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先不先进
然后再看看陆长城思想先不先进,得,人家也上过报纸,这就更可以了,领导们商量半天给他一个表彰也不错。
于是乎陆长城再次被当做典型,正好陆长城供销社也不能干了。
就给了个供销社名誉合作伙伴的位置。
没有多大名誉,也就是个噱头。估计还要开个表彰大会,号召大家向陆长城学习。
陆长城还挺高兴的,老社长说,“你这短短几天就做到了我以前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然而陆长城也知道,要不是沈初楠和李璟原,他能不能被上面看到还是两说,就连这个厂子,也是在李璟原的帮助下建成的。
他当即说,“等厂子有了盈利,就要给供销社回报。”
老社长也并不当真,他毕竟还是清水乡的人,对于清水乡能造厂,心中也还算是欣喜,也会想着在力所能及之内给陆长城更多的帮助。不然之前陆长城也不能在供销社旷工这么久了,又不是没人发现。
“你好好生活就可以了。”
现在人手有了,机器也有了。
陆长城更想把精力放在农作物加工上,毕竟那时以农为本,老人们的观念还是只有农业发展起来了,其他的才能旺。
这次机械厂也很给力,给他送来了几台拖拉机,还有可以脱壳的机器,把稻谷加工成米面也不在话下。陆长城发愁的就是要怎么把这些宣传出去。
不过他毕竟在供销社上班,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
面对这个也丝毫不慌。
他先是放出话来,加工厂前几个月加工稻谷什么的不要钱。
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加工厂其他也可以打折。
就象征性的收几毛加工费。
这话说的大家都给激动起来,毕竟免费的谁都想要。以前去公社那儿,里面的工人是好不容易才进去的,真跟鼻孔朝天一样。公社里根本不缺人,红旗镇上除了这个地方,也就几个零零星星的地方才有机器了,都不完全,来回也不方便。
陆长城甚至说以后到了他们清水乡农作物加工厂还可以包上门送货,要知道有些粮食真的很重,每年都需要通过村子里的重要劳动力,用手动的方式搬来搬去。
累得很。
陆长城也深受其害。
这话说的连离公社近的地方也开始心动,想着陆长城那既然帮忙接送,去他们那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人问,“我们厂子里就这么点人,怎么去帮他们上门取粮食?”
陆长城沉声说,他现在当了厂长是越来越有涵养,本来他可能都不会好好给他们解释,“那就用拖拉机去送,我们有拖拉机,是可以承担接送的这个活的。”
“让他们提前报名登记,每天都有名额,超过几台拖拉机可以取的重量,就不接了。这样也可以了。”
一些老人当即开始心疼。
“这得要多少柴油。”
事实上现在加工厂还没有任何收入,一切的投入都是从沈初楠的工资和陆长城的积蓄提前自取的。
陆长城也不打算搞外援。
用什么之后利润分成的方式。
不过倒是沈初楠还找到了蒋梅梅,问她借钱,“你还有没有闲钱?”
这会儿可就是真正的欠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