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最近几年林朝阳请客吃饭的频率已经少了很多,但这件事早已在中国文学界形成了传统。
上一届庄重文文学奖颁奖时,林朝阳没出席,自然也没有请客吃饭这回事,让那几位获奖作家甚为遗憾。
这回林朝阳好不容易出现在颁奖礼上,不仅于华、程忠实等几个获奖作家期待请客,连记者们都满心好奇。
请客他们肯定是吃不上了,但好歹可以打探一下菜色,回头往报上一登,也算是一桩颁奖趣事。
应付完了记者的提问,林朝阳几乎是被于华、程忠实等人推着回了东院,“赶紧下厨!赶紧下厨!”
“好饭不怕晚!”林朝阳手下不紧不慢,悠哉的说,又支使起了于华,“你扒几头蒜!”
“好嘞!”
于华乐颠颠的动手扒蒜。
边干活边聊天,没一会儿功夫,东院又来了一群人,今天的小六部口胡同注定充满了欢声笑语。
“朝阳,听老马的意思,合着以后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范围要囊括香江地区啊?难得文协这么有作为!”李拓问。
“你这话应该当着老马的面说。”
林朝阳说话时手上动作不停,正刮着鱼鳞。
李拓不理他的挖苦,说道:“这事可不容易搞啊!”
这么一会儿功夫,马烽和李拓的对话已经传遍了东西两院,参加颁奖礼的大多数嘉宾已经了解到了这件事。
冯济才思忖着说道:“确实有难度。内地和香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差异,什么样的作品值得入围、得奖,恐怕要引起一定的争论。”
“关键的不是这个,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文协办这事的初心是好的,但宣传、文化、WJ方面恐怕都要有沟通才行,别选出了什么犯忌讳的作品。
唉,可惜杭州才发生了千岛H那件事,要不然也可以把湾岛的作品拉进来的。”
有媒体在事件发生后对湾岛民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千岛H事件发生之前相比,湾岛民意对于身份认同和立场态度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大家朴素的认为,千岛H事件里的那些游客实在无辜,可那毕竟只是少数罪犯的恶行,影响的却是千千万万的无辜人,这如何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林朝阳手中的菜刀停顿了片刻,“事情已经发生了,犯罪分子已经被绳之以法,再想也没用。”
众人闻言也点了点头,确实,想也白想。
林朝阳以菜刀为鳜鱼去骨,又将两片鱼肉切成竖切至鱼皮处。
干着活也没耽误他说话,“这事得谨慎,还在讨论当中。老马的想法是单独提名,但这个提名途径是个问题……”
处理好了鱼肉,扔进清水里泡上,林朝阳又擦了擦手。
“初心是好的,但确实不好搞,我的想法是可以和《香江文学》方面联合搞个提名活动。”
“这个办法好!”李拓等人拍手叫好。
《香江文学》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香江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学刊物,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岸三地的文学交流。
刘以鬯当初创办《香江文学》也是受到了内地的资金支持的,把这事交给他们也算是稳妥之举。
叫好后,李拓又畅想道:“我们中国就缺少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要是庄重文文学奖能发展到那样就好了。”
林朝阳摇了摇头,“我们与西方世界有着不可调和的价值观冲突,想举办这种规模和影响力的奖项,意识形态就是一大关。”
“应该不至于吧?他们举办诺贝尔、奥斯卡这些奖项,我们不也是热烈响应,趋之若鹜吗?”有人问道。
“他们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拥有天然的优势,当然乐意你去参加,但话语权始终是掌握在人家手里的。
奥运会算盛事吧?去年燕京申奥,西方给我们添了多少堵?”
林朝阳的话令在场许多人都陷入了沉默,八九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看待西方社会有种强大的滤镜。
你也很难去责怪他们,因为在他们的年代所看到的现实,就是欧美国家称霸世界,自由、富强、文明……一切美好的词汇都成了欧美国家的代名词。
“与其追求别人的认同,不如提升我们自己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林朝阳的话引发了众人的沉思,见状他连忙笑着摆了摆手,“扯远了,扯远了!”
然后把话题拉了回来,“世界性文学奖项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不如先搞个具有泛中华区影响力的奖项。
文协的初心是好的,虽然实现起来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总要试一试不是?”
“朝阳说的没错,既然是好事,无论如何都得支持。”
众人七嘴八舌得讨论着文协这次的举措,描绘出各种奇思妙想,大多是天马行空,不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但不妨碍大家的热情。
宴会正式开始,林朝阳的手艺收获了众人的一致称赞。
程忠实问林朝阳:“朝阳你上部小说写完也有一年多了吧?新小说动笔了么?”
闻言,众人的眼神都投向了林朝阳,他夹了一块干炸鳜鱼,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外焦里嫩,口齿留香。
“没呢,还在考虑写个什么故事。”
搁笔一年多,对大多数作家只是很正常的创作休养,但放在林朝阳身上时间就有些长了。
李拓提议道:“朝阳,我觉得你可以写一写,宏观的写一写民国以来中国的变化。这几年你的创作方向偏个体感受、偏西方价值观,确实在海外收获了很好的反响,但始终与我们的本土文化有点隔阂。”
李拓这话说完,在场气氛有些微妙。
他的话谈不上批评,但绝对不能算是柔和的建议,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
众人的眼神隐晦的在李拓和林朝阳之间流转,只见林朝阳脸色平静,没有丝毫不快,反而蹙眉认真思考。
片刻后才说道:“倒是有点道理。”
得到他的肯定,李拓面露得意,“那是。你以为我这些年研究你的小说是白研究的?”
说着他又炫耀道:“好教你知道,今年燕京出版社可是打算专门为我出一本评论集。”
一旁的于华调侃他道:“写的都是朝阳老师的评论文章是吧?”
“那怎么了!”李拓昂着头,“他们作家写文章,我们评文章,这也是给他们增光添彩,说出去得感谢我!”
他的语气诙谐,引得众人哈哈笑了起来。
林朝阳幽幽说道:“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以前也写小说?”
李拓愕然。
众人笑得更凶了。
玩笑过后,李拓又给林朝阳提起了建议,他现在就属于典型的江郎才尽,但又技痒难耐,自己不行,就撺掇着别人上。
“当年你写《闯关东》,现在又有老程的《白鹿原》,事实证明这个方向是条阳关大道。
我觉得你要不然就沿着《闯关东》的路子继续写下去,《闯关东》的故事截止到抗战前,你写个抗战怎么样?
我记得你的作品里面好像还没有正面描写抗战时期的小说吧?”
李拓说到这里似乎被激发了灵感,接着滔滔不绝的说:“对,就写个抗战,写完抗战还可以写个解放战争,然后写建国后的事,再写到改革开放……”
说到激动处,他巴掌拍的震山响,满脸红光,亢奋道:“这就是一部近代史啊!好主意,好主意!”
周围众人也觉得他这个主意有些搞头,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难度太大了,这可不是一般作家能写得来的。
不过如果这个人换成林朝阳,大家感觉希望倒是很大。
“好个屁!”
林朝阳呷了一口杯中的香槟,放下酒杯后就朝李拓泼了一盆冷水。
李拓的满腔热情顿时冷却下来,众人也望向林朝阳,目光中露出探询意味。
“粗鄙!”李拓反击了林朝阳一句,又问:“我这点子怎么就不行了?”
“不是不行。造概念谁不会?
我说我现在要以小说为唐朝修个史,分别以《长安血夜》《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日月当空》《甘露之变》《满城金甲》为标题,听着带不带劲?”
李拓听着林朝阳的说法,眼前一亮。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你这个主意更好啊,这要是写出来,绝对能秒杀《李自成》《康熙大帝》。
姚雪垠、二月河顶多写一两个皇帝,你这可是写一个朝代。”
林朝阳哭笑不得,“好赖话听不出了是吧?创作这种事不仅是要写出来,还得写得让人叫好才行,要不然不成自娱自乐了?
“好话赖话不重要,想法有创新很重要。我那个点子不错,不过你这个点子更好,真可以试试。我对你有信心!”
“你对我的信心有点盲目啊!”
李拓拉着椅子凑到林朝阳身边,“怎么能叫盲目呢。你看啊,《闯关东》你都写出来了,沿着这种风格再下去其实难度不太大。”
“你刚才不是还提到了要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吗?怎么才能提升?得把我们自己民族的故事写出来啊!
我刚才为什么说你那个要写唐朝的想法好,唐朝那是什么?千古未有之盛世啊!
大唐威名远布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