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四星半导体的尴尬
智云集团在国内的上市,其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带动的大量的存款资金流入股票市场,其带来的宏观影响将会非常的深远!
不提外部的变化,仅仅是这三千亿美元的募集资金进入到了智云集团后,其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庞大无比。
大量的资金涌入到智云集团里,智云集团可不会捂着不……智云集团这么庞大规模的顶级企业,钱的本事可强的很,这些钱将会用于集团现有以及未来业务的发展以及升级,还有大量的各类研发上。
这将会直接影响上下游各产业链,进而带动大量的中高收入就业岗位。
智云集团前脚刚完成国内上市呢,旗下的智云微电子就宣布了将会在通城投资建设一家先进半导体工厂:智云微电子通城生产基地第三十八厂。
“这是一座面向未来,用于制造等效三纳米工艺的顶级半导体工厂,目前该工厂已经完成了主体厂房的建设,下一步将会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我们希望明年能够完成初步的建设计划并进行技术验证,争取后年量产!”
这是智云微电子ceo丁成军向外界透露的消息,虽然披露的信息不多,比如投资金额、预计产能这些都没有说。
但依旧是智云集团首次向外界正式公布等效三纳米工艺工厂的建设计划。
在这之前智云集团这边只是说什么未来的三纳米工艺,技术推进之类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公布详细的工厂建设计划,芯片预计应用实践,而丁成军这一次则是给了外界一个明确的信号。
我们的三纳米工艺半导体工厂已经开建了,预计两年内就能够投入量产。
这个消息也让智云微电子的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四星半导体,英特尔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这智云微电子的工艺技术推进太快了,而且太有钱了,三纳米工艺说搞就搞!
这可不是什么大白菜,按照目前半导体业内的推算,每月产万片的建设成本预计达到了四十亿美元以上,这说的还是国内,如果是海外地区,比如美国那地方要搞半导体工厂的话,因为各方面的成本增加,这个成本估计还得增加不少,达到五六十亿美元每万片的成本也是很有可能。
按照国内这边的成本来算,智云微电子如果要搞个五万片月产能的工厂,光是一个半导体工厂的建设投资成本就得两百亿美元以上。
这还不包括研发成本呢,
如此庞大的投资成本,已经让很多半导体厂商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里感到了力不从心。
不过力不从心也得咬牙继续跟,要不然的话不管不顾,人家智云微电子就要大杀四方,在未来几年里彻底垄断半导体制造业务高端市场了。
到时候,总不能让智云微电子代工水果以及高通的高性能芯片吧……就算智云微电子愿意,他们也不放心啊。
所以台积电方面很快就跟进了三纳米工艺计划,而四星那边则有点尴尬,他们的七纳米工艺刚搞出来没多久,这良率和产能都还不太行。
而五纳米工艺这边,智云微电子都已经完成了技术验证,就连台积电也宣布完成了等效五纳米工艺的技术验证了,但是四星半导体的五纳米工艺都还没影呢……
四星半导体的进度落后,也是有原因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先进半导体的代工订单,而他们自己又没有相关的先进芯片业务。
以七纳米工艺市场为例子,目前的主要产品类型就三种,手机soc以及ai芯片以及电脑cpu。
手机soc的主要厂商是智云半导体、水果以及高通,然后还要再加个体量不大的华威。
其中的智云半导体以及华威的订单,都是交给智云微电子的。
水果的订单以及部分高通的订单是交给台积电的。
四星搞出来的七纳米工艺后,只拿到了部分高通的代工订单,而且量不大……
然后是电脑cp,该业务的玩家有是三个,分别是智云集团旗下的威智科技、英特尔、amd。威智科技的订单是给智云微电子,英特尔有自己的工厂,amd的订单则是大多给了台积电,还有少量给了智云微电子,还有少量给了四星半导体。
还有了一个消费级gpu,也就是游戏显卡,玩家就两个,智云半导体以及amd,智云半导体的订单是交给智云微电子,amd的订单交给台积电,四星半导体没什么订单。
最后还有一个真正的产能消耗大户,那就是算力芯片领域!
包括服务器gpu,也就是ai/apo系列显卡,以及eyq终端芯片,px终端芯片,zy大数据处理芯片等……而在算力芯片领域里,智云半导体占据 99%的市场份额,智云半导体的订单也都是智云微电子生产的。
算力芯片领域还有个弱势玩家amd以及高通也有一些终端算力芯片,但是量都不大,这些少量订单是给了台积电。
四星半导体的七纳米工艺代工,连算力芯片的味都没闻到过!
而上述几种先进芯片的产能,占据了目前七纳米工艺(英特尔十纳米)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产能需求。
智云微电子自产自销,吃下了其中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台积电作为专业代工厂,拿下了小部分市场份额。
英特尔自产自销,规模不大,并且只专注于cpu领域,没啥讨论价值,
而四星半导体没有自家的芯片消化产能,同时代工又竞争不过台积电,所以只有吃一些代工边角料订单。
然后四星半导体那边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代工边角料订单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现在的七纳米工艺的流片费用非常昂贵,同时制造成本也高,现阶段能够玩得起七纳米工艺的半导体设计企业可没多少,当代的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都是把旗下芯片的主力工艺压在了十四纳米工艺节点上……
毕竟这个工艺节点的一些先进工艺,比如智云十纳米工艺,智云十二纳米工艺的性能相对不错,已经足以满足大部分产品的性能需求了,就连现在的中低端手机使用的soc都还是这个工艺节点呢。
而且十四纳米工艺节点成本也逐步降低下来了,产能还充足。
所以大部分半导体设计厂商设计芯片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十四纳米工艺这个节点,七纳米工艺节点的芯片很少的。
这意味着四星半导体的七纳米工艺,它找不到足够的客户……这就很尴尬。
这七纳米工艺的客户不多,赚的钱自然也不多,然后想要再拿出来大笔投资投资建厂就更加艰难了。
没钱,玩个毛线的半导体啊!
所以四星那边的五纳米工艺还能咬牙继续推进,毕竟可以在现有的七纳米工艺技术上推进,耗资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