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慈不掌兵
赵孝骞治军比较特别,至少在如今大宋的武将群体里,他治军的方式算是独树一帜。
别的武将治军,要么仁慈软弱,要么严苛到不近人情,也有的武将索性上梁不正下梁歪,全军上下烂到了骨子里。
赵孝骞却是恩威并施,张弛皆俱。
平日里对军纪睁只眼闭只眼,更是直接告诉将士们,外出作战允许抢掠杀戮敌方平民,抢掠所得不必上缴,对敌方平民干出任何丧心病狂的事,都默认允许。
所以当初跟随赵孝骞的龙卫营老兵,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从最初的怯战畏战,到如今的闻战而喜,这其中大部分是利益所驱动。
好处给了你们,你们也得争口气,天大的利益不会平白送给废物,只会给那些敢于豁出命去的英雄好汉。
于是龙卫营的老兵们为了留在这支军队里,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利益,在必须豁出去的时候,他们真的能豁出一切。
因为他们知道,战场上但凡敢稍微后退一步,哪怕是露出一丝畏惧的表情,都会看在将领们的眼里,回去后必然面临被清退的下场,从此战功和钱财与他们永远无缘。
用敌人的财物,养肥自己将士的口袋,再用自己严苛的纪律,保证战场上的不退半步。
这便是赵孝骞治军的方式。
麾下的将士大多数并不是为了什么忠君报国而投军的,他们可以为了升官,可以为了发财,赵孝骞都能接受。
手下的兵如果只是光吃粮,发不了财,那是当主帅的没本事,遇到战事溃逃兵败是活该。
但主帅给了你们利益,满足了你们的贪婪,允许你们抢掠,把你们变成一群无法无天的疯子,这时候你们若还不为主帅拼命,那就是道德有问题了。
逻辑有毛病吗?
完全没毛病。
赵孝骞就是这么治军的,许将作为副使,或许并不认同,但赵孝骞才是手握十万兵权的人,许将纵不认同,也只能服从。
捂着肚子痛苦呻吟的新兵,仍然倒在赵孝骞的面前,半晌起不了身,显然刚才有人踹了他的肚子,有点严重。
赵孝骞毫无怜悯地垂头看着他,眼神泛不起半点波澜。
上前两步,赵孝骞蹲在新兵面前,终于露出了微笑:“难受吗?”
新兵认出了赵孝骞,咬牙点了点头。
赵孝骞又笑了:“难受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说着赵孝骞露出关心之色,一脸心疼地道:“好像伤得很严重啊,要不要帮你叫大夫?”
新兵铁青着脸,咬牙道:“小人忍得住,不用叫大夫,但是,殿下,这不公平!”
赵孝骞吃惊地道:“公平?你在战场上跟敌人讲公平?”
新兵也愣了:“这是战场?难道不是校场吗?自己袍泽动手如此下作,丝毫不留情,这能叫公平?”
赵孝骞气定神闲地道:“错了。这不是校场,这是战场,你们的敌人,就是自己的袍泽,那些老兵。”
新兵表情挣扎片刻,忍不住道:“殿下,为何如此?袍泽之间为何如此不要命地厮杀?”
“因为你们的太平粮吃太久了,因为我要让你们先经历什么是真正的战争,因为我不希望看到你们上了战场后一个个成了怂货,影响战争的胜负。”赵孝骞语气冷酷地道。
赵孝骞停顿下来,眼角不经意似的瞥了瞥旁边沉默无言的许将。
这番话不仅是明确地教育新兵,其实也是说给许将听的。
“慈不掌兵”这个词的含义,作为状元公的许将,恐怕还不是很了解,今日必须让他亲身经历,否则将来这老家伙还会动辄跳出来指责自己治军太严苛。
新兵顿时涨红了脸,仿佛受到了侮辱,抗声道:“我不是怂货!”
赵孝骞满怀恶意地一笑:“谁知道?谁相信?靠你一张嘴说吗?被人踹了一脚肚子就痛成这副德行,嘴里还嚷嚷着不公平,怂货应该具备的素质,你都有了。”
新兵极度愤怒,若不是赵孝骞的身份太尊贵,这货恐怕马上要跳起来给他一记透心凉了。
强忍着怒意,新兵几乎嘶吼般道:“我不是怂货!咱们明明装备了火器,隔着数百步便能击杀敌人,为何还要让我们近身肉搏,为何还要增加无谓的折损伤亡?”
赵孝骞嗤笑:“给你们装备火器,是为了让你们放这种轻巧屁的吗?若真如此容易歼灭敌人,为何用你们?我用几千条狗对准敌人扣扳机不同样轻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