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4章 符箓传承(求票票)
看来是自己多思了。
江南之地,才纳入帝国十余年,若是没有总督府的存在,眼下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形。
任由诸郡自由自在的动静,随心的推进、壮大、成长……,只怕会各有模样。
犹如在一片荒野中的丛林,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形下,一段时间后,高低不一,粗壮不一,枝繁叶茂不一……。
诚如此。
则沿海诸地的一些郡县,应会好一些,其余一些郡县就不好说了。
估计,内陆一些郡县连修建一些要道都会遇到艰难,十方不通,诸郡难以相连,百业难畅,府库就难以充盈起来。
没有钱财货物,一切都难。
一个郡县,欲要繁荣起来,首要就是要有财力!
没有财力,一切都是空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兴建城池、要道、水利沟渠、开采矿藏、吸纳民力……,都需要足够的钱财之力作为支撑。
现实是……江南诸郡头上还有一个总督府。
在总督府的统御管辖之下,诸郡都在规划之中,可以很好的利用一些力量,将其合理合适的落于诸郡。
相连诸郡的要道。
汇聚财力专门修建的大型水利工事。
根据诸郡的情形,定下不一样的拓展策略,调遣民力、财力游走诸郡,令人悦心的变化也就慢慢出现了。
十余年过去,江南已经不一样了。
滇郡!
真论起来,那里同十余年前的差别不算很大,繁华虽有,只局限于几个特别的城池之地,其余多蛮荒。
民力充裕了一些,也只是多了一点,其余地方移民过去的不多,多是帝国的驻军,以及从郡内各处吸纳的部族之民。
混合一处,便是成了目下的滇郡。
芊红姐姐和政事堂对滇郡早早有了规划,看来……再有不久,滇郡的一些人就要倒霉了。
听芊红姐姐的意思,早早有一些吩咐落下,而滇郡内的一些人却没有遵从。
合该那些人倒霉。
若是将滇郡的一些人好好收拾,于以后的滇郡而言,莫大的好事。
滇郡的好东西其实有很多的,那里的珍贵药材数不胜数,还天然适合许多药材的生长。
更别说还可以出产许多特别的木料、石料,矿藏之物也是不少……,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
以后的滇郡如何,就看滇郡自己了。
自己,还是有时间一览的。
抬首看了一下虚空大日,若是身处南昌,浑身上下当寒凉许多,此刻……一篇温润和煦。
距离午时还有一个多时辰,不着急准备庖厨之事。
河上正待在公子身边说道着什么,莫负似乎有些无聊了,正把玩着焰灵姐姐从岛上收集的香料药材。
一段时间没见,莫负的实力精进不少。
是正常之事,若无精进,才是值得奇怪的。
既然来了这里,当好好的放松闲玩,那……同样是修行。
“师尊!”
跨乘鸾鸟,随着河上师兄一路前来这里,师伯等人见到了,师尊和宁儿他们不在。
估计是前往别的地方了。
多日不见师兄,确是想着。
师尊的性子虽清冷了一些,然……待在师尊身边总是舒适的,总是令人欢喜的。
听着雪儿姑娘所言,心意大动。
旋即。
没有迟疑,放下手中的一株陌生植株,相随雪儿姑娘离去。
“……”
“江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滇郡之地,稍稍特殊了一点,你和莫负逛完江南诸郡,不会费太长时间的。”
“河上。”
“江南之后,你准备做些什么?”
手中的淡黄色木棍已经削的差不多了,这种木料极其坚硬,而且自生一种特别的气息,虫豸不侵。
刚好可以做一件有趣的东西。
河上!
他的修行,自己是不担心的。
“江南!”
“师尊可有交代和吩咐?”
以目下的行程,滇郡已经快游历完了,其余诸郡,估摸着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一二年?
顶多了。
逛完江南,整个诸夏……自己就相当于彻底走一遍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师尊问询这件事,是有特别吩咐吗?
“并无!”
“修行是自由自在的。”
“为师当年走出天宗,便是一直在诸夏间修行。”
“你,也是一样。”
“一直待在为师身边,非上乘之道。”
“行过江南,你可自行抉择之。”
周清笑语。
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河上也是一样。
“师尊!”
“此事……,我暂时还没有想。”
河上迟疑之,思忖一二,道礼而落。
“无妨,只是随意闲聊。”
“一些问题的答案,也许会慢慢出现。”
“你如今所修,几乎不差什么。”
“黄庭内景,外参乾元,内踏后土,诸神齐备,自有无穷妙景演化而出,玄道自成。”
“天意四象,采自虚空万象之正道,纳入混元一气,欲要修炼至大成,非有合道元始境界不可。”
“若可心意贯通天意四象,合道大成也就不远了。”
“为师一身所学倒是不少,河上,可还有兴趣要学的?”
“……”
手中小刀灵敏的在木棍上勾勒各式痕迹,纵横交织一处,颇有些杂乱无章之感。
河上。
是自己的第一个弟子,至于第二个弟子?
还不知是否会有。
难说也难料。
自己一身所修不少,河上……如今还是有些余力的。
“师尊所修,通玄造化。”
“师尊所传之道,已然不易。”
“兼修别的道理,无太大益处。”
“不过,接下来若能随师尊修行,精进符箓一道,当是运道。”
“黄庭内景,三宫二十四诸神,合二十四诸天神祇万象,符箓一道,云篆文书,洞彻天机之力,行万化之道。”
“我观……隐隐相合。”
“若可,请师尊授教!”
“……”
师尊所修,包罗万象。
凡自己所知,师尊几乎都会,诸子百家,皆有心得,稍有心思,便可圆满。
以师尊如今境界,道藏万法都可信手拈来。
师尊所学天宗,一身道理又是独树一帜,又格外的迥异于天宗,自己所学便非天宗所有。
若论己身修行,其实也不差什么。
无论道理,无论手段,都是诸夏一等一的,都是天地间最为精深玄奥的道理。
修行极致,都是可以证就至高境界的。
自己倒是有心可以像师尊那样博览百家之长,奈何,自己眼下并无那样的境界。
真要习练之,只会分化心神,只会动摇一颗心,不利于清静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