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之所以能控制辽河两岸,靠的就是这种炮弹的威力——
建虏但凡敢派兵靠近,就会吃到一阵箭雨。
他们承受不了这种伤亡,那就只会退回。
在海军舰炮的帮助下,辽河旁边的八个营寨,营建得非常顺利。几乎没受到建虏的袭扰,就一个个建造起来。
各个营寨的码头,也让辽河舰队的航行和停泊更加顺利,甚至还安排八寨士兵对河道简单疏浚。
郑芝虎之所以敢派船突入太子河,就是因为辽河舰队在河岸有了码头,能在更近的距离突击。
如今虽然还没有见到效果,但他相信建虏定然会坚持不下去。
侯世禄负责八寨守备,对海军如何作战多有耳闻,此时艳羡地道:
“海军有了箭式榴霰弹,真是太厉害了!”
“这种炮弹能不能分我们一些?”
“有了它建虏更难靠近营寨。”
尤世禄同样提出这个要求,认为这种炮弹用在陆战,同样能发挥极大威力。
装备部观察员面对两位大将,顿时感受到压力。观察团长吴阿衡道:
“两位将军有所不知,这种箭式榴霰弹只有用在125毫米的火炮上,才能显出威力。”
“用在小炮上里面装的箭头太少了,根本形不成箭雨。”
“本官听说装备部在研究150毫米的火炮,以便能形成更大的箭雨。”
如此大的口径,关宁军中只有一些红衣炮能达到,而且发射圆柱形的箭式榴霰弹非常麻烦。
吕公炮的重量则会更大,现在只有海军战船和一些要塞会装备。
所以他们使用箭式榴霰弹的想法,自然无疾而终。
就连孙承宗在了解到箭式榴霰弹的定时引信每一个都相当于钟表后,也只能暗暗咋舌,知道放在小炮上根本用不起——
小炮想组成箭雨需要的炮弹太多了,大明就算能生产出这么多钟表,朝廷也根本用不起。
所以他只能放下这件事,提出一个新问题:
“牛庄坚持半月有余,物资渐渐耗尽。”
“海军什么时候能给他们提供补给,或者把人给救回来?”
海军提督俞咨皋看向郑芝虎,郑芝虎满怀信心地道:
“海军现在炮弹不足,这几天只是试射。”
“等到新一批炮弹来了,我会亲自率兵,炮轰建虏营寨。”
“到时候建虏必退,牛庄的士兵想留想撤,都在我们掌握。”
孙承宗闻言喜出望外,当即夸赞郑芝虎道:
“不愧是皇上称赞的虎将,芝虎将军当真勇猛。”
“若是此战功成,本督亲自为你请功,让天下皆知芝虎将军。”
郑芝虎脸上掩不住喜色,哈哈大笑着表示一定会救下牛庄寨。
——
三日后,从通州经天津转运来的炮弹,抵达营口码头。
郑芝虎派人接收炮弹后,立刻率领辽河舰队北上。
在八号寨休整之后,再一次驶入太子河。
打头的还是原本的三艘战舰,更多的船留在后面。
建虏上下以为大明战船这次又只是开几炮袭扰,哪想到这次开炮后一直就没停。
很多人仓惶无备之下,被从天而降的箭雨杀死。
黄台吉和众将眼看大明的战船越来越多,才不得不指挥大军后退。
郑芝虎率领十八艘战船各打出二百发炮弹,眼见建虏大军跑得都没影了,他才命人停止,下令道:
“瞭望手仔细观看,信号员向牛庄寨打旗语。”
“让他们立刻派人接收物资,把伤员先抬过来。”
牛庄寨中,看到大明战舰大显神威的前锋将士,一个个欢声雷动。
在收到船上打出的信号后,佟瀚邦立刻命人去抬物资,同时把伤兵运过去。
甚至在舰炮的保护下渡河,把建虏留在原地的物资都抢走、留在原地的伤兵直接杀死。
牛庄寨的守军和海军一起获得了一千多首级,都是极为欢喜。
佟瀚邦对继续守住牛庄,有了十足的信心。甚至想依靠剩下的士兵,继续把牛庄堡修下去。
牛庄寨的士兵同样对他极为信服,愿意陪着他守下去。
孙承宗得知他的打算后,立刻组织关宁军精锐补充士卒。并打算按照先前的计划,继续在牛庄修堡垒。
他要在牛庄同样修建一座大营,把大明的战线,推进到牛庄、海州一线。
——
京城,朱由检收到成功救援牛庄寨的消息,顿时极为喜悦。
得知佟瀚邦要继续在牛庄筑堡,他向着群臣赞赏道:
“如此斗志,不逊大凌河堡的铁壁营。”
“传旨:牛庄守军赐号铜堡营,佟瀚邦升副总兵和旅将。”
“救援牛庄寨的辽河舰队,赐猛虎旗。”
“郑芝虎赐字虎臣,同样升副总兵,加授散官龙虎将军。”
“其余有功将士各有封赏,兵部尽快把名单定下来公布。”
紧握着赏罚之权,对立下功劳的将士不吝赏赐。
同时特意为郑芝虎赐龙虎将军散官,刺激一下建虏。
如果建虏愤怒之下攻打辽河舰队就更好了,大明的海军能够以逸待劳,再次用炮弹杀伤他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