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一位身穿金色羽衣的面前,那少年跪倒在地,瞳孔带着几分惊惧,但脸上表现的凶戾,冲着其龇牙咧嘴,脸上时不时现出几根金羽。
僧人呼了声佛号,
“阿弥陀佛1”
“你是大身尊者的子孙,自有缘法,回去吧。”
大身尊者,在西方天,是一位鹏王,很多年前入了佛门,修成果位,神通广大。
这金色羽衣的少年,听了,神色惊疑,很快他发现自己能动了。
不再犹豫,冲天而起,发出一声唳啸,随后一双金色翅膀展开,变回迦楼罗的本体,化作一道金光往西边山林去了。
剩下,还有四个“人”!
这些大魔被佛法变幻出的人身。
两个少年,两个少女,各有不同。
僧人用手摸了摸他们的头,满脸慈悲。
而随着这个动作,这几位原本凶戾,目带凶光的少男少女,慢慢眼神变得柔和,以及一种诡异的虔诚。
他们聚在一起,跪在僧人面前。
而僧人低头,那双眸子仿佛历经沧桑,
“我佛开示”
“东方有大乘法象,却有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劫数难定,需要传法渡世。”
四位少年双手合十,以头抢地,满眼虔诚,
“愿为尊者护法东渡!”
另一边,天光初开,锦官城在夜色中苏醒,九道通门次第渐开,人马热闹,喧声鼎沸,比青山县不知道繁盛多少倍。
自幽门关破,妖祸起时,这里渐渐汇聚整个剑南道的世家名流,不少人一开始是为了逃难,选择在这躲灾。
后来,蜀地气运重塑,天生异象,连绵大雪,茫茫群山出了不少好东西,消息传出去了,引来大量外来人,鱼龙混杂。
再到后面,天人墓葬的消息沸沸扬扬,多的是人蜂拥而至,各路大神通者齐聚不说,一些武道好手也是如过江之鲫。
在这里的常驻人口短短几年时间飙升了十数万户,自然的,这里的房子价格水涨船高,
锦官城如今,在整个大乾之中,怕是除了神都之外,最热闹的地方。
昔日在中原百姓嘴里的西南荒僻之地,武道不显,如今成为了一个武夫遍地走的雄城。
这里的武者密度惊人,在大街上随时可见背刀拿剑的江湖客。
第一是这里有很多妖魔材料,当作修行资源,用之搓丹,炼器,已经形成了产业,这在其他地方基本不常见,许多商号,势力选择在这里成立分号,由此蜀地与外互通有无,越来越热闹。
第二,自然是这里成了“临仙城”,天人的风波沸腾数月不止,不曾停歇,有天人下界,小道消息传的漫天飞,武道中人趋之若鹜,更别说,还有那些隐世几百年的老家伙都炸出来了。
隔几天就有爆炸消息传出,简直听都听不过来,甚嚣尘上。
可以说,如今的锦官城,藏头卧虎,一点也不为过。
而最近几日,锦官城道抚司所在,云顶山在实行戒严,让城内许多人看不明白,你说有什么紧急事,锦官城照旧,没发生什么,连城门守备都没有什么动作。
可云顶山已经戒严数天了。
这天上午,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驻守抚司的司礼监那位曹公公从巡天大殿出来后,飞向云顶山一座侧峰,其间整体呈黑白色调的楼阁点缀其间,如一副春日山水墨画。
其来到这座侧峰峰顶上,来到一座建筑前,还没走两步,就被两尊如门神一般的银甲将军拦下,眼睛如刀锋一般,口里发出闷声。
“大将在闭关!”
“公公请回吧!”
曹公公手拿拂子,伸着头往里瞧,随后面色为难,
“都这么多天了,齐大将还在闭关?”
“齐大将毕竟是一司主将,已有快半月不理正事,抚司上下还需齐大将调剂,诸多不方便,再这样下去,就乱套了。”
“如今军中戒严,齐大将迟迟不露面,朝中来的大人和其他道将军已经颇有微词。”
“国师大人已经看在那位陈将军的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此中兹事体大,不要误了朝廷大事。”
他说到后面,声音慢慢变小,伸长着头靠近,脸上带着丰富的表情动作,姿态放得算是够低了。
而守在外面的银甲将军,面色坚定,不肯让步,摇了摇头,“大将给我们下了严令,他这次闭关至关重要,我们也是听命。”
曹公公欲言又止,最后只能踩脚没哎了一声,只好一拂袖,转身离开。
他认为齐大将所谓的闭关之言,只是托辞,是对朝廷对那位陈将军的做法发出的无声抗议。
不只是他这么想,其他人也这么想,不然城外风波不止,这个紧要关头,闭什么关。
可偏偏,现在的情况,是说不得动不得,从国师大人的态度就知道了,不管是齐天大将,还是下面的几山兵马,尤其是第九山,国师大人都没有传令使唤。
还不是因为那位陈将军临走前放出话来!
至于他嘛,两头受气,曹正想了想,心中烦躁,方才巡天大殿传出的一份调度,只能厚着脸去找其他两位将军了。
曹正来到第十山,如今这里是北凉来支援的凉州兵马所在,因为第十山伐山军的建制已经被打空。
领队的是负责北凉的镇魔大将霍震。
当曹正一路来到山上中郎殿,等待对方兵马去通报时,这座中郎殿后院一间静室里,有薄怒声响起,
“你们王爷疯了不成!”
“那位天上来的本来跟朝廷合作,被姓陈的击败,现在肯定忌恨朝廷,他找此种存在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关键他拿什么掌控此种存在,那可是天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