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接下来我们的工厂都要採用全自动化和无人化,我们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同样是冠绝全球。”
“是!主人。”
……
就在“天工1型”电池引发的全球热潮尚未平息,大寧资本与天工汽车正享受著无数讚誉与聚光灯的荣光之时,一记来自暗处的冷箭,猝不及防地射来。
这天,苏寧正在办公室审阅杭州超级工厂的加速建设方案,首席法务官陈铭甚至没有敲门,脸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拿著一份刚收到的法院传票和厚厚的起诉书副本。
“苏总,出事了。”陈铭的声音带著一丝压抑的愤怒和难以置信,“我们被『恆能科技』告了!”
苏寧眉头微蹙,接过文件:“恆能科技?”
这个名字让他感到一丝荒谬,正是当初那个“移情別恋”,拒绝大寧资本投资的那家电池厂。
他快速翻阅著起诉书,內容堪称荒唐至极:“恆能科技”声称,天工汽车发布的“天工1型”电池包,抄袭並侵犯了其“秘密研发”多年的“独家电池结构技术与电极材料配方”。
起诉书中罗列了大量晦涩的技术名词和几张模糊不清的所谓“早期设计图纸”,要求法院判决天工汽车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巨额经济损失,並公开道歉。
“荒谬!”连一向沉稳的苏寧都气笑了,將起诉书扔在桌上,“他们那个连能量密度200都突破不了的实验室產物,也配碰瓷我们的『天工1型』?他们甚至拿不出一份像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陈铭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道:“苏总,从法律程序上讲,他们成功了。他们选择在风口浪尖上提起诉讼,无论事实如何,已经成功地將『天工1型』与『抄袭』、『侵权』这些负面词汇关联起来。舆论,已经开始发酵了。”
果然,消息如同病毒般在网络上蔓延开来。
“行业新星反诉资本巨头”、“天工电池技术来源成谜,陷侵权漩涡”等吸引眼球的標题迅速抢占头条。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质疑,一些竞爭对手则趁机推波助澜。
天工汽车內部紧急会议室內,气氛凝重。
市场总监薇薇安首先发言,语气焦急:“苏总,福总,陈总,我们的预售諮询量今天下降了15%,很多合作方都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表示『担忧』。我们必须立刻、强硬地回应!”
公关总监李晗补充道:“另外,恆能科技背后肯定有推手,他们聘请了顶尖的公关团队,正在不断释放混淆视听的『技术对比』和煽动性的言论。我们必须儘快拿出有利证据,否则拖得越久,对品牌伤害越大。”
技术负责人赵总工更是气得脸色通红:“污衊!这是对我们整个技术团队的污衊!他们的所谓『图纸』根本经不起推敲,完全是生搬硬套!”
苏寧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听著眾人的匯报。
他没有其他人脸上的慌乱,眼神反而越发锐利。
“都冷静。”他声音不高,却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对方玩的是典型的『浑水摸鱼』和『碰瓷营销』。他们赌的就是我们无法自证清白,或者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澄清。”
他看向陈铭:“陈律师,法律层面,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陈铭立刻回答:“第一,立即向法院提交强烈抗辩,並提起反诉,控告恆能科技商业誹谤和不正当竞爭,要求他们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损失。第二,申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双方的技术进行司法鑑定。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
苏寧点了点头,又看向技术负责人:“赵总工,我们技术上的『铁证』准备好了吗?”
赵总工立刻挺直腰板:“苏总,放心!从基础材料配方到结构设计,再到封装工艺,我们的研发日誌、实验数据、叠代记录完整无缺,形成了完美的证据链。尤其是核心的电极材料,其微观结构和合成路径,与他们声称的『传统配方』有本质区別,在高端电镜下一目了然!他们这是在自取其辱!”
“很好。”苏寧嘴角露出一丝冷意,“既然他们想玩,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而且要玩得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他迅速下达指令:“薇薇安,立刻起草一份態度强硬的官方声明,明確我们的立场,宣布我们已经提起反诉,並欢迎权威机构进行彻底调查。”
“李晗,启动全面公关反击。不仅要澄清事实,还要深挖恆能科技的技术底细、財务状况,以及……他们背后可能的指使者。把他们碰瓷的动机公之於眾。”
“赵总工,配合法务团队,准备最直观、最有力的技术对比证据,在合適的时候,我们要召开一场技术说明会,当著全世界的面,把他们的脸打肿!”
“陈铭,法律程序上,给我盯死,不仅要贏,还要贏得漂亮,要让他们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是!苏总。”
……
一周后,在天工汽车的新闻发布会厅,一场別开生面的“技术澄清与反诉发布会”召开。
到场的媒体比“天工1型”首次发布时还要多。
一向低调的苏寧自然是不可能出席,哪怕是大寧资本和天工汽车负责人阿福都没有出现,全权由首席技术官赵总工和首席法务官陈铭主持。
发布会上,陈铭首先宣读了正式的反诉状,语气鏗鏘。
隨后,赵总工登台,他没有过多言语攻击,而是直接进入了技术碾压环节。
巨大的屏幕上,並列展示著“天工1型”与恆能科技提供的所谓“早期图纸”的3d模型和关键参数。
“各位请看,这是对方声称我们『抄袭』的核心结构,其散热通道设计存在根本缺陷……”
“这是电极材料的电镜扫描图,左边是我们的『天工』材料,晶体结构均匀致密;右边是他们公开论文中提到的材料,结构鬆散,性能差距巨大……”
一份份盖有公章的研发记录、实验数据、第三方初步鑑定意见被一一展示。
证据链完整、清晰、无可辩驳。
最后,赵总工播放了一段视频,是“天工1型”与恆能科技提供的“样品”在同等极端条件下的测试对比。
结果毫无悬念,“天工1型”安然无恙,而恆能科技的样品在测试中途就冒起了浓烟。
现场一片譁然,所有镜头都记录下了这极具衝击力的一幕。
“事实胜於雄辩。”赵总工面对镜头,沉稳地说道,“创新之路充满挑战,我们尊重每一个认真研发的同行,但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詆毁与恶意竞爭。天工汽车,用技术和事实说话。”
这场闹剧般的诉讼,在天工汽车绝对的技术和法律优势面前,迅速溃败。
法院很快驳回了恆能科技的全部诉讼请求,並支持了天工汽车的部分反诉请求,恆能科技被判赔偿天工汽车名誉及经济损失,並公开道歉。
经此一役,“天工1型”和天工汽车的声誉不仅没有受损,反而因为这场公开的“技术自证”而更加深入人心,其技术领先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隨后,公关部门放出的深度调查报告更是揭开了恆能科技此举的幕后真相……
一家国际知名的传统电池巨头,在察觉到“天工1型”的巨大威胁后,暗中资助並策划了这起诉讼,企图以此拖延天工汽车的扩张步伐。
消息一出,业界震动。
人们不仅惊嘆於天工的技术,更敬畏於其背后深不可测的实力和雷霆万钧的反击手段。
苏寧在办公室里听完最终匯报,只是淡淡地对陈铭说:“记录下来。以后,但凡有谁再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恆能科技和它背后的主子,就是榜样。”
“是!苏总。”
这场风波,如同一块试金石,反而將“天工”这块金字招牌,打磨得更加耀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