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暗流涌动
朱元璋给马太公追封徐王,这事情特別有意思。
歷史上有徐国,应该是夏朝到东周的诸侯国,有些名声不显。
而徐王这个王爵歷史上首次出现是李渊改封第十一子宋王李元嘉为徐王,隨后宋朝出了四个徐王。
明朝这一朝歷史上有两个徐王,一个是朱元璋追封的马太公。
还有一个就是朱允炆登基后封他的小弟朱允熙为徐王,好在朱允炆还不敢废了马太公的王爵。
也別说徐王不够显赫,这显然是亲王级別。
朱元璋给自己亲哥追封的是南昌王、肝眙王和临淮王,给堂哥追封的是蒙城王,这都是郡王级別。
在马寻没有回来之前,朱元璋一直都是想要从马家的外家武家要一个孩子去继承马家的香火。
这可不是隨便说说的,而是真准备做,只是马秀英一直都不答应。
毕竟武家不算特別亲近,因为马秀英的生母姓郑,武家都绕了一大圈了。
对於马太公的王爵,也有不少人吐槽。
理论上来说,王爵封號都有对应的地方、城镇。虽说宿州境內曾经有宿国、萧国、徐国等诸侯小国,但是太久远了。
徐州,就算是以汉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也確实包含宿州一带,但是封王不能这么算啊。
正经的“徐王』,那是在徐州一带,可是那边又是朱元璋的祖籍地。
徐州,那可是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的说法。
给马太公追封为宿王或者萧王,看似都合理一些。
偏偏马寻又回来了,还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封王肯定是不可能封王的,除非他嗝屁之后,朱標和朱雄英能给他追封。
男人在一边聊著正事,马秀英则带著弟妹、儿媳在带著孩子,气氛本来就和谐,更何况还有马祖佑和朱雄英这两个活宝呢。
事情有很多需要安排的,牛痘研製出来了,后续的事情可不少。
这可不只是单纯的接种推广,也包括一系列的资源筹措,以及有功之人的封赏等等,这都是大事。
新一天到来之后,上完朝的朱元璋將几个重臣叫到了武英殿,“看看,传阅一下。”
朱標將马寻的信交给李善长,“徐国公於圣诞之时接种牛痘,天之祸將於本朝被治住!”
虽然眾人还没有看信,不过还是齐刷刷的跪下,“大明千秋万世、国泰民安,疾病绝跡,天下太平。”'
朱元璋压抑不住的笑意,“这可是大事,礼部尚书万万不可疏忽了。”
刘绍先立刻上前,“臣遵旨。”
礼部尚书这个职位在洪武朝也是高危职业,这可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春官』、大宗伯』,执掌国家礼仪、祭祀、宴享、贡举等事务。
在这个王朝初立、需要恢復一系列汉家礼仪的时候,礼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礼部下辖的詹事府直接负责东宫的事宜,虽然现在的右詹事是宋国公冯胜,可是好歹给礼部留了最后点顏面。
不过对於刘绍先来说,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那个很多人称之为仁孝、敦厚的国舅。
陶凯、杨训文、牛谅、吕本等等,这些礼部尚书都是因为和马寻关係不好,要么被杀要么被贬,或者是被疏离。
哪怕有些事情看似不是马寻直接做的,可是因果关係实在太大,六部之中似乎也就是礼部和他恩怨最多。
李善长看完信,脸上满是激动,“上位,天这样的瘟病都可预防,徐国公功在千秋吶!”
胡惟庸匆匆看了信,也拍马屁说道,“陛下乾坤统、圣德昭彰!”
这就是拍马屁了,牛痘是马寻带人研製出来的,但是功劳要算在朱元璋將天下统一,也是因为皇帝的德行光辉灿烂、为世人所敬仰。
所以才会有牛痘,这就是皇帝英明领导的成果!
其他人自然也是赶紧歌功颂德,虽然胡惟庸的吹捧肉麻了一点,但是大家似乎也都没意见。
双稻穗就是祥瑞的年代、白化的动物更是稀罕,牛痘这样的神物要是算不上祥瑞,那就说不过去了。
站在一边的朱標开口了,“徐国公精於医道,也言明牛痘只可预防天,让人不再得天、而非治癒。我知晓京城有些传言,各衙门也当尽心竭力,避免以讹传讹、混淆视听。”
李善长赶紧带头表態,“殿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力辅助徐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