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它们大多已经开发,多有熟地存在,枢密院和文官的争夺非常激烈。
——
朱由检对文武之间的争夺不做干预,直到他们商议出了结果,方才说道:
“辽南一带的山林,清理出不少蛮夷和辽民。”
“辽阳、沈阳一路打过去,建虏大多逃亡,不用担心他们。”
“但是辽海府、建州府、定辽府的山林里,却有许多蛮夷存在,你们都说说应该如何治理?”
刘遵宪是在甘肃屯过田的,闻言当即回道:
“与大明为敌的自然要坚决打击,愿意归顺大明的,允许他们继续存在。”
“再设卫所迁移汉人屯田,久而久之,自然能稳固这里。”
这是大明开拓边疆的老办法,虽然卓有成效,见效却有些慢。
朱由检又问群臣道: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如何一劳永逸,让蛮夷永不为患?”
群臣议论纷纷,提出各种办法来。
其中一种就是仿照清理辽南,对两府大规模搜捕,凡是蛮夷统统都抓起来。
但是这种做法,太过残暴不仁,不但文官纷纷皱眉,文职军官也觉得不可行。
参谋部长杨嗣昌道:
“辽南可以拉网式清理,是因为这片地方并不大,东、西、南三面无路可去。”
“山林中的人只能向北,然后被埋伏的士兵抓起来。”
“但是建州府一带,四处都是山林。各部生活其中熟悉当地,他们流窜起来,很难完全清理。”
“甚至有可能流窜到辽阳等地,让新设卫所不稳。”
“臣以为清理蛮夷要慎重,不能反受其害。”
朱由检微微点头,同样觉得太极端的做法不可行,他向群臣说道:
“能屯垦的地方当然要清理,把蛮夷赶到山林里。”
“但是辽东、安东一带蛮夷众多,大明不可能与所有部落为敌,徒然消耗精力。”
“所以朕的想法是,把归顺的蛮夷打散编入卫所做军户。不愿归顺的有能力打就打,暂时没能力打的就先封个土官安抚他们。”
“与大明为敌的坚决消灭,让他们知道和大明敌对的后果。”
这个策略,相比以前强硬,但是并没有多大差别。
真正差别大的,是朱由检接下来提出的策略:
“所有的土司,将来都要改土归流,把土官和土人编入卫所。”
“要确定所有卫所都以汉人为主,汉人占比不低于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要以华人为多数,把其他人同化。”
“卫所不仅要负责地方守卫,还要成为教化异族的大熔炉,把所有卫所将士教化成使用华夏礼仪、学习中华文化、向往中华的华人。”
“这是卫所护军的职责,让艾南英整理教材,制定教化方案。”
“国会教化委员会要根据这点,整理出卫所教化法案,作为教化礼法的一部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