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要忙的事情不止这一件,尤其是黄台吉逃亡漠北后,对他的继续追捕、以及对金宁的治理,同样需要定下来。
金宁都督一职,先前没有任命。如今在经过角逐后,确定由宁远伯李尊祖担任——
这位宁远伯,心心念念想要封侯。可惜却差了点运气,没有决定性功绩。
不过他的功劳,升为一等郡伯却是没问题。而且封号改为中兴翊运,确定他是中兴功臣。
这对李尊祖来说,绝对是一件喜事。因为这意味着新的宁远伯爵位,是由他的功劳而来。李家其他支系,再无置喙余地。
不过此时的他,却没有心情高兴。追击李如梧的李如桢战死,让李家所有人陷入悲痛。
作为李成梁在世的最后一个儿子,李如桢的死亡,代表着李家的老一辈,基本烟消云散。
尤其是他的死是李如梧所为,更是让李家颜面丧尽:
“李如梧,我李家怎么会出如此败类?”
“他现在在哪里?一定要给我搜出来!”
一身孝服的李尊祖,向着李家众将恨恨道。
李如桢的儿子李元忠,更是泣不成声地道:
“父亲刚出来没几日,就被李如梧那个逆贼残害。”
“我和他不共戴天,誓不属于一族!”
要求李尊祖将他开革出族谱,不视为李家族人。
李尊祖当然同意,因为他也需要和李如梧划清界限,甚至向众人道:
“派人去铁岭看看,那几房还有没有投靠建虏的。”
“如果有,就同样视作逆贼,和李如梧一样开革。”
“我李家是堂堂正正地汉人,誓不认剃发易服之人为亲。”
李家众人大声喊着拥护,以最激烈的手段,与投靠建虏的族人断绝一切关系。
而且为了向朝野表明忠心,还要下令追杀,发布悬赏命令。
他们的直系亲属也不能得到照顾,全部要赶出李家祖地——
他们李家要以此向皇帝表忠心,说明不是在两面下注。
——
然后在族人离开后,李尊祖方才拉着李元忠道:
“六叔,三叔祖是怎么死的?”
“你总不会连我也瞒着吧?”
李元忠泣声说道:
“父亲……父亲没抓到李如梧那个逆贼。”
“只能拿他射出的箭自戕,和他划清界限。”
“父亲是……为了我们!”
一番话听得李尊祖捶胸顿足,简直痛彻心扉。
他当时就觉得李如桢去追李如梧不对劲,没想到他存了死志。意图用这种方法,让李家重获信任。
他有些感动、又有些忿恨地说道:
“三叔祖……何必如此?”
“难道我李尊祖立下的功绩,还不足以洗刷污名?”
“他……他……”
有些恨自己无能,以至于要用叔祖的性命证明清白。
如果他把黄台吉杀了,李如桢绝对不需要走这一步。
同时,对于不肯为家族牺牲、为活命投靠建虏的李如梧,他心中更是恨极,誓要把这个人找出,穷尽三江之水。
他向李元忠道:
“六叔,李如梧向东逃了,应该在三江一带。”
“我任命你为三江守备,负责清剿这一带。”
“记住选个好地方,将来作为封地。”
李元忠怀着满腔恨意领命,又有些不明所以地道:
“领地从哪里来?我又没有爵位。”
“我父亲以前的指挥使是荫袭,而且已被削去。”
李尊祖沉着地道:
“三叔祖为了李家牺牲,我作为族长当然不能置之不管。”
“放心,我会安排人帮你打蛮夷,争取凑够封爵的功绩。”
“三江这边是个好地方,皇上都不舍得分封出去。”
“以后你们这一支就在三江,称为三江李氏。”
这让李元忠颇为激动,又有些怀疑地道:
“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吧?清理蛮夷可不容易。”
“皇上不是说了,暂时管不到的地方可以封土司,以后再分化治理。”
李尊祖咧了咧嘴,压低声音说道:
“你以为朝堂上的大臣支持我当金宁都督,没有丝毫要求?”
“他们中有一些人,打算在金宁选封地。”
“这一片地方必须清理干净,等他们派遣族人过来。”
“你正好趁着打蛮夷立功,甚至可以把抓获的蛮夷卖给他们。”
这些朝堂上的要求,自然是他大哥李顺祖传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