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三垭口”之后,耿煊将后续的收尾工作,全部交给付云峰,以及前不久才在“白马岗”因能力和忠诚提拔上来的两名新晋炼髓巅峰。
他们的任务不少,既要对数千名俘虏进行甄别和说服,还要对整个“三垭口”进行搜刮。
——随着队伍的急剧扩张,各方面的消耗同样也在急剧提升。
单是食物一项,以每个修炼者远超普通人的、近乎饕餮一般的胃口,每一天,都是一笔极其恐怖的支出。
而迄今为止,除了一开始从铁箭山别院搞了一些粮肉去“野狼峡”,后面耿煊便再没有单独去筹画此事,也没有这个时间。
现在,粮草补给上之所以还没有出现问题,都是耿煊每吃下一处沙匪集散之地,便对其内一应资源,特别是粮肉以及草料这类资源,以“刮地三尺”的方式进行筹集的结果。
但这些地方的物资,本来就极其匮乏。
甚至,在铁狼、杨骞这些对沙匪状况,比许多沙匪自己都要熟稔的暗夜司高层的推演中。
若是聚集的沙匪过多,又不从别处腾挪一些填补窟窿,他们甚至都撑不了十天。
所以,在没有其他渠道填补这个大窟窿之时,耿煊只能每吃掉一个沙匪集散之地,便将其中一切可用的物资全部打包带走。
加入黑风团的沙匪,人均消耗比他们加入黑风团之前还要大不少。
高强度的战斗,不停歇的长途行军,修为快速提升带来的身体饥渴,以及以往许多沙匪过得本来就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加入黑风团之后,饭食的质量口味暂且不说,至少都能管饱,且肉食供应充足。
这却完全是“竭泽而渔”带来的短期效果。
一方面,凡是黑风团所过之处,总会有大量沙匪因各种原因被“淘汰”出去,深埋在沙原之中。
而随着沙匪总数量的变少,物资的紧缺自然也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另一方面,对沙匪来说,哪怕是饿得前胸贴合,坐骑也是必不可少的刚需。
有的规模稍大的队伍,还会有额外的储备以作备用。
在玄幽二州的沙匪被“黑风团”快速吃下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苍岚马自然也跟着一起入了黑风团的口袋。
在战斗中不慎被杀的。
或者惊慌之下自相践踏而亡的。
因老、弱、病、以及被圆满境“相马术”激发之后生命透支,濒临死亡的。
也都会被统一处理。
剥皮去骨之后,获得的大量马肉,味道好坏暂且不提,也确保了规模以万计的修炼者拥有足够的肉食供应。
靠着这样的方式,急剧扩增的黑风团暂时不用为补给发愁。
可除耿煊之外的其余黑风团高层,全都看见了这种补给方式不可持续的致命缺陷。
是以,每吃下一处沙匪聚集之地,根本不需要耿煊吩咐,他们就会拿出最专业的态度,对该地进行彻底的“汲取”。
凡是被他们“光顾”过的地方,简直比被蝗虫群经过还要干净。
看着他们在进行此事时,那种认真到偏执的态度。
耿煊忍不住会想,若非自己严令要将所有死掉的沙匪进行深埋,他们很可能用对待马尸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尸体。
董观常年以人为粮,补军粮的不足,在玄幽二州,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在“野狼峡”,经营得最好,最负盛名的酒楼,也是以人为材。
只需他这里口风稍微松一下,轻易就能让黑风团上下跨越这层无形的阻碍。
不过,耿煊对此,自然是明令禁止的。
……
眼见“三垭口”的收尾工作开始有序推进,耿煊没有多做停留,让付云峰等人看顾好此间一切,便径直离开。
至此为止,除了更东侧的“燕来峰”,玄幽二州,其他沙匪聚集之地,全被黑风团吞入腹中。
离开“三垭口”的耿煊,以两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一路向东。
中途没有任何停留,只用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再次回到“野狼峡”。
此刻,时间是正月初六,黎明之前。
在进入“野狼峡”之时,耿煊便借助那数百头被他顺手契约了的沙狼,确认了张恺、郭楠等人现在的位置。
耿煊估计,以他们大部队行军的缓慢速度,大约得在正午前后才会抵达。
——张恺等人,还不知道“野狼峡”的具体情况,以为和“白鹤滩”、“金叶崖”、“激流洞”一般,是黑风团下一个吞食目标。
而宋明烛等人有耿煊的提前告知,也并没有安排人去提前接触探察,只是静静的等待对方上门。
眼见还有五六个小时的空窗期,进入“野狼峡”,再度与宋明烛等人汇合的耿煊也没有闲得无事可做,反倒是趁机解决了不少事情。
首先是纳新。
去年底就已打造成型的“野狼峡”,这段时间一直对外扮演着无害、正常的形象。
陆续有沙匪队伍往这边聚集。
因为一直有黑运劫数萦绕附着,“野狼峡”吸纳的沙匪数量,明显超过了其他七处。
——这段时间,一直攻伐不断、扩张不停的黑风团,始终处于旧劫才消,新劫又至的状态。
到现在为止,陆续又有超过四千名沙匪聚来此处。
除了死掉的,其余全都成了黑风团的俘虏。
沙匪们惯用的“待客之道”,早就不知道招待了多少遍。
因为这个原因,纳新的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杂质”的含量微乎其微。
这次纳新结束之后,只“野狼峡”一地,黑风团的成员规模便已将近万人。
然后是红运赐福。
为此,总共消耗了3万1982点红运。
不仅有两名炼髓后期得到他的青睐,被“提拔”突破,晋入炼髓巅峰。
宋明烛更是与铁狼一般,在炼髓巅峰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淬体一境圆满。
其他趁机突破到更高境界之人,无论炼髓以上,还是炼髓以下,数量就更多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在等待张恺等人前来之时,将时间全部用在了辅修药液的熬制之上。
——不仅“野狼峡”,其他各处沙匪聚集之地,也有许多药材被搜刮出来。
此前,时间紧迫,来不及处理,也就罢了。
考虑到黑风团上下对此类资源的迫切需求,耿煊已经决定,此后一段时间,他会单独抽出一些时间,将之尽数熬制出来。
在做这些事情之时,耿煊也一直在关注张恺等人的动向。
当他通过“地听蛛网”,察觉到张恺等人已接近到“野狼峡”以东三十多里之时。
耿煊将最后一锅药液熬制好,对宋明烛等人交代了一声,便独自往东而去,与张恺等人汇合。
……
“团长!”
“团长!”
“……”
见耿煊再次出现,张恺,郭楠等人纷纷赶来拜见。
见礼之后,张恺立刻询问,如何拿下“野狼峡”。
“‘野狼峡’早已被我拿下,你们只需前去与他们汇合就好。”耿煊道。
“……”
虽然有些惊讶,但想到他的手段,众人也不觉意外。
而且,这段时间他总是来去匆匆,很显然在进行多线操作。
除了他们这支力量,还有其他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耿煊便陪着他们走完了最后一段路程,进入“野狼峡”,与宋明烛等人完成了会师。
自此,玄州境内的沙匪,除了那些死掉的,超过九成以上,全被聚集于此。
规模超过两万。
耿煊先是将宋明烛、胡源、向锦秀、龚霂、童晖、曹鳌,以及张恺、郭楠、任骏、戴明这些双边高层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直接沟通。
然后,也是他此行东返,最看重的一个目标。
整编。
“野狼峡”这边的九千多人,以及随张恺等人赶来此处的一万三千六百余人,将被他彻底打散重编。
从“白鹤滩”一路行止此处,沿途经历种种,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那所谓的“暗夜司外围组织”只是一个虚假的幌子。
但总还是有些人脑子不好使,或者因为种种现实原因,一厢情愿的相信这个事实。
现在,自然再没有遮掩的必要,也遮掩不住了。
绝大部分人,很容易就接受了这样的转变。
若是还没有加入黑风团之前,告诉他们,这是一支要与董观角力的力量,他们或许会有更多的犹豫迟疑。
可现在,体验到了红运赐福的神妙,别说是与董观作对,便是告诉他们,黑风团的目标是终结乱世,一统九州,也没有几个会选择跳船。
但终究,还是有人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动摇了。
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总共也不到五十人,他们的动摇,不会给黑风团带来任何影响。
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暗夜司的探子。
考虑到他们做出的贡献,耿煊没有杀死他们,只是暂时封了他们的修为,并让宋明烛将他们带去与暗夜司长杨骞作伴。
至于其他非暗夜司探子出身的动摇者,则被直接“销毁”了。
自此,“野狼峡”中,共计有黑风团成员2万3316人。
——其中,有1107名重伤以及身残之人,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新鲜“材料”,暂时只能拖着。
耿煊将他们全部打散重编为2300支小队,460支中队,46支大队。
在与宋明烛、张恺等人讨论之后,耿煊暂时放弃了在大队之上再新设一个更大编制的想法。
一支大队人数在五百人左右。
将一到两支大队交到他们手中,他们可以指挥得很好,如臂使指,甚至可以玩出来。
这是他们的舒适区。
可若是贸然将麾下规模扩大到两千、乃至五千人,反而无法让他们将手中力量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这种提升,单靠空想推演是不成的,必须更多实战的磨砺才成。
这次整编,持续的时间很长。
从午时刚过,一直到夜幕降临,这才堪堪将两颗“雪球”重新抟成完整的一颗。
当耿煊将最后一人编入队中,放眼看去,周围,密密麻麻全是人。
两万三千多人,当他们整齐而静默的聚集在一起。
只是视觉上的冲击,就是一股足以震慑人心的强大力量。
没有任何刻意的指令,自然便有一股肃穆森然的气势扩散而出。
不仅人多,质量也非常之高。
炼髓以上战力,便有一境圆满一名(宋明烛),巅峰11名,后期63名,中期206人,初期531人。
若只是对比这一点,即便董观麾下最精锐的力量,同等规模,炼髓以上的数量也绝不可能有这么高。
便是炼髓以下,被视作中坚骨干的炼骨境,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人左右。
这是在超过十三万点的红运浇灌之下,才有的奇迹。
处理完此间一切之后,耿煊将宋明烛、张恺等人聚集在一起,道:
“接下来,你们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静静等待。”
宋明烛问:“团长,您还要走?”
耿煊点头,解释道:“幽州那边,也到了最后阶段,我必须去亲自盯着。”
对此,宋明烛、张恺等人都不意外。
事实上,他这般频繁的匆匆来去,再加上发生在玄州,他们可以看到的变化,还有“消失”的铁狼。
便可以让他们想象到,幽州现在的沙匪圈,大约是个什么局面。
“那……明天您会回来吗?”宋明烛有些紧张的询问。
他们都已经知道,明天傍晚前后,玄幽铁骑就会出现在附近。
虽然,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这支来“野狼峡”的玄幽铁骑,规模都不可能太大,顶了天也就三五千之数。
以他们手中的力量,即便用最简单的战法,用人去堆,也足以将对方彻底淹没。
但那是玄幽铁骑啊!
而且,这一步迈出,将正式宣告他们与坐拥玄幽二州数十年的霸主,董观彻底的对上。
不死不休。
只是一想到这点,大家就忍不住口干舌燥。
哪怕理智告诉他们,局面被耿煊推动到这一步,胜利,已经是十拿九稳之事。
可若是耿煊本人不在身边,他们的心,就无法安心。
对于他们心中的想法,耿煊自然是门清。
他安抚道:“放心,到时我会回来的。”
听了这话,宋明烛等人都明显的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