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开场画面却是航拍的崑崙山脉景象。
整个画面磅礴大气,蓝天、白云、雪山、大日,几乎是开幕暴击,给予观眾们极大的视觉震撼。
然后镜头逐渐降低拉近,聚焦於山脊之上的登山队伍中。
光线也很快由明转暗,登山队伍在一处平整的雪山地面上搭帐篷休整,这时候队伍里的几个人露出脸来,正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团队。
黄极、夏风、秦燕妮、刘培强、胡八一……以及专业的嚮导和部队战士。
整个团队人数不少,这些人整理好营地后,聚拢在一起吃饭时,通过交谈,也让观眾们知晓了他们此次行动的目的,那就是寻找传说当中的“崑崙”。
“所以我们脚下的这还不是崑崙?我记得古籍记载崑崙是一座山啊!”
胡八一疑惑地问道。
“对啊!
它的位置、大小甚至有什么,《山海经》上都说的很清楚,乃至大荒西经原文都明確写了……有大山,名曰崑崙。
自从你上次说过《山海经》后,这书我可是翻过好多遍的。”
“错!”黄极摇摇头:“书上说的是『名曰崑崙之丘』!”
“啊?这有什么区別吗?”一旁夏风眨巴眨巴眼。
“当然有区別。”
接下来黄极开始具体解释起来,同时画面也配合著来到白天,切换到他们继续在雪山上攀登的画面,以及这巍峨崑崙山脉的壮丽景象。
“古往今来,不少人慾找崑崙而不可得,只能把这起自藏地的山峦称之为『崑崙』。
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古籍中所谓的『崑崙』,实乃是外星人称呼地球这颗太阳系唯一宜居星球的名字。
至於说『崑崙之丘』,实则是因为它那是崑崙上某种唯一的功能性建筑,所以就以地名为前缀。”
这就好像bj站名字中带著bj二字,却並非是真正的bj一样。
古籍中的崑崙山在《山海经》里,只有两个正式称呼,一是『崑崙之丘』,二四『崑崙之虚』。
虚者,通墟也。
从『崑崙之丘』到『崑崙之墟』,明显是一种时代变迁导致的称呼变化。
只不过这个变化確实是太大了,难道那崑崙山后来塌了?
这显然是不成立的,逻辑很简单,地球在有人类文明之后,大规模的板块运动都停止了,能够让一座山变成废墟的地质板块运动,不可能毫无记载。
反倒是城市,偶尔会有这种称呼变化,比如殷墟、祝融之墟。
故而这说明,所谓的崑崙山它就不是个自然山,而是一个如山般宏伟的奇观造物,只不过后来被摧毁了。
这就好像把古人拉到bj的cdb,他也会觉得bj的高楼大厦乃是群山环绕。
若是大厦建得像金字塔那样,就更像了。
当然,崑崙之丘的规模,肯定是远超高楼大厦的,毕竟《山海经》中可是用了『有大山』三个字。
所以这真正的『崑崙丘』,更有可能是个巨大的,带有城市居住功能,同时能够往返於星球地面与太空的星际基站。
《山海经》中说得好,帝之下都。
华夏的文化中最早的帝,都是龙族,这『崑崙丘』就是当年天龙人的宇宙飞船、太空基地,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他们的地上城市,也是唯一的一座,所以用这颗星球来命名。
或许它有金台玉楼,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朱霞九光,丘上有瑶池、閬苑、悬圃,就如同一座城市有喷泉湖泊等休閒场所,迴廊似的立交环道与……悬空园。
它不只是艘飞船,也不只是个城市,更不只是个基站,更是生活与工作並重,艺术之美与科技之美结合。
乃是交通、居住、工作、休閒甚至是战斗等功能齐备的综合型超级建筑。
这样的存在,用所在的星球来命名,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万山之祖,帝之下都,名符其实!”
“那我们要找的东西在哪呢?崑崙丘被摧毁也该有遗址啊?”
夏风插话问道。
黄极的声音响起:
“既然崑崙之丘是龙族的宇宙飞船,那么当年龙族和凤族爭斗失败,被赶走时,崑崙之丘飞走,剩下的普通的空山,自然就成了崑崙墟。
当然,也別小看了这崑崙墟。
一座山那样大的超级城市,周边的配套设施肯定不少。
《山海经》有记载。
崑崙虚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显然,崑崙丘的主体是走了,但是周边的一些建筑、地形留下来了,曾经拱卫崑崙丘四方的九井、八隅之岩,还在那里。
这其中,便有『百神之所在』,至於神是什么,你们应当也是知道的。
我们此次行动,就是为了那崑崙之墟里的『百神』。
或许这些东西只是外星人搬家时遗弃不要的『家用电器』,但以我们和外星文明之间的科技差距,若是能找到这诸多外星设备,逆向研究之下,未尝不能打破三体人对我们的科技封锁,为我们的未来更添一分胜算。”
“所以我们这次寻找崑崙墟,就是去挖宝的唄,这个我熟。”
胡八一的声音迴荡著巍巍雪山间,《崑崙》两个大字,也作为片名浮现在大银幕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