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骚操作都为从国际市场“取钱”,谢威终究对房地产下手了
“如果让国外间谍知道星空投资公司是校企办下属单位,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
谢威叹了口气。
“能怎么样?”
“你会被暗杀,公司股权因为被离岸公司交叉控股,不是操作的人员都不知道哪些离岸公司有股权……连我都不知道……”
“什么?”
王征根本就不信,突然爆发了起来,指着谢威大声嚷道:“你不知道?你搞出来的,你居然告诉我你不知道,谢威,你是不是跟谢柔一样,在你们眼中其他人都是傻子?”
“没有!没有!”
啥时候的回旋镖,怎么就落到了自己身上?
谢柔那孩子现在没说别人是傻子了吧?也没再说自己不让她跟傻子玩儿吧?
“这么说吧,学校虽然目前不再隶属部队,搞的很多项目都是武器装备,尤其是出口到中东的单兵重火力跟远火……”
谢威开始耐心地给王征解释起来。
除了学校以后肯定会上美帝的实体清单,被美帝制裁没法说,连后续的投资方向他也没法解释,但是他还是尽量告诉了王征为什么明面上他必须得脱离跟学校的关系。
“不是怕我在外面把持不住,迷失在腐朽的资本主义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而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
王征看着谢威,喃喃地问道。
“有时候,你还真得‘牺牲’一下,如果表现得太抗拒,别人一看就有问题。征哥,这事情我真不是坑你。目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从香江那边找的,我不信任……不管你在那边如何,只要你自己心中记得自己是学校的人就够了……”
谢威这也是在提点王征。
到了香江,成为顶级投资顾问,每天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跟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本身就是问题。
“这……”
王征沉默了。
他突然觉得,如果真的如此,对大会非常不公平。
“逢场作戏嘛。”
对于这事,谢威也不好多说,“其实,除了逢场作戏外,守住自己的原则也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得看你自己如何协调……还有,大去那边其实有个最大的好处,给你立人设……”
这一次,谢威没有丝毫保守,把他了解的那些富人立人设的各种操作都给详细地说了出来。
王征认真地听着。
现在王征已经清楚了谢威为什么非得让他到香江。
星空投资必须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把利润输送给学校,又要保持没有关系的状态,他跟谢威将来见面的时间就会更少。
谢威职务会越来越高,受到的关注也会增加;星空投资现在在香江声名鹊起,无数富人想要投钱到星空投资,受到的关注本身就多。
两人接触一旦泄露,对学校跟星空投资都不是好事。
“你的意思是后面需要有选择地接受一些富人的理财业务?把星空投资转成私募?”
王征皱起了眉头,严肃地看着谢威,“我们只经过了这一轮国际石油期货投资,观望的人很多,而且那些身价高的富豪都没有找过,找我们的都是那些黑涩会……”
“黑涩会怎么了?只要他们给的是干净的钱,直接从银行转账的,就可以接受……另外,你得注意,不能帮他们把那些见不得人的钱变得光明正大。”
香江回归,要等到97年。
这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治安没有那么好,很多社团的钱来路都不正,那些见不得人的钱要光明正大地用,就需要有人给他们洗干净。
谢威可不希望星空投资最后变成那些混蛋的工具。
要不然,他也不会给王征安排那么上过战场,刚从部队退役下来的侦察兵。
“不能接受现金,而且得有正规手续……收费这块高一些,直接收取其他私募的2倍!不愿意的就拉倒……”
“……”
王征此刻已经无力反驳谢威了。
专业上的事,按照谢威的要求操作就好。
“下一步准备进入日本跟美国的股市,主要是蓝筹股……多了不说,每年10%的保底收益还是有的,这里有一批公司名单……”
“你这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我回了?”
王征已经无力生气了。
谢威没有回答,而是变得严肃起来,“征哥,学校未来要在科技领域上快速发展并取得成果,光靠校企办下属的企业以及学校成果转化产品投入市场太慢了,根本跟不上!”
看着谢威脸上的沉默,王征瞬间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
谢威都把话说到这样的程度了。
“征哥,拜托了!”
见王征沉默地掏出了烟,也没给自己发,谢威从兜里掏出当初从李瑞手里坑来的zippo打火机,“啪”地一声打燃,给王征点上了烟。
这次,王征坦然地接受了。
“我要你手中的打火机。”
王征深吸了一口烟,让辛辣的烟雾进入肺部,闭着眼睛好一阵,才喷出那团烟雾,接连深吸了好几口,把只燃了一半的香烟丢到地方踩灭,开口对谢威说道。
没有任何犹豫,谢威把手中的打火机递给了王征。
在另一边。
侯国勇跟黄智杰几人正坐在餐桌边,满满一桌丰盛的粤菜,谁都没动筷子——谢威跟王征都没来。
“谢主任说了让大家不用等他们,他有很多事需要向王经理交代。”
袁振越对着几人说道。
谢威跟王征今中午肯定不会来了,他匆匆赶过来是谢威的吩咐。
“袁主任,能说说校企办究竟准备干什么吗?”
即使谢威说了,黄智杰还是想要弄清楚,目前的计划调整对他们未来发展确实有利,却没有任何征兆。
“之前校企办扩张太快,成立了很多研发项目,成果却不多,转化成市场所需的产品又需要不短的时间,同时对资金要求也高……所以,年终会议上,校企办决定调整发展战略……”
袁振越半真半假地说出了可以让人信服的理由。
实际上主要调整是在军用技术上,这没法跟几人说。
“谢主任提出建立合资工厂的事情,怎么操作?”
侯国勇问袁振越。
袁振越是哈工大在珠三角办事处的负责人,要对接校企办跟合作单位,即使后面哈工业务由何洋来负责,这边的事情依然得袁振越负责。
“按照谢主任的意思,德盛出资5亿港币,校企办以香精、活化剂的配方等技术入股,占21%股份,浪奇以厂房、设备等入股,占30%,德盛49%,为了弥补学校的损失,德盛补偿校企办个2.5亿港币,浪奇补偿1800万人民币……”
双方很认真地听着袁振越的介绍。
这是谢威的意思,基本上也就是最终的方案。
德盛自然不反对,浪奇根本就反对不了。
“没得商量的余地吗?”
赵良玉皱起了眉头。
“赵经理,新的合资工厂是需要重新拿地建设的,设备需要重新采购……如果不是谢主任考虑到我们跟浪奇合作很不错,浪奇有什么资产可以占到投资5亿港币的公司30%的股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