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的引擎平稳启动,隔绝了外界的冷风,车厢里居然还有暖气。
老陶搓了搓手,凑近方言压低声音:
“到底啥急症?你在飞机上急着让备药,我跟广正还以为是多棘手的情况。”
方言指尖搭在老干部手腕上,一边把脉一边说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还合并着肺源性心脏病,山西治了小半个月没稳住,本来是要去天坛医院做肺大疱切除术。”
“肺大疱切除术?”陶广正接话,作为当过院长的人,他对这类西医手术并不陌生。
他说道:
“这老爷子看着年纪不小了,手术风险可不低。”
“可不是嘛。”方言点头,收回手,“脉相虚浮,肺脾肾三脏都亏得厉害,痰湿瘀堵在气道,手术切了肺大疱,也补不上元气,后续还是容易反复。”
老陶皱了皱眉:“那你打算怎么治?纯中医调理?”
“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方言解释道,“飞机上已经用针灸稳住了他的气息,刚才喝的汤药是温肺化饮、平喘止咳的,先把急症压下去。等回了协和,结合脉相调方子,侧重补元益气、软坚散结,慢慢把他的脏腑功能调顺。”
陶广正听得连连点头。
看了一眼喝了药过后的老干部,说到:
“这老爷子现在呼吸比刚下飞机时稳多了。”
一旁的老干部闭着眼,听到陶广正的话他睁开眼,然后说道:
“我也感觉好不少了,比飞机上好。”
方言笑了笑,看了看一旁陪着他随行人员。
这里面有一位就是当时说中医见效慢的。
被方言看了一眼,虽然啥也没说,但是他脸上一下就露出了尴尬的表情来。
特别是王风这家伙也在盯着他,似笑非笑的样子,像是在取笑他。
方言倒是没嘲讽他的打算,对着老爷子说道:
“您这问题,虽然确实挺危急的,但是中医一样又解决办法,大家所谓的中医见效慢,那都是没有辨证准确的,如果准确的话,身体立马就会出现好的反应。”
这时候老陶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也说道:
“没错,只要辨证准确了,至少能够让您马上脱离危险情况才对。”
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
“我感觉到了,身体好多了。”
接着救护车平稳地行驶在京城的夜色里,路边的路灯昏黄,大街上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只有在路过机关单位的时候,还能看到一些站岗的。
路上的时候,老陶已经开始询问起方言这趟山西行的情况了。
方言也对着他说了下基层见到的情况。
这时候在一旁听着的干部才明白过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去山西干啥的。
人家是去视察卫生部的试点项目。
身边那三个跟班,还是上头领导给他配的警卫员。
这待遇就不是一般人有的。
可见他在京城里,恐怕不是一般的受人看重。
这些人也是人精了,通过这么点信息的就能察觉到方言的不一般的分量。为一旁干部悄悄拉了拉身边那位曾质疑中医的同事,递了个眼神,意思再明显不过,找机会道个歉。
如果这位真是京城神医,那认识的领导肯定不会少,到时候今天晚上的事儿传出去了……
那确实得道歉!
那位曾质疑中医的干部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方大夫,之前是我见识浅,不该随便说中医的不是,您别往心里去。”
方言本来还在和老陶说事儿呢,听到这话也是一怔,笑了笑说道:
“没事,我知道你是担心老领导,今天过后你就了解中医了。”
对方连忙点头说道:
“是是是,不仅能慢调理,急救也不含糊。”
王风在一旁咧嘴笑了,对着一旁邓财和李冲挑了挑眉。
虽然是保镖,但说白了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胜负欲还是挺强的。
等到凌晨出头的样子,救护车驶入了协和医院大门。
来到住院部门口,这会儿早已有人等候,值班的医护人员推着平车快步迎了上来。
方言指挥着众人小心翼翼地将老干部转移到平车上,一路护送到提前安排好的特需病房。
方言也跟着一块儿上去了。
病房内,方言取出脉枕垫在老干部腕下,再次给他诊断脉象。
这会儿喝了药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应该也有变化了。
过了一会儿,他对陶广正等人道:
“脉象虚浮略缓,痰瘀未净但气机已通。当务之急是巩固疗效了”
他接着安排说道:
“马上做解表化痰,延续机场服的宣白承气汤,强化宣肺平喘之力,然后在肺腧、定喘二穴贴敷化痰膏,持续刺激穴位。”
“然后明天看情况,如果恢复的好,就开始固本培元,以玉屏风散合生脉饮为基础,加紫河车粉补元气,红景天强心肺。”
“每天早上安排老范和青山行温针灸,在足三里健脾胃,关元穴补肾纳气。”
“最后在软坚消癥,浙贝母、夏枯草各15克研粉冲服,佐三七粉活血,每周两次刺络拔罐,在背部膀胱经放瘀血,配雷火灸温通经络。”
方言定下方案后,说道:
“首剂汤药马上端来温服,早上我再根据情况调整方剂。”
护士当即答应,马上就跑去楼下的中药房拿药去了。
方言接着对老干部身边的人招呼:
“你们去护士站填一下老爷子的住院资料。”
几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刚才进到这边病房,就被这里的豪华震惊了,还以为走错地方了。
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沙发,各种杂志,简直离谱。
等到方言叫他们,才反应过来,这才立马派了个人去填资料去。
很快,药就又端过来了。
跟随而来的,还有和天坛医院打招呼,跟在后面的那位为首的干部。
那干部一进病房,就被里面的设施惊得愣了愣,1978年的医院里,能有电视机、电冰箱的病房,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然后快步走到方言身边,语气里满是感激:“方大夫,不好意思啊,之前确实不知道您在京城这么厉害……我都听天坛医院的医生说了。”
刚才他在后面和人家说手术取消了,天坛医院那边的人还有些生气,然后他只好把在飞机上的事儿说了一遍,自己老领导非要信中医,他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还把方言的名头搬了出来。
结果本来还挺生气的天坛医院的人,听到方言的名字后,当即就消气了。
还说他们运气好,方言这边的号可不是谁都能挂的上的。
他也有些纳闷,还以为对方在阴阳怪气。
然后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确实在京城医学界相当的出名。
就前段时间才搞定了狂犬病的事儿。
而且最近还传他已经被国外的人提名诺贝尔奖了,全国今年就两个提名的。
其中一个就是这位。
这下给干部也镇住了,他发现自己想象力还是太弱了点,方言好像比他想的还要厉害的多。
于是忙不迭的跑了回来,赶紧就先给方言道了歉。
方言摆摆手说道:
“没事儿,都过去了,现在就好好给老同志治病吧。”
为首的干部点点头,看着老爷子又把一碗药给喝了下去。
然后他凑上去对着老爷子问道:
“您现在感觉身体情况怎么样?”
老干部靠在床头,喝完药后缓了缓,气息比之前匀畅了不少,他抬手摆了摆,声音虽仍带着几分沙哑,却比在飞机上有力多了:“好多了……胸口不那么堵得慌了,刚才喝药的时候,都没像之前那样喘。”
他转头看向方言,眼里满是赞许:
“小方同志,你这药是真管用,比在山西输了半个月的液都见效快。”
为首的干部听着,心里彻底踏实了。
“那就好,那就好!”他连连点头,对着方言愈发恭敬,“方大夫,以后老领导的身体就全拜托您了,有任何需要我们做的,您尽管吩咐。”
方言说道:
“你们好好遵守医嘱就行了。”
忙活到现在,方言也有些累了,这会儿等到老爷子喝完了药,登记好了住院资料,他叮嘱两句后,就准备回家了。
结果想到自己回来都还没给家里打招呼呢,这会儿大半夜的回去,还得把一家人都弄醒,加上还有李冲邓财他们还没安顿,方言干脆就招呼着老干部一起的人,带着他们一块儿去了这边协和的招待所。
先安排大家睡一觉,明天早上他再回去。
协和的招待所就在医院后门不远,深夜里格外安静。
方言带着王风、邓财、李冲,还有四位没值守的随行干部,踩着路灯的光晕往那边走。
“方主任,您这儿的招待所居然也这么讲究。”一位干部看着干净整洁的房间,还有里面不输病房的陈列,忍不住感慨。
方言笑了笑应付两句,然后就招呼李冲他们去休息了。
方言还是和李冲一间。
另外一间给了王风和邓财。
这趟路程上虽然没有遇到香江那样的危险,但是他们这帮人还是把方言保护的很好,明天他们要走的时候,方言还打算给他们送点东西。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折腾了大半夜,现在他们也确实累了,简单洗漱后就各自躺下休息。
等到再次醒过来,方言就听到了廖主任的声音。
ps:6000字更新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