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向回紇借兵”这,李念道:“李俶向回紇借兵,並非没有条件,其等向回紇人给出的条件是:在收復长安后,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紇,允许回紇人剽掠三日。”
王翦嘆道:“真是耻辱,倘若大唐太宗復生,怕是会一掌拍死这帮不肖子孙!”
大唐果真是没落了,竟为借四千兵马,答应异族劫掠自家百姓,但李念讲这,不是讲大唐没不没落,而是讲这些公卿贵胄根本没將百姓当自己人,在其等眼里,不过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是一群被割了以后又能长出的代价。
“但回紇人並没能剽掠长安,因为当时还有洛阳未收復,李俶在回紇太子叶护的马前道:『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则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不可復取矣,愿至东京乃如约。』”
蒙恬摇头道:“一群无耻之徒,其等真是大唐太宗子孙?难道东京洛阳的百姓就不是大唐子民?要让那回紇剽掠?”
李念道:“在李俶这些人眼里,百姓哪算得上人,不过是能一直长出的代价罢了。只要能完成他们的大业,些许牺牲又有何妨?反正被用来牺牲的又不会是他们,只有刀砍到他们自己身上,才会痛。所以,儘管我並不喜欢黄巢,但我很喜欢黄巢给这些人带来的痛苦!”
这番话后,无其他人说话,唯有李念的声音在继续:“李俶、郭子仪所集之兵行至长安城南香积寺附近时,与安守忠、李归仁所率十万叛军相遇。”
“双方皆为精锐,廝杀极其惨烈,激战数个时辰,唐军斩首叛军六万余人,俘两万余人,而唐军也伤亡七万余人。此战过后,长安被唐军夺回,关中京畿要地的叛军主力被灭,这一战被称为华夏歷史上冷兵器大战的巔峰之一!”
儘管李念说的平静,但从李念讲出的伤亡人数中,始皇几人都能感受到这一战的血腥残酷,十万叛军,跟对手打得阵亡六万才败,这是何等的坚韧?
难怪李念说叛军是大唐的精锐,若非精锐,岂能支撑到死伤高达六成才败!
“后来有许多人认为香积寺一战是精锐的唐军內斗,將大唐的精兵悍將几乎打没,让唐军再难恢復到鼎盛之时。”
李念继续道:“香积寺一战,叛军大败,也宣告了安史之乱的最终结果,此乱必会被唐军平定。只是这需要时间!安禄山虽在此时已死,可安庆绪还在,史思明仍存。安史之乱持续了將近八年,直到唐肃宗李亨离世,唐代宗李豫即位后第二年才最终被平定。”
李念又补了一句:“李豫便是李俶,在乾元元年四月,被李亨立为皇太子时,改名『李豫』,据说是因李亨册封李豫为太子时,想到李豫出生时『豫州献嘉禾』,认为此乃祥瑞,便將李俶改名。”
“说来,玄宗和李亨这对父子还是同一年去世,只不过玄宗活了七十八岁,李亨仅五十有二。两人死时,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定。”
“玄宗死后,諡號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號玄宗,李亨諡號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號肃宗。”
“回观玄宗一生,其在开元年间,绝对称得上极其有为,大唐在其治理下到达了最盛之时,对外威名远播,大唐百姓富足,贸易发达,城市繁华,各国之人皆往长安,那时的大唐便是世界中心。”
“玄宗在开元年间的功业也於青史留名,被称为『开元盛世』,与其曾祖太宗的『贞观之治』齐名。诗圣杜甫的幼年和青年时正好处在开元盛世之时,他见证了大唐由盛转衰。”
讲到此处,李念念起了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紈鲁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在那个繁荣的时代,大唐也涌现了许多文人墨客,华夏的诗仙诗圣诗佛皆生活在这一时代,若没有安史之乱,对很多人来说,那將是一个极好的时代,生於盛世,死於盛世,了无所憾!”
光是听这些称號便知没一个简单,仙佛神圣,证明人们已认为其等的诗不该是凡人所作。
“诗仙李白,有人评价他为『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臣以为此不假。仙者,飘逸如云,游乐人间,李白的诗也如其人,恣意洒脱,豪气纵横,即使相隔以岁月,也能感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髮,朝如青丝暮成雪……』”
儘管这时代的诗和大唐的诗不一样,可是不是首好事,始皇等还是能鑑別得出来,只是这两句诗似乎不怎么豪迈洒脱,反而有种人生一去不回,岁月流失不再的忧愁。
但李念念出的下一句立刻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復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几句诗一改前两句中的情绪,始皇等人仿佛看到一名已经醉了,步伐都有些散乱,但仍手执酒杯的诗人隔著时空邀他们对饮:来来来,今日与诸位一醉方休,杯莫停!
李念道:“『钟鼓饌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復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听李念念诵完整首《將进酒》,始皇等人或在心中復吟,或在嘴边轻诵那几句最让他们触动的诗。
始皇评价道:“听此一诗,这李白的確是个洒脱豪迈之人,也唯有盛世之朝方能诞生如此诗仙!”
王綰道:“听其诗,此人之性不仅恣意洒脱,更狂妄不羈,对自己相当自信。”
可不是,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復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都能看出这位诗仙的狂放。
李念笑道:“陛下和王相所言甚对,李白这人相当大胆,传闻玄宗曾欣赏其诗才,让其作诗。”
“李白在长生殿中喝得酩酊大醉,竟让杨贵妃为之研墨,高力士为之脱靴,才挥毫写下《清平调》传颂至后世。『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