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张好好谋脱籍
说来也巧,父子俩刚回到茶坊,正好遇上赵盼儿和刘婉聊完。
赵盼儿脸上还挂着泪痕,看样子显然是哭过。
至于刘婉,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事实上,经过一番对话之后,刘婉对赵盼儿观感好了不少,除了对赵盼儿的身份颇为不满,以及对赵盼儿“夺走”了自己的儿子抱持着几分自古以来的婆媳敌意之外,其他方面倒是颇为满意。
可以说,如果不是赵盼儿会成为她的儿媳妇,她对赵盼儿其实是打心眼里佩服。
最起码起码在刘婉看来,如果换作是她,她大抵是做不到赵盼儿这般自立自强的。
望着刘婉那一脸复杂的样子,赵衻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口。
以他对刘婉的了解,他知道自己母亲应该是接受赵盼儿了。
事实上,也不出他所料。
只见刘婉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她若答应你,就让秀茵来教她一些规矩,免得以后你们成了亲闹笑话。”
“谢谢娘,娘你最好了。”赵衻拍马屁道。
赵恒则有些怪异的看了眼赵盼儿,随即看向拍马屁的儿子,忍不住笑道:“怎么,听这意思,她还看不上你?你小子真是没用啊。”
“我……”赵衻还真有些无言以对。
好在,赵盼儿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启禀官家,是民女配不上殿下。”
赵恒一脸和善的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转而对刘婉道:“人也见了,回宫吧。”
“难得出宫一趟,官家不再逛一逛?”
“被这小子给气着了,没兴致了。”
听到这话,刘婉不可避免的教训了儿子几句,然后便跟着赵恒一起回了宫。
赵衻也没有久留,和赵盼儿低声贴耳说了几句悄悄话,便匆匆追了上去。
今日赵恒提起封禅一事,并没有反对他之后提出的五年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他准备趁热打铁,再给赵恒画点大饼,让赵恒转变为主战派。
即便不能转变为主战派,至少也不能让赵恒拖后腿。
对于赵衻的离去,赵盼儿是求之不得。
因为她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赵衻,今日赵恒和刘婉的突然袭击,给她的冲击实在太大了,她也需要时间来梳理下她跟赵衻的感情。
一路来到厨房,赵盼儿张嘴就是:“三娘,你说我该怎么办?”
看赵盼儿一脸慌乱的模样,孙三娘赶忙放下手中活计:“怎么了?什么怎么办?”
赵盼儿没说话,只是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感动的。
直到今日跟刘婉聊过,她才知道,除了她们所知的那些帮助外,赵衻暗中还为她做了许多事。
比如:翻查她爹的旧案。
再比如:暗中派人保护她,求官家和皇后娘娘同意她们的婚事等等。
虽然皇后娘娘没有明说,但赵盼儿不用想也知道,赵衻为了让官家和皇后同意他们俩的事情,一定受了不少委屈。
赵盼儿感动的说不出话,就一个劲儿的哭,可把孙三娘给急死了。
“盼儿,是不是那两个人欺负你了,我去找他们算账。”
见孙三娘提着菜刀就要走,把赵盼儿吓了一跳,赶忙拉住她:“不是,你别冲动,刚刚方才那两位是官家和娘娘。”
“啊?!”
孙三娘惊讶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随即颤颤惊惊地说道:“官……官家和娘娘?他……他们们怎么来了?”
“说是来见见我,官家和娘娘都是很好的人。”赵盼儿拉着孙三娘的手没松开,反而顺势将扑进了孙三娘的怀里,语气中充满了感动:“三娘,你知道吗,娘娘今日跟我聊了很多,我才知道殿下暗中为我做了很多事。”
孙三娘一怔,神情有些不自然。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合适,可她真有种感觉,赵盼儿是在跟她炫耀。
孙三娘微微推开赵盼儿,一脸认真的看着她,问道:“那你想怎么办?”
“我不知道,我现在心好乱。”
孙三娘沉默了片刻,继续问道:“官家和娘娘是什么态度?”
“娘娘不喜欢我,她很直接说不希望我嫁给殿下,但我若真要嫁,她也不会反对。”赵盼儿说着,简单回忆了下之前在雅间中的事情,有些不确定道:“官家并未说什么,看起来似乎不怎么介意我的身份,听娘娘说,好像是殿下和官家做了什么交易。”
赵盼儿顿了一下,哽咽道:“殿下他很好,可他越好,我越觉得自己配不上他。”
“这……要不你再好好想想吧,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去研究下果子。”
孙三娘倒是想让赵盼儿答应,但她也知道赵盼儿和赵衻之间的差距,更知道不受婆婆待见的儿媳妇,成婚后的日子会有多难熬。
寻常人家都不容易,更遑论规矩森严的皇家。
赵盼儿其实也知道孙三娘不可能给她建议,她只是想找个人宣泄一下感情,现在感情得到了宣泄,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就那么安安静静的呆坐在那里,直到茶坊打烊才回过神来,然后跟着孙三娘和宋引章回了家。
翌日,朝阳初升。
赵盼儿早早就起来了,昨夜她并没有睡好,一直想着她和赵衻之间的事情。
只是想了整整一夜,她依旧没能下定决心,只好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有空闲去想。
这就导致孙三娘和招来的伙计小翠,被她指挥的团团转,宋引章也被她指使着去了外面,给帮衬过她们的人送果子。
双喜楼中,一派团锦簇的祥和景象,一众歌伎正艳羡的围观着宋引章送来的精美果饼,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怎么半遮面家的果子每天还会换色。
张好好坐在榻上抚弄着指甲,尽管心里受用极了,却一脸淡然地说道:“那是自然,难道你们每天跟客人唱同一支曲?吃吧吃吧,别不好意思。”
歌伎们伸出手,各自从盘中拿起一块切成小丁的果子,吃得一脸享受,纷纷吹捧道:“真好吃,好好姐,你怎么跟半遮面的关系那么好啊?我让人连着排了三天,结果一盒都没有买到,你倒好,天天都有人送过来。”
张好好得意的摇着扇子,懒懒地说道:“谁叫我张好好人面广呢,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娘子和掌柜赵娘子,一口一个姐姐地叫我,我也不好意思不收啊。”
一声冷哼响起,张好好回头,只见珠帘外池蟠一脸不快的走了进来。
众歌伎见此,立即相互使了个眼色,作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