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对张溥的能力已经极为高看,朱由检仍旧没有料到他给自己带来这么大惊喜。
看着张溥初步征集的十多篇稿子,朱由检实在没想到,科学在大明已经如此兴盛,这让他颇是感到欣慰: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征集到这么多稿子,你在科学院的工作做得不错。”
“朕把科学院交给你是对了,希望你以后再接再砺!”
夸奖了张溥几句,朱由检叮嘱他继续招收研究人员,并拨下十万两银子——
在辽东之战获胜后,他已经不需要再为可能的战争预备钱财,能动用的资金多了不少,打算投入到科技方面。
翰林院、科学院、文思院、装备院,还有专门设立的技术基金和奖金,都将得到他的支持,在明年获得更多的经费。
他这个皇帝的工作,将由掌控全局,转向关注重点——
他打算好好休息一下,把更多的工作交给大臣。
张溥得到皇帝的夸赞,又拿到了顺天银行的支票,心里很是兴奋。
这下印刷《科学》的钱财也有了,他可以增加奖金,鼓励工匠尽快印出来。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稿子,他向皇帝请求道:
“臣看陛下的《阴阳论》,颇是有些晦涩,远不如《矛盾论》易懂。”
“请陛下允许,将《矛盾论》刊登在《科学》第一期。”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没有答应这一点。
因为《矛盾论》在他看来是哲学,更适合放在《翰林》。
《科学》要专注科学技术,不能弄成个大杂烩。
他向张溥说道:
“经史哲学文章,更适合放在《翰林》。”
“《科学》可略有涉及,却不可偏离主线。”
“朕就定一个要求:今后《科学》发表的文章,至少要有六成文章有数字,用数学阐述道理。”
制止了张溥偏离方向,什么样的文章都收取。
张溥听到这番话,心里猛然一惊,才觉得自己有些忘形了。
皇帝让他发展科学,可不是为了让他打擂台,而是要真正发展这门学问。
科学的根基是什么,就是数学。偏离这个主线,和其他学问还有什么分别。
他心里自省了一下,记住皇帝教诲。
——
朱由检在点拨之后,也没有完全拒绝张溥的请求,命小太监取出一篇稿子,向张溥道:
“朕这里还有一篇文章,是写实践和认识,现在刚完成了认识部分。”
“本来是打算交给钱先生发表的,现在既然《科学》有需要,就把这部分内容拿出来,作为《认识论》单独发表。”
“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要用正确的方法认识万物规律,并用实验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设。”
“这篇文章应该对科学有指导意义,你可以整理一下,以朕的名义发表出去。”
张溥闻言狂喜,迫不及待地接过来观看。
果然同皇帝说的一样,这篇文章还没有完成,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没有完全讲明白。
不过这对他已经足够了,只要有皇帝的文章存在,就可以说明皇帝对《科学》和《翰林》一视同仁,两者是地位相当的顶刊。
尤其是在他看来,这篇文章是皇帝为实学写的根基理论,如今抽出一部分发表在《科学》上,让他有种偷家的感觉:
『撷取百家、百家补儒,我们科学本就是融汇百家的学问。』
『实学也是百家之一,要汲取精华过去!』
心里嘿嘿笑着,张溥已经想到了,钱谦益看到这篇文章,会是何等的气急败坏。
如果皇帝将来把《实践论》也发表在《科学》上,张溥根本不敢想象,那种局面是多么美:
看看,你们实学的根基学问,都要在《科学》上发表。
你们实学还有什么脸面敢和科学争?
畅想着这种景象,张溥再想到皇帝刚刚提到的“实验”,打算先把这两个字琢磨明白,制定一套完善的办法,先把这个“实”字抢过来。
——
不知道张溥怀着这个想法,朱由检送走他之后,又拿着韩爌、杨景辰汇报的检查情况仔细观看。
如同韩爌前些日子所说,他真正掌握的地方,其实只有北直隶。
甚至这都是客气话,北直隶南部今年因为遇水灾,并没有提供多少物资支持。只是因为卢象升带着一半天雄军上阵,才显得贡献很大。
其他地方,除了苏松新区提供很多生活物资外,只有一些零星的地方送来了物资和兵员。
他们大多是基于当地官员的个人操守,更多的地方对朝廷发出的旨意根本视而不见。
对这些地方,朝廷发出的各种公文,几乎与空文无异。
例如战时状态的物价管制,一些地方甚至根本不知道,更别说执行实施。
还有些地方虽然知道,却成了不法官吏强买物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