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静肃静,现在按照衙门给的名册点名!”秦二叔喊。
老军爷急忙带著家人站好。
等念到老军爷的名字时,老军爷就出列,再点他家人的名字,家人就统一到他身边站好,给秦家认认人。
其中有三户人家是没有老军爷的。
老军爷过世了,他们过不下去,就拿著老军爷的兵甲片前来投奔。
一户是老军爷的老妻带著一孙子,姓杜;一户是两姐妹带著各自的女儿,姓罗;一户是一大一小两个小子,姓陆。
这三户特殊的人家,衙门重点查过,因著都是东明府辖下县的人,查起来很容易,很快就確定了身份上没问题。
点名、认人结束后。
鐺鐺鐺!
秦二叔又喊:“排队,领冬衣跟被褥。”
“还给我们发冬衣被褥?老千户,这,我们还,等我们挣钱了,再慢慢还给秦家!”
“对,必须还,谁也別想著占便宜,这可是袄被,是贵重物件!”
秦爷爷很欣慰,道:“成,那你们好生干活,手头宽裕了,就找药材坊的管事还银钱。”
秦奶奶也很欣慰,对秦二婶小声道:“算你公爹还没老糊涂,知道帮人不可帮尽的道理。”
秦二婶哪里敢蛐蛐秦爷爷,只能对秦奶奶笑笑,说:“也是婆婆心软,不然公爹也没法帮到这些老军爷。”
秦奶奶:“哼,他在这事儿上,可不会听我老婆子的。”
秦二婶:“……”
得,闭嘴了,不然怕是真成了跟婆婆背后蛐蛐公爹的不孝儿媳。
鐺鐺鐺!
“跟我走,我带你们去倒座房安置!”
秦家炮製药材坊为了方便巡逻人员,是在围墙靠里处,建了一溜儿的倒座房。
围墙很长,四面围墙下都有这样的倒座房。
每边围墙是十间,四边就是四十间。
三十三户,每户一间,有家里人口太多,实在住不开的,就两三家男娃住一间、或者两三家女娃住一间。
秦二叔:“新屋子,都没怎么收拾,你们得自己收拾。”
“誒誒誒,我们自家收拾就成……新屋子,真真是新屋子誒。”
“还是內外两间,住得开了,住得开了,多谢秦家……你们快给秦家磕头,谢秦家给了咱们活路!”罗家姐妹拉著各自的女儿,一共五个女娃,跪下给秦家人磕头。
哐哐的,磕得很是实在。
这罗家姐妹会背井离乡来投奔,是因著没生出儿子,娘家又无男丁,被婆家嫌弃,天天打骂,婆家还要卖了她们母女换钱给男人娶新媳妇生儿子。
日子实在过不下了。
姐妹俩想起老爹是老军爷,留有兵甲片,拿上兵甲片跟娘家的户籍就来了。
来时想著,要是真没活路,吃顿好的就一起上路,没成想,竟让她们拼出条活路来。
听说秦家作坊还优先招收女工,那她们的女儿只要能进秦家作坊干活,这辈子就算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