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华夏人们还有一习惯,总是要囤些物资以备不时之需,而西方人在这方面很多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將明天和后天的也赊来一起喝了。
冯去疾嘆道:“以此推演,確能影响一国兴衰,我等必须牢记,不可犯此过错。”
李斯等人纷纷点头,但始皇、蒙恬、蒙毅知道这不是推演,肯定是后世有国家因此而真的衰落了。
从李念过往讲说过的话中推断,应是那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感嘆完,冯去疾看向李念,又道:“然今时天下莫不如此以为,金银铜既为钱幣,亦为財富,因此囤而积之,尚书要以何法改之?”
李念道:“李某並不打算改变这种想法,只要陛下和诸位能认清其中区別即可。”
“因为这种想法利於大秦,尤其是对大秦外的诸国,不仅不能让想通其中的区別,还要加深。”
眾人转念便想明白了李念话中之意。
让匈奴人、百越人知道那么清楚干什么,就是让他们不清楚,才好让他们將手中掌握的真正资產转化为大秦钱幣,从而受大秦控制。
他们要是懂了,不愿將粮食、土地、矿藏等真正的財富转为大秦钱幣,要死死控制在手里,那对大秦才麻烦。
就像毛熊的那些富豪,將手里掌握的资產转化为刀乐儿,放到西方国家储存,然后被以鹰酱为首的一票西方国家冻结,完了犊子。
当然,那些富豪也是没太多选择,总不可能把通过各种手段捞来的財富存国內吧?国內说不定比国外更危险。
王綰这时又发声,他指出了几个关键性问题:“但想做到尚书所言之事,还须得解决如下事宜:”
“其一、必须能铸造適量钱幣於民间流通,因为人们会將钱幣囤积起来。”
“一般民眾还好,可那些商贾,会囤积很多钱幣。”
这话让眾人点头,有些商贾恨不得將赚得之钱全藏进家里,烂了朽了也不拿出。
这会导致很多后果,其中比较显著的一个是:明明朝廷铸造了足够的钱幣,可民间就是没钱流通,发生钱荒。
大秦现在的钱幣是用铜所铸,而大秦的铜却没那么富裕,这帮人將钱幣给囤起来,还真不好解决。
王綰指出了第二点:“其二、如何让诸国愿意將钱幣存放到大秦来?尚书所言之法若得实现,確实利我大秦,但诸国凭何要將钱幣放於大秦?”
“若此事宜不得解决,尚书之法不说不能成,即使能成,影响恐將不及尚书所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