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刘将军率兵渡河。”
“你用火器掩护,伺机准备过去。”
调集各将家丁组成的三千骑兵,还有刘兴祚编练的几个女真牛录,准备渡河近战。
这一战,他要用最原始的方式,冲破建虏军阵。
曹文诏听得热血沸腾,武艺高强的他,同样想这样发挥。请求道:
“大帅,您的身躯贵重,不如由末将突击。”
“左军营也是出自辽东,没有忘了近战!”
侯世禄毫不犹豫拒绝:
“你们是朝廷精心训练的新军,以后辽东的兵马还要靠你们整训。”
“我们这些人死了也没什么,但是你们却不能死,关宁军以后要靠你们!”
否决了曹文诏的请求,命令亲兵披甲,亲率骑兵上阵。
后方的指挥,被他交给了毛文龙,同时给曹文诏、孙应元自主决断的权力。
毛文龙心知侯世禄这么勇猛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想为封侯拿下决定性功绩!
如果被侯世禄率先冲破敌阵进入沈阳,那他成为侯爵,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同样想要封侯的他,也想获得这个机会。
但他并不以勇武著称,麾下的骑兵数量又不如侯世禄。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侯世禄以总指挥的名义,夺取这个机会。
——
“明军要渡河了!”
“明军冲过来了!”
“明军火器开火了!”
“快跑……快跑啊……”
对面,建虏驱赶奴隶组成的军阵,毫无疑问溃退。
眼看他们退到弓箭射程里,多尔衮当即下令:
“放箭!”
驱赶这些奴隶,继续面对明军。
对他来说,明军开火的那一刻,这些人的价值已经发挥出来了。
他就是要用这些人消耗明军弹药,甚至逼他们近战。
侯世禄的选择,无疑正中他下怀。他要像对待赵率教那样,射杀明军主帅。
不过侯世禄明显汲取了教训,没有冲在最前面。
甚至不疾不徐地指挥士兵搭建浮桥渡河,指挥已经渡河的将领,带着家丁驱赶建虏奴隶,令他们反冲建虏军阵。
背靠河流的他,看起来反而比建虏更从容。因为他身后的明军,正在用火器保护他们。
只要建虏靠得近了,明军的火炮和线膛火铳,就会开火射击。
虽然声音不如覆盖射击密集,杀伤效率却远甚。
侯世禄靠着它们保护,从容指挥明军骑兵以小队为单位驱赶奴隶,把建虏用奴隶设下的军阵破坏。
毛文龙指挥李九成等人,渡过河流支援。
——
多尔衮凝重地看着这一幕,知道此战危险。
对面的侯世禄虽然以勇敢精悍著称,却不是莽撞之人。
他这样的战法,正好针对己方缺陷——
八旗将士正是不敢面对火器,所以才用奴隶布置军阵。
但是仓促抓捕的奴隶,即使有包衣带领,组成的阵型也没有多大威力。
侯世禄等关宁军将领的家丁,能够轻易击溃他们。
明军面对这些人虽然有所消耗,但是最重要的消耗弹药目标,却是收效甚微。
眼看麾下的奴隶不断溃散,甚至有一些旗奴杀了包衣向河流两边逃跑,多尔衮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向自己弟弟多铎道:
“十弟,这一战就看你的了。”
“只要冲过这段距离,明军的火器就不敢射击。”
指着对面驱赶旗奴的明军,多尔衮使用他们的目的就在这里。
只要八旗将士冲过去和明军搅在一起,对面的明军就不敢乱放火器。
这才是八旗兵熟悉的战斗,和敌人面对面短兵相接。
多铎狠狠点了点头,当即下命令道:
“正白旗,出动。”
“洗刷屈辱就在今朝!”
把上一次的辽阳之战视作耻辱,如今誓要赢取胜利。
这次,被河流隔在对岸的明军,可没办法支援他们了。
而且关宁军的数量更少,只有他们一半。
在他的命令之下,正白旗的建虏,拿出了无所畏惧的勇气。
他们冒着明军火器喷射的弹药,和驱赶旗奴的关宁军,狠狠撞在一起。
既前些日子的辽阳会战后,正白旗和关宁军这对老对手,又一次展开血战。
伤亡之重之惨,染红了浑浊的河流。
曹文诏急得催促部下,渡河前来支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