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申诉带来的有关对错和垄断的讨论,并没有维持多久。
《我不是潘金莲》上映至今票房接近3亿,其实对冯晓刚这块金字招牌来说,这个成绩不算好。
此前冯晓刚和万答斗嘴,被认为是冯晓刚和华艺对赌,业绩紧张,才会兵行险着。
但随着《我不是潘金莲》票房走高,华艺董秘在接受财经媒体采访时透露,冯晓刚承诺的2016年度业绩已经完成了,所以并不存在网友猜测的是因为对赌业绩压力大。
对赌这玩意儿今年特别引人关注,华艺和冯晓刚对赌,和张国利对赌,从而引发了业界对华艺不务正业的猜测。
这么热衷于对赌,会被投资人认为不专心主业创新,以金融手段获得利润,华艺影视主业利润下滑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种猜想。
所以,华艺董秘这两年特别忙,忙着平复市场情绪。
特别是今年华艺又斥7.56亿巨资收购李辰、陈鹤、郑凯、杨影等人的合伙公司70%股权,这公司净资产不过1000万,溢价百倍。
对赌协议是,本年度税后净利润不低于9000万,而在接下来的四个年度,明星股东承诺每个年度的业绩目标为在上一个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基础上增长15%,且协议期间明星股东不会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不会成为广电行业管理部门“封杀”对象。
后面一条补充的特别有意思。
但百倍溢价还是引起了有关利益输送的猜测。
华艺可以说是一裤兜的烂事,掩盖这些矛盾和烂事需要巨大的票房成功,如果华艺今年能连续弄出几部大爆款,10亿20亿地往上翻,保准没人说华艺对赌和利益输送。
可偏偏华艺今年缺的就是这种项目。
眼看着《潘金莲》的保底就要失败了,雪上加霜的是《神奇动物在哪里》和《海洋奇缘》两部大片上映。
不过不要紧,反正华艺已经到手2亿了,保底失败也是耀莱该死。
“好,很好。”李秋棠的声音从那台傻大黑粗的监视器后传来,演员们听了一喜,终于过了。
“我们保一条。”
演员们的脸又垮了。
“导演,有人找。”
李秋棠不耐烦地放下对讲,道:“不是说不让探班吗,怎么又放人进来。”
“不是探班。”助理道,“郭凡和宫格尔来了,说是《木兰》有点事要找你说。”
《木兰》一般的事张钊和陈芷熙就解决了,放不到李秋棠这里来,郭凡带着好基友一起来,应该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李秋棠便宣布剧组休息几分钟,自己暂时离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