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洞天福地
饭很快煮好了,水汽顶得盖子噗噗直响。孔幼心把盖子揭开,一股怪味儿冒了出来,三个人几乎同时在心里唉了一声。
孔幼心和周襄在心里唉是因为,这饭的味道实在不好。猪油是他们来的时候带的,肉干也是。他们当初在讨论带什么吃食的时候其实考虑的是真的很周全的——教外遭灾已经很久了,即便猪油是遭灾的前一天炼的,之后经历了夏末、秋初,也应该因为保存不善而稍微有一点哈喇味了。
其实连“哈喇味儿”这个词都是临走之前召集了许多人一起问、才终于发现有人知道该怎么说的。对于孔幼心和周襄而言,这种味道是这辈子第一次闻——他们在船上的时候就把罐子也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凉、凉了晒,这么折腾了十几天,发现有点哈喇得过了头。
于是现在煮在饭里,味道就很坏。
肉干也是一样。也不能太新鲜,也应该有一点怪味儿,于是也稍微弄得有一点过了头。
现在这三样东西混在一起,味道实在叫人太难受了,叫孔幼心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吃腻味了的虾仁,还叫周襄想起了碧血丹。
而他们两个还必须得吃,还必须得吃得津津有味、全都吃干净。
李无相叹气的原因跟他们差不多。他从前还是人皮子的时候对味道不怎么敏感,现在不是人皮子了,变成双层皮子包骨头了,吃东西就能尝出味道来了。
所以现在他也得吃,也得吃得津津有味、也得都吃干净。
他自己从包裹里取了个木碗,孔幼心从包裹里取了两个瓷碗。三人高高兴兴地分了餐,一个比一个吃得香,吃完之后都既像如释重负、又像心满意足似地发出一声长叹。
“托前辈的福,我是很久没得这么饱了。孔师妹的手艺也真好,平淡里面有真味啊!哎,我来我来,师妹就别忙了,我带去海边洗洗。”李无相从孔幼心的手里夺过两个瓷碗。
孔幼心想要再稍微争一争,周襄说:“以后还要在一起走,不要客气了,就给李道友吧。”
孔幼心今天在船上站了一上午,之后又在沙滩上走了一下午,现在累得要死,还真不想争了。就只笑着说:“那多谢师兄了。”
于是李无相带着三个碗、从林中走出、穿过沙滩,走到海边去了。
孔幼心和周襄立即眯起眼睛看——见他先在沙滩上用细砂把三个碗里的油脂都刷掉,然后再走到海边用海水去涮。涮着涮着似乎发现了贝或者螺,就弯腰在海里捡东西,边捡边走得远了。
周襄立即收回目光,看看李无相留在地上的包裹,又向孔幼心使了个眼色。
孔幼心赶紧猫腰走到包裹边,先记好了包裹是怎么系的,然后轻轻地解开了。包裹里还真是个木箱子,是用粗糙的木板歪歪扭扭地钉起来的,缝隙很大。除了这个箱子之外就几件换洗的衣服、五瓶大小各异的丹药、几块用来调颜料画符的矿石、木枝子、铜把手、瘪了的金酒壶、驴蹄子、浸了血又干了的皱巴巴的符纸、还有一柄缺了刃的匕首。
孔幼心看得直叹气,心想这些野人的日子过得也太苦了,之前为什么不来教区呢?
这时候周襄也猫腰走了过来,手指一搓,指尖生出一点光华,要借着这亮光透过木箱的缝隙往里面看。
缝隙很大,能塞进去一根手指。可里面黑的奇怪,周襄把指头都塞进去了,也还是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片,仿佛里面装的就是黑暗,还是无边无际的那种黑暗。
他想要再伸手进去摸摸,孔幼心低声说:“师父,他要回来了。”
周襄赶紧回到树下坐好、孔幼心把包裹系好,见李无相手里捧着三个碗,正从沙滩上往回走。
“师父,你觉得他有没有……”
“有没有觉得咱们不对劲?”
“嗯。”
周襄倚着树笑笑:“你觉得咱们刚才哪里不对劲吗?”
“倒是没有……”
“那就没什么不对劲。安心吧。”
李无相捧着三个碗走了回来,里面都盛了海水,还有一些蛤。他高高兴兴地把碗放下:“我刚捡的,咱们在碗里养一晚上吐吐沙子,明天赶路之前吃。这东西烤着吃就行了,很好吃。”
周襄笑:“道友有心了。”
李无相重新回到火堆边坐下,三人又闲聊几句——李无相主说,周襄和孔幼心主记。等谈性消了,周襄说:“时候不早,明天还要赶路,早点歇息吧。”
孔幼心早等着这句话,立即发挥这十几天所学——她之前做火塘的时候就地上挖了浅坑。现在先用土把火给灭了,把火边的石头移开,又在上面垫一层土。如此底下的地面还是暖和的,要过上两三个时辰才会冷。
然后从包裹里取出两卷垫子。那垫子是布里、皮面的,她把两个垫子摸黑铺在温暖的地上,又取出两床薄被搁在上面。周襄在黑暗中听她做这一切,寻到时机问李无相:“道友不歇吗?”
李无相说:“我靠着树睡就好了,唉,我的铺盖之前都丢了。”
哪个正经的散修出门会在包裹里带被子和褥子?
周襄笑了一下:“我还以为你包裹里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