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明当前的将帅之中,朱由检其实最信任朱燮元的能力。
这位是真正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曾经统帅十万大军平定奢安之乱。
朱由检对他极为看重,先前一直安排他在长城,就是为了防备建虏和蒙古人,避免发生己巳之变那样的大灾难。
如今建虏逃窜、漠南蒙古被建虏打残,已经不可能威胁长城了。
朱由检出于酬功考虑,就想想让他主持大军攻安南,立下灭国之功,名正言顺地册封爵位。
朱燮元对于皇帝这个想法,当然是很感激的。
在孙承宗等人纷纷被封爵后,他不可能没有立功封爵的想法。
得知皇帝的意图后,早就绸缪着如何攻打安南。
指着殿中的地图,朱燮元道:
“安南北部,地形多山。只要拿下谅山,就能占据地利,直扑交州府所在的红河平原。”
“现在正是凉季,广西又准备了一年多。臣以为可由李橒、张世泽带兵,率先攻打谅山。”
“如果能在朝廷大军抵达前攻下谅山,朝廷兵马就能直接南下,寻求主力会战。”
这个策略,显然是从总体战局考虑,赢得了群臣的纷纷称赞。
他让前线先动手,分明是把立功的机会让出去。
如果在他抵达前李橒等人就打胜了,他很难从中分润多少功绩。
如此一心为公,也难怪皇帝选他做主帅。
朱燮元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知道皇帝对自己不会亏待。
辽东督师孙承宗除了在牛庄之战发挥了作用外,后面几乎就是躺赢,照样是前线平定辽东的第一功臣。
只要攻打安南的方略是他定的,总体也是由他把握,他就不用担心无法立功。无论前线谁打胜仗,他都能分享一份功绩。
而且他没有只重广西一路,而是准备了四路大军。
指着地图,朱燮元道:
“谅山是主攻方向,朝廷可命令高平莫氏协助,以李橒、张世泽为主帅。”
“同时,云南兵马由袁崇焕统领,沿红河进发,逼降宣光镇武氏,从西面威胁交州府。”
“臣和许总兵抽调京营出自南方的新军南下,同样从陆路进发。”
“另有海军陆战队一路,以杨御蕃、郑芝龙为主帅,走海路直扑交州。”
四路大军齐进,而且都安排了将帅。
朱由检满意地点头应允,任命七人为安南前敌委员,朱燮元担任主官。
对安南的战争,将会正式开始,朱由检询问朱燮元道:
“打下安南并不难,困难的是治理。”
“卿有什么策略,让安南长治久安?”
朱燮元指着交州南方道:
“红河平原一带,治理并不困难。”
“黎氏是在清化府起兵,最终让朝廷不得不退出安南。”
“这一带桀骜不驯,而且多有山地,臣以为应设藩国镇守。”
“包括南面的乂安,同样要以有能力的功臣世镇。”
“除了交州、谅山两府之外,其他地方都可分封出去。”
“朝廷只需要掌控两地,就能控制安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