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59章 供销集团和商品经济

第959章 供销集团和商品经济

有了这个政策,新区商人在竞争成为供销集团的供应商时,自然会占据地利。

——

当然,想要产品不愁卖,还要保证供销集团采购的物资,顺利销售出去。

在经历过战时状态突然结束、对新区产业园造成打击后,刘理顺已经完全明白皇帝为何说从商品变成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对于工商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商品卖出去。否则流转不畅、各方面成本都会累积,有保质期的商品更是会变成废品。

这就决定了供销集团的核心是销售,没有足够的销售能力,采购自然也无从谈起。

谈到这个问题,朱由检道:

“各地销售公司,可以和驿站、旅店、甚至卖杂货的商人合作,在各地建立代销点。”

“这些代销点只是代理销售,所有的店员都要经过培训,商品也都要注明进货价和销售价,不许私自更改。”

“朕的要求就是,各个代销点的销售价,总体不超过进货价的一成。可以略微浮动,但是要控制整体利润率,通过规模取胜。”

“只有卖出去的商品越多,他们挣的钱才越多。不要妄想坑蒙拐骗赚一笔,那样会被供销集团追究责任。”

“对于销售渠道,一定要严格管理。”

借鉴后世胖东来的做法,朱由检决定把一切都放在明面上。甚至要求各地销售公司公开批发价和建议零售价,在当地报纸上发布。

避免一些代销点欺上瞒下,导致民众对供销集团不信任。

刘理顺、王承恩对此都是有些不解,他们虽然也不赞同赚取超额利润。但是企业就是赚钱的,如果限制利润,供销集团如何壮大起来?

对此,朱由检道:

“供销集团真正需要做的,是把中间的物流等成本降低,通过降本增效,获得更多利润。”

“朕希望最终的销售零售价,将来能控制在采购价的1.2倍以内。”

“甚至能根据产地就近销售,把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控制在1.1倍。”

“这部分产品的利润尽量降低,要通过规模获利。”

“易损易坏或采用新技术的商品,可以适当放宽,用更高价格出售。但是最高售价不超过进价的1.5倍,不赚超额利润。”

“供销集团的店铺和代销点,要做平价商店。进价和售价公开透明,让人们知道买了不吃亏。”

“只要规模够大,就能赚取到足够的利润。”

说着,他谈到了供销集团的性质,向刘理顺等人道:

“朕前些日子和张溥谈过技术驱动型企业,和业务驱动型企业。”

“对于供销集团,按常理说它应该是业务驱动型企业。”

“但是朕对供销集团的要求,却是成为技术驱动型企业。”

“用技术不断提升物流和管理,降低中间成本。”

“它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民众提供商品、为工厂提供订单,让商品和货币流通起来。”

“可以说它提供的,也是基础服务,要像水暖公司一样,当作公共服务企业对待。”

“朕不要求它赚取多少利润,重要的是扩大规模、提高管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奖金,按规模和中间损耗降低数量发放。”

“朕希望大明将来的每一处,都有供销集团的销售点。”

这是他对供销集团的要求,打通生产和销售,把大明的消费潜力激发出来。让工厂能够放心生产,让民众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

刘理顺等人听到后,也明白了供销集团存在的意义。

不过意义再宏大也不能当饭吃,限制得太过严格,供销集团如何扩大?甚至能不能立足,都是一个问题。

对此,朱由检也给出了政策,向他们道:

“朕会让四海粮行和粮食集团向供销集团提供平价粮食,代为收取粮票。”

“以后拿到粮票的人,都能在代销点拿着粮票平价购粮,后续再加上食盐、酱菜、食用油、茶叶、煤炭等品类。”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必需品都要能够提供。”

“另外,苏松新区的纺织产业园,要多生产些布匹和针头线脑,保证质优价廉。”

“再就是各地卫所和营区,供销集团可以和后勤机构合作成立军人服务社,提供商品销售和梳洗、缝纫等服务,专门针对卫所军民户和现役军人。”

“这方面还要接受监军总署的监督,避免销售引人堕落的物品腐化军人,更不许用次品坑害军人,否则会追究到底。”

“供应军人服务社的商品价格,按战时采购管理,严格限制利润。”

“供销集团的其他采购也是一样,都按战时采购管理,只不过对利润适当放宽点,允许以更高价格销售紧俏商品。”

“你们可以把供销集团当作一直执行战时状态的公司,朕会让后勤部也持有一部分股份。”

这个说法,终于让刘理顺明白了供销集团的意义,而且非常满意。

有了这些业务,供销集团就有了基本盘,立足毫无问题。

苏松新区的商品销售,同样有了托底。再也不用担心战时状态突然结束,生产的商品变成了没人要的东西。

尤其是想到辽东等地建立卫所,肯定需要大量的物资,他决定催促供销集团尽快和这些地方合作,把当地的销售公司建起来。

尤其是灾民迁徙后重建家园需要物资,以前这一块很杂,想卖都卖不过去。现在有军人服务社和代销点,终于可以销售过去。

沈廷扬刚刚组建的船队,恰好可以负责运输,可以让物流公司把这方面外包给他们。

如此种种,刘理顺已经预感到,苏松新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各个产业园的工厂将会再一次如雨后春笋地冒出来。

此时他由衷地感到,皇帝的智慧如渊似海,比自己最初想的专门公司还要完善。(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穿越之将门嫡妻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荒年带球跑,恶婆婆全家后悔了 绝嗣兽夫,靠我生出了一整个族谱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 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 四合院:开局先告状 穿成玄学毒妃后,阴鸷王爷被拿捏 回府后,世子妃马甲快藏不住了! 掌狱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