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苏哲也明白,极致往往意味着极端。
他补充道:“但是,太极致就可能会太极端。
我现在的影响力太大,有些戏其他演员能演,但如果我来演,就需要再三考量了。”苏哲的行为准则之一就是始终对粉丝和社会负责。
他知道,有些粉丝的自控能力确实不够强,他们可能会因为对偶像的盲目崇拜而失去理智。
因此,苏哲非常担心自己会误导这批人,尤其是在选择剧本和角色时,他更是慎之又慎。
“我明白你的意思。”徐贤认真地说。
“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决定,苏哲欧巴!。”
“不过只是地域黑,那就没问题了。
让自己的粉丝对韩国或者日本产生一些偏见……这个对我来说确实没有心理压力。”苏哲坦诚地笑了笑,他就是这样直率而真实的人。
但即便如此,他也明白剧本仍然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苏哲转向徐贤,后者显然也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就是那个,《新世界》。”徐贤微笑着,她的记忆力确实出色,尤其对于苏哲喜欢的剧本,她更是印象深刻。
“一对一服务,我总得把你的喜好都记清楚。”她调侃道。
“我没记错的话,《新世界》是《无间道》的黑化版吧?”徐贤问道。
“没错,而且黑化了不是一星半点,主角最后彻底变成了一个黑老大。”苏哲回答道,眼神中闪烁着对这部剧本的兴趣。
“你想拍?”徐贤试探性地问道。
“有点。”苏哲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心动。
“但是《无间道》珠玉在前,《新世界》真的能超越吗?”徐贤表达了她的担忧。
苏哲沉吟片刻,然后认真地回答道:“从艺术成就上看,超越《无间道》肯定是有难度的。
无论是剧情深度、结构完整度还是人物的形象塑造,《无间道》都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
这两部电影在本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你还心动?”徐贤更加好奇了。
苏哲笑了,解释道:“小贤,我刚才说的是艺术上的成就。
但《新世界》在一个重要的方面上远超《无间道,那就是它对于主角黑化过程的深入探索和呈现。
这种极端的转变和内心的挣扎,我相信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共鸣。
这也是我为什么对《新世界》心动的原因。”
“是爽感。”苏哲解释道。
“《新世界》比《无间道》在这一点上要强烈得多。
《无间道》里梁朝位饰演的卧底一直身陷囹圄,受尽折磨,最终甚至牺牲了自己,那种压抑感让观众难以释怀。
虽然电影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能并不会感到特别‘爽’。”
“而《新世界》则不同,主角在卧底期间同样遭受磨难,但当他彻底黑化后,他开始反击,将那些曾经针对他的人,无论黑白两道,一一铲除,最终成功上位。
这种从棋子到棋手的转变,那种一黑到底的决绝和霸气,虽然在艺术和三观上可能有所减分,但对于追求刺激和爽感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观众去电影院并不是为了欣赏艺术,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情感的释放和满足。
在这方面,《新世界》无疑比《无间道》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因此,从商业角度来看,《新世界》具有更大的票房潜力。”
徐贤听了苏哲的解释,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观众确实更喜欢看那种能够让他们感到刺激和满足的电影。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新世界》作为我们接下来的重点项目?”
苏哲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没错,我觉得《新世界》有很大的潜力。
“这种类型的电影,你确实还没尝试过,对于你来说会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徐贤点头表示赞同,她理解苏哲对这部戏的期待和信心。
“对,这种戏,我觉得真的有钱途。”苏哲继续说道,他的目光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在票房上是大有可为的。”徐贤肯定道,她的专业素养让她对市场的判断十分敏锐。
“当然,否则我也不会拍。”苏哲笑了笑,解释道。
“现阶段我暂时没有拍文艺片的打算,始终还是商业片优先。
这并不是我功利,只是我个人的审美和兴趣所在。
而且,我也担心如果过多地拍摄文艺片,可能会陷入一些大导演那种文青自嗨的状态,让自己和观众越走越远。”
徐贤完全理解苏哲的担忧,她点头表示赞同:“你的考虑很周到。
看看那些老一辈的导演,再看看徐光头这种新生代导演,这种趋势确实存在。
我们需要保持与观众的紧密联系,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的作品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苏哲对于奖项的态度确实淡泊,他更注重的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连接和共鸣。
他明白,艺术虽然有其独特性和深度,但如果不能打动大多数人,那么它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你对奖项是真的不看重啊。”徐贤感慨地说。在娱乐圈,奖项往往被视为衡量一个演员或导演成就的重要标准,但苏哲却对此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