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考虑到现在德国国内球迷的反对声音那么大,怎么同意?
谁敢同意?
“我待会儿就打电话,让同事们赶紧研究一下你们提交的文件。”格林德尔点头答应。
劳巴尔也是这么答应的。
可杨诚着急啊。
不急不行。
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现在是10月中旬,杨诚还是希望能够赶在16年2月1日之前完成。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但中间还有一个圣诞节。
这就很麻烦了。
一旦赶不到在2月1日之前完成,万一法兰克福真的降级,那就亏大发了。
“不用找了,理由都是现成的,法兰克福的参赛资格几年前就已经移交到法兰克福股份公司手中,而中方公司现在收购的就是法兰克福股份公司的所有股份。”
“100%控股,中方公司可以通过法兰克福股份公司行使所有权力,这已经在事实上违反了50+1政策!”
劳巴尔、鲁梅尼格和格林德尔都是面面相觑。
见过这样的人和事吗?
这世界实在是太荒诞了!
竟然连反对的理由都帮忙找好了,简直离谱嘛!
“行,你赶紧让他们提交,我这边就去打电话。”劳巴尔一阵好笑。
反正我不管了,公事公办,肯定没错。
格林德尔也是这个态度。
杨诚倒是看向了鲁梅尼格,“你上次不是打算站出来支持我的吗?”
“我说过吗?”鲁梅尼格忘了。
“你没说过吗?”杨诚笑哈哈地反问。
鲁梅尼格顿时知道,这小子在开玩笑。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起诉呗。”
“然后呢?”
“如果德国国内行不通,那我就去卢森堡的欧洲法院起诉。”
要是欧盟那边还不行,那就是真没办法了。
类似这样的案件,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
起码需要几个月时间。
难怪杨诚着急了。
……
随着法兰克福这边通过了收购计划,立马开始向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提交各种材料,这也立马引起了德国国内媒体的强烈关注。
舆论越闹越凶。
尤其是德国球迷。
先是有法兰克福反对收购的球迷,到俱乐部办公室和法兰克福市政府外去抗议。
接着是其他城市的球迷抗议这桩收购。
理由很简单,这笔交易违反了50+1政策。
根据50+1政策,中国财团收购法兰克福有限公司的100%股份,其实并不受影响。
但问题就在于,法兰克福股份公司持有法兰克福俱乐部的德国职业联赛的参赛资格。
有了参赛资格,就有了表决权。
但是,按照50+1政策,投资者最多只能拿到49%的表决权。
所以,除非中国财团把参赛资格转交回到俱乐部会员大会的手中,否则就是违规!
因为在德国,足球俱乐部的所有权是属于球迷会员的!
有且仅有3支球队是例外。
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都是长期经营俱乐部,从一开始就例外。
霍芬海姆是长期投资超过20年,所以被破例。
可就算是如此,霍芬海姆的投资者霍普持有俱乐部96%的股份,实际也只有49%的表决权。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对外的一种说法。
莱比锡红牛?
不,莱比锡红牛不是例外。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他们依旧还是严格遵守50+1政策。
这次,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的反应速度很快,积极回应了媒体和球迷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马上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两大德国足球管理机构都无一例外地对外表示,中国财团收购法兰克福一事,违反了德国足球的50+1政策,将不被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允许。
如果双方依旧坚持要完成这场交易,法兰克福俱乐部将被剥夺德国职业联赛的参赛资格。
新闻一公开,立马就在德国国内得到了巨大的支持。
大部分德甲球迷都积极反对外资收购。
哪怕是中国财团给出的承诺都非常吸引人,但依旧不允许!
因为这些承诺是给了法兰克福,而不是给整个德国的球迷。
而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的表态,也在法兰克福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那些已经支持收购的球迷倍感失望,而原本坚决反对收购的球迷都非常激动。
法兰克福主席彼得·费舍尔更是在法兰克福汇报采访中表示,“这是足球的胜利!”
“一场伟大的,捍卫传统的胜利!”
只要收购没完成,他就还是法兰克福的主席。
可就在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阻止这场收购的第二天,中国财团在德国的代表律师出现在德国西南的卡尔斯鲁厄。
律师代表中国财团,正式向德国联邦法院起诉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
起诉的理由是,这两大机构的法规违反了欧盟和德国的反垄断法。
“它限制了参与足球俱乐部的市场准入,垄断者滥用权力,导致德国市场上的投资者别无选择!”
“参加德甲联赛的唯一途径就是,我们必须要服从这些规则,这是对垄断权力的滥用!”
中国财团的代表律师表示,这一条法规根本经不起司法和反垄断法的审查,因为它在不成比例地限制了体育公司股权市场的竞争。
德国联盟法院对外宣布,受理这桩起诉案。
这立马在整个德国都再一次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中国财团是一口气直接就把德国足协和德国足球职业联盟两大机构,同时给告上了法院。
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执委会发言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50+1政策是德国足球的基本组成部分。
dfl将积极配合联邦法院的调查,但政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职业足球联盟,我们必须要确保联盟法律在社会上扎根,确保竞技体育,尤其是拿到参赛许可证的球队,跟德国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对于50+1政策的法理问题,dfl代表律师指出,dfl并没有违反反垄断法。
“足球协会在其体育组织自主权的框架里面,从根本上独立于国家,有权通过自己的法规来维持基层体育和可控资本体系的存在。”
“这在体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价值体现!”
德国球迷联盟则是坚决反对投资者进入,并表示他们正在积极组织更多的抗议活动,希望能够产生更加重大的社会影响。
“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始终如一地执行50+1政策,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50+1政策!”
不仅如此,德国球迷联盟还要求dfl和德国足协必须要立即出面表态。
“如果法兰克福不愿意遵守50+1政策,他们可以滚出职业联赛,我们不欢迎这样的俱乐部存在于我们的联赛体系当中!”
还有不少理智的球迷认为,既然事涉反垄断,那德国联邦卡特尔局应该出面,审核50+1政策,如果确实违反了反垄断法,那就赶紧想办法去弥补,尽快堵上这个漏洞。
中国财团的律师显然也是早有准备。
在下一次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直接拿出了证据。
在德国足协dfb章程的第16c条,以及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章程第8条都有规定。
只有各自俱乐部持有大部分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司,才被允许参与联赛的比赛业务。
但有例外。
dfl章程第8条第3款中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持续20年投资和推广俱乐部足球运动的商业企业,自行控制联赛参与者。
沃尔夫斯堡、勒沃库森和霍芬海姆,这三支球队,都是通过第8条第3款,来规避50+1政策,也就是所有球迷所熟悉的特例。
按照欧盟和德国的反垄断法,如果德国的50+1政策如dfb和dfl所说,是出于值得鼓励的社会和道德原因,从反垄断法的豁免中受益。
那么,它就必须是以统一的、一致的、非歧视性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会员。
问题就来了。
如果你dfb和dfl坚持认为,50+1政策适用于反垄断法中的豁免条例。
那么,沃尔夫斯堡、勒沃库森和霍芬海姆是怎么拿到特例的?
反过来,如果你认为,狼堡、药厂和霍村拿到特例是合理的,那你就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
你选吧!
两个只能选一个,你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这几乎可以说,就是一枚王炸!
当律师扔下去时,除了球迷还在慷慨激昂的抗议、游行和发泄之外,从dfb到dfl全都鸦雀无声。
德国媒体采访了很多精通体育法的律师、法院的法官,咨询他们对中国财团代表律师的观点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没办法!
绝杀!
但仅仅只是这样?
不!
很多球迷其实都有一个误解。
以为50+1政策是基尔希集团破产之后,德甲球队出现巨大的破产危机时诞生的。
实际上不是。
它诞生于1998年。
基尔希集团是破产在2001年。
所有人都知道,98年的德甲是处在最鼎盛时期。
当时整个德国足球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俱乐部股份制改革,多特蒙德等俱乐部上市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你要上市,要引进投资者,那就肯定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于是,这才有了50+1政策。
但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是非常特殊的球队。
他们几乎可以叫做厂队。
这在当时属于特事特办的权衡之策。
后来的霍芬海姆也是如此。
毕竟投资了这么多年,把一支乡村球队带到了德甲,这还不够吗?
但问题是,这确实是违反了反垄断法,限制住了准入的门槛。
说句不好听的,德国球迷有什么资格去骂莱比锡红牛?
人家限制了会员的门槛,跟你德国足协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门槛,不是一模一样吗?
总部位于柏林的德国联邦卡特尔局很快就对外发表声明,应德国联邦法院的要求,他们将对50+1政策进行审查。
这消息立马就引起了无数人的警觉。
甚至就连很多球迷都纷纷意识到,真的是出问题了。
柏林体育和知识产权法的专家法比安·莱茵霍尔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种种情况来看,dfb和dfl违反反垄断法基本成立!”
慕尼黑反垄断法的专家奥尔斯在接受采访时更是透露,如果50+1政策被认定,确实违反了德国和欧盟的反垄断法,那么dfl里面的36支球队,都有义务向他们各自的投资者支付一笔赔偿金,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具体金额多少,就看法院最后怎么判!
舆论一下子就反转了。
虽然球迷联盟还在不停地喊着,“足球属于球迷”的口号,但他们已经很清楚了。
这是一次非常致命的危机!
中国投资者是有备而来。
人家就是摸准了50+1政策在法律层面上的漏洞,直接一击命中七寸。
……
11月20日下午。
法兰克福,德国职业联盟总部。
足协主席格林德尔、副主席兼职业联盟主席劳巴尔等德国足坛要员,还有德甲和德乙36家俱乐部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坐在了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
讨论的却是一件让他们所有人都感到郁闷的事情。
“我们跟联邦卡特尔局的代表组进行了会谈,已经得到了非常明确的信息。”
“结果对我们非常不利!”
格林德尔略带沉痛地宣布了这一结果。
与会的所有人都反应得比较平静。
包括36家俱乐部的代表。
因为在过去的这一个多月里,他们已经接受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对这一个结果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尤其是前不久,欧洲法院也出面了。
只有本身没有造成特别危害的体育协会的规则,才能被考虑反垄断法的豁免。
而说人话就是,你德国的50+1政策本身就对投资者进行了限制和约束,同时又没能做到一致性对待。
虽然早已知道结果,可当它到来的时候,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郁闷。
“那现在怎么办?”有比较心急的俱乐部代表提问道。
格林德尔叹了一口气,“我们已经跟卡特尔局商量好了,他们会推迟对外公布结果,我们必须要尽快抓住这段时间拿出整改的方案。”
“怎么改?”
“沃尔夫斯堡、勒沃库森和霍芬海姆必须要再在俱乐部上面设立一个委员会,套一层壳,具体如何操作,我们会委派专业的律师团队进行指导。”
“我们跟卡特尔局沟通过,他们认为可行。”
“但这个解决方案只能用一次。”
沃尔夫斯堡、勒沃库森和霍芬海姆的代表都纷纷表态,支持整改,全力配合。
“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不管是联邦法院,还是卡特尔局都建议我们尽快结束这场官司,最好是采取庭外和解的方式。”
36家俱乐部的代表都面面相觑。
庭外和解?
那就是要跟中国财团商量和谈判。
“联邦法院那边也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一旦卡特尔局出具报告,就算他们有心帮助我们,我们也很难获胜。”
“就算是在国内获胜,对方一旦起诉到欧洲法院,我们也是必败无疑。”
“到那个时候……”
格林德尔目光扫过了在场的36家俱乐部的代表。
他发现,法兰克福的代表竟然不是主席彼得·费舍尔,而是奥利弗·弗兰肯巴赫。
很明显,法兰克福内部已经提前完成了权力交接。
杨诚可真够狡诈的!
就算他的这场收购被德国联邦法院给判输了,他们要去欧盟那边起诉,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但现在,他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进这桩收购,提前行使自己的权力了。
“如果联邦法院或欧洲法院判我们输,那么,在座的36家俱乐部,还有我们德国职业俱乐部,都必须要支付一笔赔偿金给我们的投资股东。”
这话一说出来,会议室里顿时就炸锅了。
之前的种种判罚,那都是大局。
尤其是对于中下游和德乙的俱乐部来说,他们更多是在捍卫50+1政策。
但现在呢?
如果输了,他们每一家俱乐部都要赔钱。
这是在割他们的肉,切肤之痛啊!
但这又是必然的。
之前很多律师都已经提出过警告了。
除非股东们主动放弃。
但想一想,这笔钱估计不会太少,股东们会傻到不要?
扪心自问,他们的股东有没有这么慷慨?
“现在的情况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要么就是打官司,跟对方死磕到底。”
“要么,就是我们出面,跟对方进行谈判,尽量庭外和解。”
“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我尊重大家的决定!”
格林德尔说完之后,自己都差点没忍住露出笑意了。
很多人都觉得,德国足协主席很有权力。
殊不知,他平日里也没少受这些俱乐部的鸟气。
他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解气?
要不怎么说,杨诚确实有本事呢?
请的都是一些大律师,就连这么冷门的法律漏洞都能被他们给挖出来,不佩服是真的不行!
幸好,自己跟杨诚是站在一块的朋友。
36家俱乐部闹哄哄的,吵成了一团。
很明显,所有人的意见都不一致。
有人支持死磕到底,不怕他。
但也有人认为,应该抓紧时间,庭外和解。
等到卡特尔局公开审查报告,那对他们只会更加不利。
甚至还有人当场质问奥利弗·弗兰肯巴赫,法兰克福到底是不是德国的俱乐部?
为什么帮着中国人欺负自家人?
弗兰肯巴赫也是一脸的无辜:我就是个搞经营的。
这种事情,我不造啊!
不过,再怎么争吵,最后都是要给出一个答案的。
时间可不等人。
最终,在进行投票的时候,36家俱乐部里面,有31家俱乐部支持庭外和解。
2家反对,3家弃权。
不过,随后又根据庭外和解的条件,各方又吵成了一团。
很明显,想要说服中方投资者撤诉,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他们对法兰克福的收购。
只要同意他们收购,那事情就解决了。
但这对于36家俱乐部来说,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一个决定。
哪怕格林德尔一再重申,这是一次特例。
就跟霍芬海姆一样。
之后,dfb和dfl将配合卡特尔局,对50+1政策进行法律层面上的完善,实现跟反垄断法的兼容。
但所有人都还是难以接受。
之前,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是特例。
后来霍芬海姆又是特例。
现在,外资都要成为特例了。
那以后,50+1政策不是更进一步的名存实亡?
但格林德尔也没办法了。
不开这个特例,那怎么说服中国财团撤诉?
拿什么筹码去跟对方进行谈判,进而庭外和解?
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因为对方比他们更有钱!
拿什么去谈?
最后,格林德尔和劳巴尔出面,还是老规矩,投票决定。
给了所有人充分的考虑时间,最后才进行投票。
结果就是,36家俱乐部里面,有24家支持,但一再强调,仅此一次!
12家反对。
这次竟然没有弃权的。
格林德尔接受了这个投票结果,表示将在近期组建一个团队,跟中国投资者进行谈判。
但在开完会后,走出会议室,他偷偷给杨诚发去了一条短信。
搞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