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北沿着蒲阴径直抵飞狐县盆地,就再无阻碍了,在飞狐县可以再转入飞狐陉北道,直抵北峪关。
李逸则在这里稍事休整,然后前往飞狐县。
他的两千步兵和冯伯让的一千步兵,三千人留下一千人镇守关城,其余两千去飞狐,与秦武通他们率领的那八千步兵汇合。
“也不知道倒马关那边情况如何,是否一切顺利过关呢?”
“放心吧,就算倒马关遇挫也没关系,我从白壁关杀到飞狐县,背后再杀到倒马关北边,也可以把倒马关攻下,只是多费点时间。”
“那这样一来,瓶形关就不好偷袭了。”
苏定方有点担忧倒马关,李逸倒不担心,虽说倒马关守将是高开道义子,没接受策反,但利用突利手下商队夺取关城,也是有很大成功机率的。
拍了拍胸膛,苏定方率部向北急驰而去。
紫荆岭上,紫沿着山势蜿蜒伸展,是那么的灿烂夺目。
跟冯伯让谈话,得知飞狐县城中并没有多少兵马。
“倒马关、白壁关,各有三千兵防守,高开道可能觉得扼守此两关,便扼住了飞狐陉和蒲阴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飞狐城反倒没多少兵。”
“高开道此前接到颉利金狼令箭,匆匆率两万兵马去攻打李大恩,北燕州和蔚州,都没多少兵了。
都是守在边关一线,内部反而空虚。”
他说的这些消息,倒跟李逸这段时间派人收集到的情报差不多。
高开道败撤山西,丢了檀蓟平三州,损失还是很大的,但也还有三四万人马,可被颉利召去助战,却也拉走了两万精锐。
留下的反倒是老弱,又在内三关部署了一万兵马。
这样蔚州、北燕州诸城,反只是些老弱,而且数量很少。
李逸出兵的时机确实选的好,
高开道还在代北,一时间还没这么快回来,或许他也根本想不到李逸早不出兵晚不出兵,偏偏这个时候出兵了。
他现在就算回来,也来不及了。
不管倒马关情况如何,
反正现在紫荆关被招降,蒲阴陉畅通,可直插飞狐盆地,蔚州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冯伯让投降,拿到了一张五品游击将军的散将军号赤牒,并不满足,他想更进步。
“司空,飞狐县城只有千余老弱之兵,末将愿意为司空拿下飞狐城。”
“怎么拿,诈城吗?”
冯伯让点头,现在白壁关开关投降的事,飞狐县城守军还不知晓,他带上百来人去飞狐城,
随便找个理由,守军也未必就会拦他。
“飞狐城里有些我的熟人,应当能入城。只要一进城,末将凭百人就可夺取城门。”
李逸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值得一试。若是拿下飞狐城,我记你大功一件。”
不成,李逸也没什么损失,但成了,李逸可就赚大了。
冯伯让担了风险,但也能搏取更高收益。
沿着拒马河谷西行,约一百二十里至飞狐县,也就是后世的涞源。
山路不好走,
可这已经是翻越太行山较便捷的通道了,巍巍太行八百里,这般的孔道却只有八条,号称太行八陉。
飞狐县,就连接了两陉,
那座小小的塞外小城,并通五路。
西经代州通太原,北接云州大同,东北经飞狐峪通北燕州、坝上草原。
西南经倒马关沿唐河河谷至定州,东路则经紫荆关至易县,东南路则是经五回山至顺平。
飞狐县,虽小,
所处的盆地也小,但堪称交通枢纽,李逸必须率先拿下此城。
冯伯让带着几名子弟,率领一百精锐亲兵,便急急赶往飞狐县城,李逸率两千人在后。
“这个冯伯让能拿下飞狐吗。”刘黑子问。
李逸走马观,“你看他那么自信,定能拿下。”
沿途的紫荆美不胜收,李逸没想到此次出兵,居然还能赏到如此美景。
一切不出他所料,
冯伯让没让他失望,
他一行人用了两天时间,走完了一百二十里蒲阴陉拒马河谷,来到了涞源盆地的飞狐城。
飞狐县城正闹饥荒,没有什么人,城中千余留守的老弱士兵,甚至也大多出城打猎和挖野菜、捕鱼去了。
他带着一百部下奔至城下,守城当值的军官恰是他熟人,打了个招呼就放他入城,根本就没有拦。
冯伯让也是没客气,跟这位老乡熟人说了归附大唐一事,劝他一起。
“贺拔乡,咱们既是同乡又是亲戚,我这也是拉你一把。”
贺拔通闻言,毫不犹豫的就反正了,“他娘的,早就不想跟高贼干了。”
贺拔通带着冯伯让闯入城中军营,先擒了留守的那员骠骑将军,然后又把衙门里的县令捉了。
没遇到什么抵抗,
这支留守的杂牌老弱部队的军官们,也不是什么嫡系精锐,见状纷纷投降,县中官吏就更不用说了。
士兵们也是痛快的倒戈反正。
城头升起烟火信号,
李逸才刚率军走出山谷。
“飞狐县城拿下了,”刘黑子望着那烟火,高兴的禀报。
李逸看着那几缕烽烟,也是露出了笑容。
比预料中的还要顺利。
刘黑子在旁边拍起了马屁,“阿郎你派那三将去夺三关,结果倒是阿郎亲自出马,先夺了一关一县。
阿郎出马,一个顶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