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哪怕是败了,他们的希望和脊梁还在。
若是不战,将来在面对秦国和并州,他们也只会一让再让,最后退伍可退。
这不是燕国想要的,所以哪怕是败,是亡国,他们也必然会与秦国开战。
毕竟燕国已经退了一次,再退还能退到哪里呢?
安期生和李仁也从行政和军事方面去分析,秦国必然是在等着并州的反应。
他们会看并州的态度,再决定吕宋岛的归属问题。
若是并州也有意吕宋岛,那么秦国和并州就会联手将燕国给取代。
若是并州无意,他们也师出无名,不好对吕宋下手。
因此,嬴政在蕲年宫中望穿秋水的等着,却始终没等到并州的反应,或者说没有反应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三足鼎立啊!”嬴政叹了口气。
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是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中也包括了并州和瀛洲。
只是当初和现在的秦国都没有能力灭掉两国,甚至需要与两国虚与委蛇,避免在一统大战中两国下场去捣乱。
“或许这也是个最好的结果吧!”嬴政虽然看不上儒家的某些人,但是对儒家的一些学说还是认可的。
比如孟子说的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若是没有了外患,秦国内部各势力恐怕也会内斗争权,将狗脑子都打出来。
只有秦国外在还有威胁的时候,矛盾才会转移向外,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并州和未来的瀛洲燕国可能就是秦国最大的外患,只要两国在,秦国内部就不大可能乱来。
“就给后来者留下两块磨刀石吧!”嬴政合上了卷宗。
至于将来时秦国灭了两国,还是两国灭了秦国,他管不了了,他已经做到他能做的极限了,给后人留下了绝对的基本盘,若是这样都能输掉,那他做得再多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活该的了。
“就让朕看看燕国能走到什么地步吧!”
嬴政望着东方,也有了些战意,很想知道燕国最终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是否有资格跟秦国和并州三足鼎立。
“写!”嬴政转头低声喝道。
书佐官急忙铺开纸张,等着嬴政口述。
“传讯扶苏,告诉他,朕为他准备了一头肥羊,等待将来他自己去宰杀!”
书佐只管记录,不需要理解嬴政的意思。
毕竟嬴政的思维跳跃和格局一般人也跟不上。
在嬴政眼里,除了并州,甚至连并州都算不上真正的对手,燕国更是如此。
他可以放任燕国发展,就像是自家豢养的牲畜,等着养肥了再宰杀。
燕国就是嬴政留给扶苏的一头肥羊,等着将来扶苏自己去取回。
所以,他默认了燕国的发展,等着燕国发展富裕,最后再被秦国收入囊中。
他对扶苏寄予了厚望。
若是连一个被赶到岛上的后燕都解决不了,又如何掌控得了这偌大的大秦帝国呢?
所以他坐等着看燕国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