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手术室。
这手术吧,风险不大,但是太累人了,需要高度的专注,非常耗费精神力。
不一会儿,麻醉药效退去的王老麻,也被推出了手术室。
他刚出手术室,就看到头顶有一个银晃晃的东西。
他有些纳闷,啥玩意儿啊?
仔细一看,发现是一对银手镯!手铐!
而在他病床的两边,站着几名警员。
“王老麻,你被捕了。”“这是我们加急给你办下来的逮捕令。”
警员笑呵呵的拿出一张纸,在王老麻面前晃了晃。
王老麻顿时面如死灰……
但一想到自己的根保住了,心里又有了一丝宽慰。
………………
众所周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自然就是三伏天了。
三伏天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上旬。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又以中伏最热。
俗话说“头伏凉快二伏热”,二伏就是指中伏。
中伏过后还有个“秋老虎”,也是厉害的很。
三伏天和“秋老虎”,都是能热死人的。
如今初伏已过,转入中伏。
气温从先前的32c~38c,转变成了36c~42c。
有些地区的阶段性最高气温,甚至一度突破42c!
所以很多地方的私人工厂都停工了,就怕热出人命来。
毕竟出了人命,老板半年甚至一年的活就等于白干了。
………………
仁安医院,一名患者被从车上抬了下来。
这已经是今天送来的第三个中暑患者了。
“这个患者,好像比前面两个患者还要严重啊!”
护士一边推着推床,一边说道。
“前面两个只能算轻症中暑,这个是重症!”
“已经出现肌肉痉挛了,暂时评估是重症中暑中的热痉挛。”
林枫简单检查了患者的状况,发现他的身体正在大量出汗。
并且,胳膊、腹部、大腿等部位的肌肉,正在发生痉挛现象。
“热痉挛?不是热射病吗?”小护士问道。
“嗯,热射病和热痉挛还是有区别的。”
“热痉挛患者,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体温不会升高。”
“引起热痉挛的主要原因,是出汗过度,体内的氯化钠,也就是盐分大量排出体外。”
“这是身体缺盐分的一个警告,抢救及时的情况下,补充下盐水就能缓过来。”
“所以高温天在户外工作或行走,一定要及时补充盐分和水分。”
小护士闻言,点了点头,表示了解了。
由于护士主要学的是护理相关,所以即使在考试时会涉及到一些医疗知识,但由于不常使用,后面也会忘记。
当然,有些科室会要求护士掌握一些基本的病理判断,以配合医生的抢救。
在给患者挂上0.9%氯化钠注射液后,等到患者恢复意识,再让他喝点凉的盐水,这样下来基本就没大碍了。
………………
热痉挛其实算是重度中暑当中比较好解决的。
最麻烦的还是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的致死率最高。
热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环境下,血管扩张,血循环不足,体内的血液循环机能出现衰竭。
会引起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加快、皮肤变凉、头痛头晕、虚脱昏厥、意识模糊等症状。
外在明显症状则是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痉挛等。
另外湿度较高、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发生热衰竭。
所以,一些身体不太好的人,不建议去蒸桑拿,可能会引起热衰竭。
治疗热衰竭的话,主要就是物理降温和补水,还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水和风油精。
是的,风油精其实是可以口服的,并不只是用来涂抹的。
另外如果血压特别低,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升压药。
假使患者出现暴躁、抽搐等状况,还可以用氯丙嗪,这是种镇静类药物。
此时一定要区分清楚是热痉挛还是热衰竭,热痉挛是严禁用镇静类药物的。
………………
最后,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热射病了。
这玩意儿的致死率,那可太高了。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就是高热!
体内直肠温度可以达到40c以上,这等于是把器官直接暴露在40c以上的水温下,进行“低温烹煮”。
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被煮熟了。
是不是只有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才会得热射病?
那可就错了。
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就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导致机体迅速升温,高于40c。
可以理解为运动发热,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和体弱者,是在闷热环境下,久不出汗,身体散热减少而导致的。
排汗可是机体降温的最有效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会建议不要长期待在空调下,要适当出出汗。
待在空调下是凉快的,但体内的一些内热,没有通过排汗给发出去。
所以假如必须要长期待在空调下,那也要多喝水,多排尿。
………………
“林医生,两个热射病患者,在一号抢救区!”
就在此时,有人呼叫支援。
林枫赶紧跑了过去,没想到真来热射病患者了。
来到一号抢救区,林枫发现是一老一少。
老的估计得有60岁往上了吧,小的才5、6岁的样子。
“雷医生,患者现在什么情况?给药了吗?”
林枫看着正在给那老年患者扇扇子的雷广志,询问道。
“还没给,我让人去拿多巴胺和地西泮注射液了。”雷广志回答道。
林枫点了点头,同时也开始给那个小患者扇扇子。
多巴胺和地西泮注射液,都是用以针对热射病治疗的。
多巴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排血量和血流量。地西泮则是起到抗惊厥的效果。
“来了,药来了!”
护士把药送了过来,林枫和雷广志分别给两位患者注射一定量的摇曳。
能给的药已经给了,下面就只剩下物理治疗了。
就是不停的给患者降温。
冰盐水进行直肠灌洗,降低体内温度。
或者建立一个自体血液外循环冷却过程,将自体血液抽出体外进行冷却后,再输送回体内。
还有就是林枫他们正在做的体外降温。
给患者扇扇子,按摩患者四肢、促进循环散热,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等。
“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了!”
就在此时,一旁护士一脸欣喜的说道。
“老人的情况不容乐观啊,体温一直降不下来,而且还有升高的趋势。”
然而,雷广志就没林枫这边幸运了,老人的生命体征一直在下降!
“不好,患者出现瘀斑了!”
雷广志此时发现,老人的皮肤下开始出现片状的血红色斑块。
“再给支多巴胺,给点冰水吧。”
林枫估摸着,老人是凶多吉少了。
老年人是热射病的高发热群,而且一旦发病,致死率比年轻人要高好几倍。
热射病这玩意儿吧,不像其他的病,可以推进手术室,有多种抢救方案。
热射病只有体内和体外降温这一种途径。
患者的直肠温度,能在一小时内下降到38.5c以下,那患者就有的治。
要是一小时后直肠温度还保持40c以上的高温,那基本就回天乏术了,因为体内的细胞都被“烫死”了。
雷广志忽然停下了扇扇子的动作,因为老人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了。
但林枫还是尝试着上去抢救了一会儿。
初期做心脏按压的时候,心电图上起了一点反应。
但林枫知道,这不是患者要活过来的迹象,而是他按压带动的心脏跳动,是一个假性表现。
半小时后,林枫也放弃了。
老人还是不幸去世了……
林枫叹了口气,摘下口罩调整了下呼吸节奏。
医生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病人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在场医护人员留下来一人处理后续事情,其他人则是离开去支援其他的地方了。
大家在电视里可能会看到病人死亡后,医生护士会集体鞠躬行礼的场面。
那是电视剧效果,现实中并不会。
急诊那么忙,到处都有等待抢救的病人,假如每次都集体鞠躬默哀一下,那得耽误多少时间?
但也有例外情况,那就是在手术室的时候,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生前签了器官捐献或遗体捐献的协议。
那么医护人员会为其鞠躬默哀,表达对死亡患者的敬意,也是对其家属的一个慰问和尊重。
林枫刚走出抢救室,刚才那位死亡老人的家属就来了。
只听他们在哭诉着什么开空调不开空调的。
林枫后来了解到,原来送来的老人和小孩,是对爷孙。
老人为了省电费,坚持不开空调,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还好他们至少把小孩给抢救回来了。
要是连这个小孩也出事,这家人该遭受多大的打击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