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开机
新技术就会带来新风险,想在《比利·林恩》上复刻《少年派》的成功看来是不可能了。
《比利·林恩》国内首日开出2400万,远低于上映一周的《奇异博士》的3750万。
首批观众的反馈也表明,市场暂时不接受120帧。
“太真实,真实得让人想吐。”
“画面很亮,不像在看电影。”
“像在看真人秀。”
既然《比利·林恩》映前大肆宣传120帧,那观众的评价自然也会集中在120帧上。
周一,秋天影业旗下动画电影公司杏仁影视官微宣布,今年大热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将由杏仁影视和华夏电影联合引进——批片也得找中影或者华夏要名额——目前已过审下证,定档12月2日。
这条消息只在二次元圈引起了些许惊动,主流观众甚至不知道新海诚是谁。
批片因其特殊的引进机制,很多大公司不愿做,大公司更倾向于自主制片或投资海外分账大片,这样更加自主可控且利润丰厚,秋天影业现在也放弃了批片业务。
按说杏仁影视背靠大树,不会做批片这种小生意,但杏仁创立两年,只有两部作品,《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两部电影票房确实都不错,但口碑一好一坏,并没有彻底打响杏仁动画的招牌。
杏仁需要片子打响招牌,盯上日本动画批片也不足为奇。
该说不说,现在批片是真的不便宜。《你的名字。》这种动画片,东宝居然开价2700万,最后杏仁影视磨到了1900万成交。
杏仁影视想让华夏给《你的名字。》也弄个保底发行,不多,3亿就行,但被华夏拒绝。
给一部早在国内流出盗版的日本动画电影保底3亿?疯了?
华夏根本不看好《你的名字。》,就想赚个发行代理费,杏仁引进的,风险你自己担着吧。
《你的名字。》都不能算一颗小石子,没激起什么浪。
本周,大家都去看《我不是潘金莲》去了。
今年11月堪称史上最拥挤,比往年贺岁档还精彩,可以说是一周一大片。
《我不是潘金莲》在万众期待中上映,上映当天,冯晓刚就是发功了。
在微博发了一篇名为《潘金莲致王建林先生的一封信》的文章,文章以潘金莲的口吻先是夸了万答集团布局全球产业链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再夸大老王“买下好莱坞也指日可待”。
然后开始阴阳怪气万答院线“封杀”《我不是潘金莲》,不给排片,并将原因归结于华艺挖走了万答的“小墙皮”,即叶凝。
“从您的大格局大视野出发,10.9%的排片,反应贵集团10.9%的胸怀,这种小胸怀,反映了小格局,而这种小格局,是不能成就王主席宏伟蓝图的。”
千字长文,通篇就是四个字——阴阳怪气!
老王是不会回应的,但小王会。
小王下午也同样发文,说冯晓刚这么说话阴阳怪气“听着恶心”,并责怪冯晓刚发文是在煽动网络群众和舆论。
最后变相承认万答打压华艺电影:“咱就事论事,只准华艺挖我们有竞业协议在身的高管,不准我们有任何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