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香菱和晴雯最近真是受累了,贾琏不喜欢陌生人近身伺候,俩丫鬟就得辛苦一点。日常要伺候,晚上还要伺候。
这俩丫鬟年龄也不小了,说不着急也是假的。即便是看起来最不在意的晴雯,这段时间也很卖力气。
一直等到立秋,澳门的葡萄牙人才算是撤离完毕,朝廷正式收回了澳门。
吏部增补的官员陆续抵达,他们都很明智的选择了先拜见贾琏,随后才给崔成送一份礼物,总督大人生病了,不能看望,面子上要过得去。
王家那边则通过薛家的渠道,多次给贾琏来信求饶,结果自然是一个字的回复都没等到。
天气不那么热的时候,贾琏踏上了归途。
在路上折腾了二十多天,抵达京城火车站,此处看到了前来迎接他的人,为首者方颂。
一番寒暄之后,上了马车,车内只有二人时,方颂很直接的说话:“这趟动静闹的不小了,给李如水的腿都打折了一条。”
两人也算是沆瀣一气的小团伙了,说话没太多顾忌。
贾琏淡淡道:“这可不能怪我!”
方颂忍不住笑道:“确实不能怪你!不过这仇算是结下了。”
贾琏摇摇头:“无趣的很!”
方颂道:“先帝走的急了点,给了李如水新的念想,否则哪来这么多的事。本来这一届到期,他就该下去。”
贾琏无奈的摇摇头道:“这是他运气好!陛下初登大宝,求稳是对的。陛下已经成年了,切记指手画脚,以免孩视之嫌,后患无穷。”
方颂听到此言,顿时坐直了身子,掏出手帕擦了擦头上吓出来的汗水道:“多谢提醒,我不如李贼多矣!”
作为一个单位里的老人,威望高的老领导调走了,来了个年轻的新领导,如何看待那些倚老卖老的人呢?
内阁的现状就是如此,承辉帝威望很高,内阁其实被压制的很惨。承辉帝这一走呢,内阁颇有头上一座山被搬走的感觉。
李元登基至今,内阁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延续了承辉帝时的做法,那就是皇帝放权了,内阁大臣们直接处置后再汇报。
如果承辉帝在,这么做是没问题的。原因很简单,承辉帝如果对处置结果不满,指出之后内阁大臣是不会反驳的。
现在新君李元的威望不足,出于求稳的心态,基本上内阁处理的结果,李元都是直接批准的。
偶尔有不同意见,方颂都只是耐心的告诉皇帝为何如此处置,想必之下李清都是只要皇帝提出质疑,立刻更改。
得到贾琏的提醒后,方颂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好在时间还有,足够挽回的。
郑伯克段于鄢,每个读书人都读过的文章,但是深刻领会并用运用的人很少。
道理是相通的,但人是复杂的,也是很容易飘的。
思索了一番后,方颂才道:“林相乃首辅,无论如何,都能再坐一届,时间到了或外放或退休,没有啥可担心的。”
承辉帝登基后,从制度上限制了首辅的任期,杜绝了方白衣那种只要愿意就能终身制的首辅出现。所以,林如海反而是最安全的。
这个时候的内阁,方颂与李清是最危险的。所以两人才斗的最凶。
“明年任期到了!”贾琏意味深长的看着方颂,暗示他最后的机会不能错过了。
什么机会呢,自然是新君登基带来的成为首辅的机会。想成为首辅,就必须趁着明年的机会,顶掉李清。
“难怪不器对崔成动手了,我说呢,本来就不是多大的事情。”方颂恍然大悟。
贾琏依旧是摇头:“非也非也,是崔成先动的手,一把年纪了,耐心却不够,活该他被阻击。”
方颂若有所悟道:“如此说来,李贼也着急了。”
“岳齐乃武将,天资不足,潘季驯年龄大了,方兄是唯一的威胁,你说着急不着急?”贾琏笑着点一句!
现状是很明显的,只要李清抗五年的时间屹立不倒,身体还能坚持,林如海下去就是他接任。局势如此清晰,打掉方颂这个唯一的威胁,才能做到高枕无忧。换成谁都知道该怎么做。
“今日主动提出来接不器,实在是明智之举。”方颂庆幸不已。
进宫面君时,内阁诸公皆在,李元听了贾琏详细的回报后,很是欣慰道:“收回澳门,朕敢言不负父皇矣!”
方颂抢先出列道:“陛下,先帝英明神武,陛下矣不遑多让,此之谓天命在周。臣为陛下贺!”
林如海站在那都被闪了一下,下意识的看一眼后,才不紧不慢的跟着出列:“昔日葡萄牙人窃据澳门,今陛下收回,当祭太庙。”
一时间贾琏这个主谋都没表现机会,默默的站在一旁!给老丈人让出舞台!
其他内阁大臣自然是赶紧跟上,这个时候不跟上那不是傻么。
李元自然是顺水推舟,接受了内阁大臣们的道贺,决定了要去祭拜太庙的事情。
内阁诸公退下,李元留下贾琏单独对话。
“臣为陛下贺!”贾琏私下再来一句,李元颇为意外道:“卿是不是晚了一点?”
贾琏道:“内阁诸公所贺与臣何干?”
李元听了又是一愣,低头思索一会才抬头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脸上多了三分自矜。脑海里浮现的是此前内阁诸公争先恐后的道贺!
所以,贾琏所贺,与内阁诸公不是一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