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不能识明主,犹如高祖尔!
未及,帐口便出现一披甲按剑之人,身形魁梧,高有八尺有余,容貌方正,神情肃然,眉目有剽悍之气。如有胆怯之人望之,怎敢与之对视?
“末將张文远,奉命拜见君侯!”
说著,张辽便要下跪行礼。
“甲冑在身,行以军礼便好!”
张虞少有起身,伸手去搀扶张辽,说道:“寢水前营严整,敌不敢犯之,实为文远之功。”
大军有五、六万之眾,不可能所有兵將都集中於一处,故张辽虽说在张虞手下效力,但却是负责前军兵马,率军驻扎於寢水西岸,以防备袁军渡河。
“微弱之功,辽不敢领功!”
张辽行以军礼,问道:“君侯召辽归大帐,可是为幽州之围?”
见张辽主动提及,张虞笑道:“文远有何想法?”
张辽沉声说道:“乌桓、公孙二贼,虽號有十万之眾,然多老弱之徒,能战者仅两、三万人,最多莫过四万人。今如有一军能至蓟县,表里呼应之下,未必不能解蓟县之围。及蓟县围解,乌桓见势不妙,多半將会撤军。而乌桓若走,则公孙挥手可破。”
“见幽州而不救,待幽州失守,则君侯將错失一统河北之机。今为兴衰之际,君侯如若是信辽,臣自率本部精锐五千,再另授余部为从,为我军解幽州之难。”
“君愿领兵解围,我安会不准!”
张虞思索片刻,说道:“仅是蓟县离我军遥远,有上千里之遥,行於大道,敌军若是察觉,必会据险而守,则我军將难援幽州。”
“此事易尔!”
张辽不假思索,说道:“太行山势绵延,今黑山诸部已归顺我军,故欲救有幽州,可潜行山道,以免有敌军阻击。”
“况乌桓兵眾善骑,利於野上列阵;我援军兵少,宜需借险而战。今从山道潜行,即便半道遭遇强敌,辽亦能率兵马据险固守,以免被敌军所阻击。凡能至幽州境內,辽则能依势用兵,凭兵马之勇,甲冑之利,趁乌桓不备之时,以解蓟县之围。”
见张辽有理有据,並且抓住关键点,张虞大为惊喜,说道:“文远之言,深得兵法之妙,今救幽州之围,劳卿率兵北上。”
说著,张虞看向侧席的满宠,说道:“伯寧既有胆气破敌,可为文远副將,你二人率兵步骑七千之眾,不日整齐兵粮北上,何如?”
满宠撑膝而起,说道:“君侯授重任於宠,某深以为幸。”
“君侯!”
荀攸提醒说道:“敌军不下数万,七千精锐恐是有所不足,不知君侯能否抽调大同军南下,让阎柔一併听命於张將军。”
“我亦有此念!”
张虞说道:“今阎柔率本部屯於上谷,此行若是北上,阎柔深諳地理,可为兵马嚮导,且可让其提供军粮,以免军粮紧缺。”
“大同军新建,老弱半杂之,若与北上兵马相匯,援军不少万人。凭此万人步骑,不知文远能否为我解蓟县之困?”
“能有阎柔相助,当胜万人兵。其知乌桓习俗,如能挫败乌桓,辽便能令他劝乌桓撤军。”
张辽仅犹豫片刻,便果断说道:“况且兵在精而不在多,袁绍率大军虎视君侯,今君侯需留兵马自用。而今乌桓之眾仅两三万人,辽率万人步骑足以破之。时再率大军南下,以威袁绍治所信都,以便君侯击破袁绍。”
“有胆识!”
张虞笑著拍张辽的肩膀,说道:“我將马超归由文远差遣,其有虎賁之勇,此行北上凶险,將能助卿一臂之力。”
顿了顿,张虞似乎想到什么,饶有兴趣,说道:“若文远能斩蹋顿,我將拜君为县侯,赏千金。”
或许是受歷史影响之故,张虞对张辽此行北上莫名有信心,就是不知张辽能否上演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