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好消息
等李言诚吃完饭,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八点钟,恰好此时去石山分局的沈跃科长回来了。
“李局,政委……”
沈跃进院子的时候,李言诚才刚从食堂出来,看到领导也在这里,沈科长从车上下来后,一路小跑过来。
“沈科长你回来的刚好,石山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报告李局……”
“不用这么正式的。”李言诚摆摆手打断了沈跃的话,示意他放松些。
“现在能不能确定武器确实丢了?”
“已经确定了,李局,我先给您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吧。”
“好,你说。”
“死者叫童光耀,是京钢下属冷轧厂保卫科科长,昨晚上,也就是三十一号值夜班,原本是早上八点下班,结果接班的人有点事儿,拜托他上午又替了半天班,一直到中午两点才下班。
这位童科长下班后,并未将上班时期才能佩戴的武器放回到专门的保险柜中,而是自行携带回家,根据询问得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样操作了。
两点钟下班后,他先是在他们厂对面的综合商店里买了包烟,又跟营业员闲聊了一会儿,从那里离开的时候是两点半。
他是走路回家,到家属区大门口刚好两点四十五,在大门口跟他打招呼的是家属院门卫,这个门卫之所以能将时间记的那么清,是因为他用收音机收听的那个节目,刚好是两点四十五开,童光耀进大门时,节目正好开播。
从大门口走到十二号家属楼,经过实地测试,基本就是四五分钟的样子,也就是说,童光耀遭受袭击的时间不会早于两点五十。
童家在十二号楼最东边的单元,一单元,紧挨着家属区的大路,从东向西,依次是一到五单元,最西边的单元挨着另一侧的大路,再过去就是另外一栋家属楼了。
钢厂家属楼里的布局是每个单元都是一层四户,东西各两户,两户共用一个厨房。
童光耀被袭击的时候已经走到二楼上三楼的拐弯处,童家在四楼东南户,第一个发现的那个人姓胡,叫胡建国,住在顶楼五楼西户,在总厂后勤处上班,三年前回来的转业军人。”
听到第一个发现死者的人是复转军人,李言诚挑了下眉头,难怪胆子那么大。
“胡建国那个点出门,是他爱人让他去买盐,这点从他爱人口中得到了证实,石山刑警队的同志也去他家看过,盐罐里确实没盐了。
据胡建国说,他出门前看了眼挂在门口墙上的表,当时显示是三点十分,下到三楼的时候,他看到趴在地上的童光耀,以及满地的血,他当时以为是那位童科长摔了一跤给头磕烂了,所以急忙跑下去将人翻过来。
翻过来后他才发现童科长身上好几处地方都在冒血,也反应过来这是被人袭击了,恰好此时他隐约听到楼下有脚步声,就急忙一边喊‘杀人啦,抓凶手啊’,一边追了下去。
可追出楼洞之后,他左右都看了下,并未看到有人,当时西边大路上恰好有个人路过,他还大声询问了一下,那人说没看到谁跑。
等胡建国再上去,童光耀身边已经围了一堆人,接下来就是总厂保卫处的人和领导过来,童光耀被送到医院。
也是等他们总厂保卫处的人来了之后,才发现童光耀别在腰间的枪套是空的,保卫处的人急忙联系冷轧厂保卫科的值班人员,值班员去存放武器的保险柜看了下,证实里边并没有童光耀平时佩戴的武器。
胡建国说,他当时发现童光耀的时候,并没有注意腰间的枪套,所以,现在暂时还没办法判断是凶手将武器拿走了,还是混乱中丢失的。
从死者身中数刀的情况来看,倒更像是寻仇,泄愤,如果凶手的目的就是为了那把武器,完全没必要连捅十几刀,这样太容易暴露他了。
而且,凶手和死者应该是正面相遇,凶手身上应该有血,钢厂保卫处的人过来后就去十二号楼整栋楼所有住户家里都查找了一下,还包括附近几栋楼,都没有发现血衣。
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童光耀身中那么多刀,东单元的住户却没听到任何动静,也就是说,他中刀的时候竟然没喊,这……完全有点违背常理。
除非那时候童光耀已经失去了意识,这就只能等法医解剖完尸体后才能得到答案。
至于现场,早就破坏的没有丝毫勘查价值了。
现在让人比较头疼的是丢失的那把武器,里边还有五发子弹,如果凶手是冲着它去的,那就表示此人肯定还有后续的动作。
可要是在混乱中被谁摸走啦,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是啊!
如果真是混乱中被谁摸走了,那这个人又是什么目的呢?
“查没查那个胡建国和童光耀的关系怎么样?”
“石山的同志初步了解了一下,两个人就是普通的邻里关系,没闹过什么矛盾。
倒是童光耀,因为一直在保卫科工作,这些年也得罪过不少人。
前年他们厂里有个工人偷东西被抓,尽管那个工人的家属一再找他求情,甚至都给他跪下了,他还是把人送去劳教。
据说那个工人偷的东西根本就不值几个钱,可童光耀这个人就是有点较真……”
“较真?呵呵,真新鲜!”
听到这里,李言诚“呵呵”一笑打断了沈跃的话。
“他是对别人较真,对自己可宽松着呢,保卫制度他自己都不遵守,我是没看出来他较真在哪儿。”
这个时期各单位保卫部门的权力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大企业,例如京钢这样的,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内部如果发生什么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案件,根本就不报公安,保卫部门自己就处理了,甚至能直接给人送去劳教。
很多企业甚至将保卫部门的名字改成了公安处,但又不受地方公安管理,学的就是铁路部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才解决,那些企业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么就地转岗,要么被地方公安收编,就算还留有这个部门,也没什么权力了,更像是看大门的。
最起码没有抓人以及审讯的权力,更别提随便就能将未经审判的嫌疑人送去劳教。
听了领导的话,沈跃嘿嘿一笑附和道:“您说的对李局,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姓童的要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可能就没有今天这起杀身之祸了。”
“不说他了。”李言诚摆了摆手:“你说的那个被送去劳教的工人怎么样了,前年……你指的是七八年吧,应该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