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再上武当,救王重楼
翌日一早。
徐凤年才刚刚醒来,就被刘芦苇杆子带来了神霄阁。
两人刚刚走进庭院,徐凤年就看见了趴在梨树下打盹儿的六足异兽虎夔。
昨日他听李老头说过,这头虎夔的灵性不亚于当年齐玄帧座下黑虎。
事实证明,能人异士果然都有不同凡响之处。
白日飞升的齐玄帧养了一头黑虎。
周真人呢,不仅养了一头虎夔,听姑姑的意思,还有一头麒麟。
说起来,他还没有见过麒麟长什么样呢,也不知道能不能见一见。
正想着,神霄阁中走出来一个小道士和小道姑。
两人身后还跟着两只四足异兽,一看就知道是幼年小虎夔。
“爹(刘叔叔)。”
小雀儿和小山楂同时开口喊了一声,然后才朝徐凤年打了个稽首,异口同声道:“世子殿下。”
三年未见,小山楂和小雀儿除了长高了些,总体上没什么多大的变化。
徐凤年第一次上山,被山中草寇追逐的时候,就对小山楂印象深刻。
之后,他跟老黄住进青羊宫,又经常去找老孟头、刘芦苇杆子他们聊天,更是跟小山楂打成了一片,对小雀儿也不陌生。
“小山楂、小雀儿,好久不见啊。”
小山楂本就性格外向,加上时不时还要出面接待香客,如今是场面话张嘴就来。
“三年不见,世子殿下风采更胜往昔。”
小雀儿则是说道:“世子殿下,师父已在阁中等候,师父说,殿下若是来了,可直入阁中,无须通禀,我们还要去叫师弟师妹上早课,就先告辞了。”
徐凤年点点头,朝神霄阁中走去。
入了阁楼第一层,只见其中陈设简单,除了几排放了些书籍的书架,就只有几张矮桌,上面空空如也。
见一楼无人,徐凤年便顺着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的布置摆设和一楼差不多,且依旧没有人。
于是,徐凤年没有停顿,朝着三楼迈出了脚步。
上了三楼,摆设更加简易,四周空荡荡的,只有一张供桌,桌上放置着一鼎香炉,香烟袅袅。
供桌之后,供奉也不是什么道家神像,而是一副字。
一个龙飞凤舞的“道”字。
在供桌之前,则放置着一个蒲团。
徐凤年往四周一瞅,简单明了的三楼,一眼就能尽收眼底。
四下无人,也没有再往上的楼梯,难道小雀儿是在逗我玩?
就在徐凤年疑惑之际,一道清朗的声音响了起来。
“徐凤年,你在瞅什么呢?”
伴随着话音响起,周承安的身形缓缓而现,盘坐于蒲团之上,面带笑意的看着徐凤年。
“承安?!”
徐凤年惊呆了。
一方面是周承安突然从无到有出现在他面前,属实有些令人吃惊。
另一方面,则是他完全没想到,青城山的掌教真人就是自己的好兄弟周承安。
“你是青城山掌教?!”
看着徐凤年一脸吃惊的样子,周承安有些无语:“没必要这么惊讶吧,按理说你也不笨,就没想到我就是青城山掌教?”
“不能说想到,只能说想到过。”
对于周承安是青城山掌教一事,徐凤年其实有过猜测。
只是一想到第一次山上,那位周真人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再一想他初次见到周承安的情形,便又觉得两人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那看来你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聪明。”
周承安笑了笑,抬手一拂,一个蒲团便出现在了徐凤年面前。
徐凤年调整了一下情绪,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聪不聪明先不说,你应该知道我来找你是因为什么吧?”
周承安点点头:“听赵姨说了,你是为了老黄找我要《宝剑篇》的后半首。”
“原来是叫《宝剑篇》吗,还以为就叫云中剑歌呢。”
徐凤年自语了一句,紧接着问道:“能行吗?”
既然知道周真人就是周承安,他就没想过周承安不会给后面半篇,只想知道后半篇能不能救老黄。
“你想用后半篇救老黄?”
徐凤年点点头,叹道:“你应该也知道,老黄在武帝城下,使出了剑十云中歌,但还是被王仙芝打成了活死人。
据拂水房传回来的消息,老黄在昏迷的时候说过,若是能看完你所写的全篇云中剑歌,说不定他能悟出剑十一。
我不知道后半篇对现在的老黄有没有用,我知道他跟我走了六千里,但凡有一点希望,我都得试一试,只是没想到周真人就是你。”
周承安摇了摇头:“宝剑篇后半首救不了老黄,你也说他现在是活死人,清醒的时候能够看到藏在字中的剑意,但现在昏迷不醒,可看不到。”
“真就没有办法了吗?”徐凤年颓然道。
“我说没有办法了吗?”
此话一出,徐凤年又瞬间精神起来。
“什么办法?”
“我没有查探过老黄伤势,但以他的修为,都被王仙芝打成了活死人,显然是神魂受了伤,要想让老黄醒过来,就得从神魂方面下手,我回来后想了许久,结合在听潮亭所看阴阳学与我自身所修功法,写了一篇法决,让人在他天天耳边念叨念叨,应该能唤醒他。”
说着,周承安从袖袍中掏出了一卷经帛递给了徐凤年。
徐凤年低头一看:“纯阳炼神经。”
“活死人,活死人,虽然身体无法动弹,但神魂总归还是在的,只要老黄神魂尚存,这纯阳炼神经就一定有效果,至于他什么时候能醒。”
周承安顿了一下,叹道:“那就得看他的神魂受损有多严重了,”
“能救就行。”
徐凤年大喜,将经帛紧紧的攥在手中,然后站起身,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跟周承安行了个大礼:“承安,谢谢你!”
“客气什么,且不说你我的关系,就我跟老黄的交情,我也会救他。”周承安摆摆手,笑道:“说起来,你就不好奇,我为何一直没将后半篇写给老黄吗?”
“这有什么好奇的,你当时身受重伤,显然是没能力写嘛。”
周承安:“……”
还别说,真让徐凤年给猜对了。
一开始以云气作剑,写出半首《宝剑篇》,是为了青城山。
青城山想要发展起来,除了要靠自身实力,还要靠周边势力的支持。
他一个人,天下之大,自然什么地方都能去。
但想要发展一个道统,不能单单只凭他一个人。
青城山若想发展壮大,绕不开徐骁身后的北凉三十万铁骑。
这也是一开始,周承安就不反对赵玉台留在青羊宫的原因。
之后无论是指点赵玉台,还是指点老黄,其实都是在给青城山的未来发展铺路。
再后来,倒是跟老黄有了交情,但奈何他当时却没能力写。
准确说,不是没能写,而是写出来的后半首没办法让老黄更进一步。
看到周承安哑然,再加上老黄有救,放松下来的徐凤年又恢复从前贱样。
“看来我说对了,是吧,是吧?”
“滚!”
“你气急败坏了。”
轰!
徐凤年被一掌拍飞了出去。
然后,徐凤年在楼下跳着脚叫嚷道:“周承安,你不讲武德,又搞偷袭这一套,有本事咱们正大光明打一场。”
“你确定要跟我光明正大打一场?”
随着话音落下,周承安已无声无息的现身庭院之中,手里还拎着那把绣冬。
徐凤年一惊,瞬间露出讨好的笑容。
“说笑呢,你这人就是不经逗。”
说着,他眼珠子一转,笑道:“对了,承安,你见过李淳罡那老头了吧?那死老头每次对我都没一个好脸,一会儿你给弟弟涨涨气势,咱们兄弟俩去会会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