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对照著琢磨,“细水长流才是好生意啊,从头到尾换个装,十年二十年都能接受,每年弄个几十亿上百亿软妹幣的轰隆隆装备。
躺贏躺贏!”
还没谈妥呢,这边就开始磨刀霍霍,这就是资源交换的魅力,每一个新兴市场,都足够东大资本吃上几十年。
而隨著技术更新换代,后续的技术设备更换和售后服务,蕴含的经济价值无法估算。
杜罗德也不吃亏,因为他和背后大集团,同样可以通过引入东大资本,达成重新洗牌目的,惟一受伤害的只有美资和买办。
而这,本就是双方合作的最终目標,没有超额利润,何来合作基础?
不过其中一些关键步骤,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商討才能决定,比如针对杜罗德提出的借人助剿,就很让李泽华为难。
殊不知贺忠平早就摩拳擦掌按耐不住,当即跳出来表示,“这个简单,你把合適的人挑选出来,直接选个地方训练好。
然后再拉回去保证敢打敢拼,其中后勤支援,我们可以通过马来亚等第三方中转,哪怕出事也不怕,只要你能扛得住压力。
为各方行动爭取充足准备时间,那剩下的事,我们来处理!”
他可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在和五军都督府交谈过程中,对方开出的筹码很诱人。
简单算笔帐,目前三生三世跳的很欢,还妄图把一六得六改成二六十二(吕宋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一个阶段是六年制,不许连续担任)。
这还得了,从10年三生三世上来,就没停止过折腾,再让他一直做到22年,那乾脆別玩了。
所以面对送上门来的杜罗德,上面很重视,索性以他为突破口,用经济领域率先进入扶持拉拢,待时机成熟,甚至支持他二六十二都没问题。
前提是,將其纳入东大经济体覆盖范围,並牢牢掌握核心命脉產业,使其无法脱离控制,这对吕宋经济体未来发展也非常有利。
因为东大的產业升级初步完成后,又立马无缝对接未来15年智能製造战略升级。
届时一个依靠未来电信通讯,智慧机器人,核心算力,新材料,新能源构建的新工业体系,將横空出世。
当核心生產力得到全部释放后,新一轮经济大洗牌不可避免降临,作为盟友,自然能得到东大的一部分產业转移,和开放广阔的消费市场。
隨著软妹幣等核心资源的秩序建立,依託於这个体系的经济体,必將迎来前所未有的绝佳发展窗口。
一个14万万的巨大消费市场,总比漂洋过海麻烦多多的3万万经济体,蕴含发展机会要多得多。
怎么选,取决於各个经济体是否能吃到发展的功利,所以杜罗德眼巴巴跑过来,就是寻求最后上船的机会。
况且东大资本怎么看,都比美资胃口更小一些,它们只要原材料供应地,和工业消耗品的消费市场,至於中间这一大块肥肉。
大家商量著来。
想通其中关键的杜罗德,没有犹豫,直接將其中具体合作大框架答应下来。
於是乎皆大欢喜!
还未赶来的诸多大集团董事长,在途中收到消息,各个大为震撼,到处是抢夺利益的诉求,譬如招商局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几个港口运营权。
魔都和仲信都想抢交易所经营权,润华盯著零售渠道,南电能源直接绕开两桶油,吃完电力资源不过癮,还直勾勾盯著化工能源市场。
“拜託,各位请现实一点,东南亚各经济体还要分润一份呢,我已经派人联繫新马泰当家话事人。
大家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谈谈。”
刚收到消息匆忙间赶来的暹罗正达集团谢吉仁,不管不顾道:“一块把安南市场也拿下来啊,这里也有几千万人的市场。
吕宋一来,关门打狗之势已经形成,安南就算是上天入地,它也找不到门!”
吕宋的利益,註定是东大和当地82或者73开,毕竟要充分尊重当地集团的核心利益,在东南亚各经济体合作,大家比例也差不多。
而相比於东大恐怖的经济体量,其它各家比如暹罗,能在百分比分配中,拿三五个点就撑死了,再分给正达集团,就更少了。
哪怕年入千亿,到谢吉仁手里也就十亿八亿,压根不够吃啊。
不如趁机把安南吃掉,毕竟这傢伙就在暹罗隔壁,吃掉它,需要暹罗的鼎力配合支持,本著发挥多少作用吃多少肉的原则。
暹罗分个10%甚至15%,不过分吧?
而其它几家的代表也不遑多让,反正迟早要吃,不如一块定下。
面对各自集团的利益诉求,李泽华笑了,“那就按照这个框架谈吧,等吕宋的事尘埃落定,就给安南总摊牌。”
“李总大气!”
“乾乾干,把美资的都抢过来!”
“对了,我听说李董和美资能源集团谈妥,准备在南美洲开发大工程,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帮忙打下手,不求多,喝口汤就行!”
熟知內情,代表马六甲一方利益的大华银行黄奕宗,也忍不住跳出来,“李董,我在大户听朋友说,青云集团即將入股全球最大能源集团,阿美石油。
对吗?
不知道大华银行有没有机会,为入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刚刚得到允许,被拉入群的杜罗德,瞬间惊呆了,真是不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不知道外面的天多高,海多宽。
他家苦心经营百年,不过区区百亿资產,可看看人家,简直没法比。
阿美石油,他能不清楚么,號称全球唯一可以比肩超越苹果的超级能源集团,起步就是万亿美元市值,而这样一家公司。
竟然愿意主动邀请青云入股,还是让出10%那么多的股份,仅此一项,就让他看得头晕目眩。
“我特么,按家族继续努力奋斗,再过一千年,也凑不出人家单次入股阿美石油的钱?”
这一刻,他心中某些坚守开始崩塌了,同时庆幸,幸亏主动来一趟,虽然付出诸多代价,可收穫,无疑也是巨大的!
单单一个微支付在吕宋未来潜力,就足以让人鋌而走险,再加上其它利益,那是他身后集团,再发展一百年也不可能得到的数字。
因为美资,欧萌资本,脚盆鸡都使劲伸手,它们仗著先发优势和体量,人为给本土集团划定了一条天板,越线,则意味著挑衅。
其结果,可想而知,无数试图突破限制的大集团,用亲身经歷告诫后来者,没有实力就別妄图攀登高峰。
好在,他是幸运儿,因为登上了一家拥有足够实力底蕴,可以从正面抵挡美资的庞然大物战车,最关键是它现在急需拉拢朋友。
有些事时机很重要,错过了再试图上车,条件只能说是天壤之別,比如现在加入保底是东大家门口,稳贏不输,最少收穫一个近20亿人,有完整產业链的內部市场。
而过些年再加入,那就不好意思了,扫厕所的工作都要竞爭。
“按照你承诺的去做吧,只要不跳出这个框架,无论谁出面阻挡,都將成为我们共同敌人。”
和传统美资达成妥协的李泽华,岂能不抓住这个天赐良机,总之传统美资认可了,东大资本在东南亚的特殊利益范围。
那吕宋自然也属於交易的一部分。
美资想引东大资本到南美,再掐头去尾进行围剿,或者当成拿捏的把柄,青云无惧,只要能把大本营资源整合完毕。
拼工业產能,谁怕谁呀。
更何况最后一块短板补上,再往南,可就是东大最重要的矿產原材料供应地。
拿下孤悬海外,远离盟友的澳洲,还不是手到擒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