿,接过食盒坐在石凳上。饭菜还冒着热气,红烧肉的香味勾得她食指大动。她刚拿起筷子,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陈寒大步走进来,官服下摆沾着泥点。他在朱幼薇对面坐下,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
“路的事安排好了?”朱幼薇夹了块肉放到他碗里。
“嗯。”陈寒扒了口饭,“三天后开工,半个月内完工。番商月底到,正好赶上。”
朱幼薇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问:“你中午也没吃?”
“哪有空。”陈寒含糊地说,“带着官员们量了一天的路,还得跟那些拆迁户谈判。”他抬头看了眼织机房的方向,“你这边怎么样?”
“活水纹已经稳定量产,新设计的‘松江云水’纹样也很成功。”朱幼薇给他添了碗汤,“番商的订单至少需要三千匹,现在库存还差一半。”
陈寒皱眉:“来得及吗?”
“加派人手的话,应该没问题。”朱幼薇想了想,“我打算从周边村子再招两百女工,让张四娘带着熟手教她们。”
陈寒点头:“明天我让府衙出告示,工钱按市价加三成。”
夜更深了,工坊里的织机声渐渐稀疏。朱幼薇和陈寒并肩走在回府的小路上,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累吗?”陈寒忽然问。
朱幼薇摇头:“习惯了。倒是你,堂堂国公爷亲自去监工修路,那些官员背后不知怎么议论呢。”
陈寒轻笑:“让他们议论去。路修好了,番商的马车能直接开到工坊门口,比什么都强。”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朱幼薇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空:“看,北斗七星。”
陈寒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七颗明亮的星辰在夜空中闪烁。他轻轻握住朱幼薇的手:“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人在迷茫时,看看星星,就知道该往哪儿走。”
朱幼薇靠在他肩头,轻声道:“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对的。”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照亮了前方的路。远处,松江工坊的灯火依然明亮,织机声隐约可闻。这座沉睡多年的纺织重镇,正在他们的努力下焕发新生。
三天后,修路的工程如期开工。朱幼薇站在工坊门口,看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工地。陈寒穿着短打,正在和工头说着什么,时不时比划几下。
文娘匆匆走来:“郡主,杭州飞鸽传书,番商的船队提前出发了,估计二十天后就到。”
朱幼薇点头:“告诉张四娘,从今天开始,织工分三班倒,务必在番商到来前备足三千匹布。”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松江城都忙碌起来。工坊里彻夜灯火通明,织机声从未间断。码头上,拓宽的道路一天一个样,工人们挑灯夜战。
第十五天清晨,朱幼薇正在染坊查看新染的布样,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喧哗。她走出去,看见陈寒站在工坊门口,身后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新路,直通码头。
“试试?”陈寒向她伸出手。
朱幼薇坐上马车,车轮在新铺的青石板上平稳滚动。路两边的商铺挂着崭新的招牌,伙计们正在擦拭门窗。远处码头已经停靠了几艘番商的货船,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比预计的还早了三天。”朱幼薇赞叹道。
陈寒指着码头西侧:“那边正在建番商馆舍,下个月就能用。以后他们来了有地方住,生意更好谈。”
马车停在码头,朱幼薇看见几个番商正在验货。他们摸着活水纹布,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其中一个红胡子番商掏出订单券,大声说要加订五百匹。
……
一个月后,松江府的清晨总是从码头的喧嚣开始。天刚蒙蒙亮,漕船已经靠岸,苦力们喊着号子卸货。陈寒站在新修的石板路上,看着拓宽了三丈的街道上马车往来如梭。
“国公爷,西城的树苗到了。”工头小跑过来禀报。
陈寒掸了掸衣袖上的灰尘:“按图纸栽种,要横竖成行。”
这条贯穿城东城西的主道,是他亲自设计的。两侧新栽的梧桐树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树下砌了排水沟,铺了青砖步道。这在洪武年间的江南,算得上独一份。
朱幼薇带着文娘从织坊方向走来,远远就看见陈寒挺拔的背影。她加快脚步,裙角沾了露水也不在意。
“夫君,番商们到了。”
陈寒转身,看见妻子眼中闪着光。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松江布的名声已经传开了。
“来了多少?”
“波斯商人三队,南洋商人两队,还有高丽和琉球的。”朱幼薇从袖中取出订单,“光是定金就收了五千两。”
陈寒接过订单扫了一眼。活水纹布最受欢迎,其次是掺了金线的云纹布。最让他意外的是,居然有人订了五十匹夜光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