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的全都丢弃了。
他连自己的部众也顾不上了,
就在几百义子的护卫下,奔路狂奔,向几百里外的代州雁门奔去,那里有颉利可汗,有十几万突厥大军。
唐骑追击三十里,
停止追击。
苏定方刘黑闼几位骑将,在孤山下封锁拦截。
一面滹沱河,一边是山,中间还有一座孤山,孤立在沟谷,几千骑兵往那一堵,
还没来的及逃出去的燕军,
就都被堵在了群山环绕的巨大口袋里。
投降不杀。
后有唐军步兵在追击,前面还有唐骑在拦截,又有轻骑在搜捕驱赶,燕军叛军绝望,
跑不动了,
肚子也饿的吐酸水。
身处绝境的叛军,面对唐军喊出的投降不杀后,不少人都扔下了手中刀枪,选择了投降。
瓶形关口城楼上,
好消息不断传回,
又一名士兵送来捷报,宋义将他拦下。
“司空一夜未眠,这会睡着了,不要打扰。”
他叫来一名牙兵,带着骑士去找马周和刘贤他们。
李逸是天亮后燕军溃败后才睡的。
大局已定。
熬了一夜,实在是困了。
后面那就是垃圾时间了,追击三十里,拦截搜捕、招降缴获,打扫战场。
交给诸将就行了,
不需要他这个总指挥再亲自盯着。
初夏的关城楼上,山风轻拂,李逸睡的很香甜。
一觉睡到午后,
肚子饿了。
“情况如何了?”李逸问。
马周他们已经汇总了战果,笑着跟李逸禀报。
“战果十分丰盛,总共斩首一千五百余级,其中约千级是昨夜叛军攻城时被击杀于城下的。
另外俘虏了有两万人,他们被刘、苏二位骠骑将军堵住,绝大部份都投降了,
只有部份逃脱。”
“缴获了不少马匹、铠甲武器等,还有一批粮草。”
李逸点头,“还不错,高开道抓到没。”
“没有,捡到了他的鎏金铠甲凤翅兜鍪织金披风等,这反贼当是丢盔弃甲而逃了。”
“有点可惜,不过经此一战,他的兵马尽没,手底下估计也就逃出去千八百人的,已经死狗一条了。”
刘世彻过来,
“高开道必然逃往繁畤县城,那里距此一百二十里,是否追击,将他擒俘?”
“没必要。”李逸摆手。
他对宋义道:“弄点吃食来,再煮壶茶。”
李逸吩咐,就以孤山为界,唐军不要越过此线,可以派出一些斥候轻骑,前往繁畤县附近侦察敌人动向。
打扫战场,
登记战果,
记录功勋。
一场大战下来,敌我双方都有许多伤马,宰了炖马肉,分赏将士们加餐。
等到晚上,
诸将陆续都返回到关内瓶形寨堡汇报。
李逸给大家准备了酒水和烤肉,
边吃边谈,气氛轻松愉快。
“这一战,打的非常好,一战尽歼燕贼,大功告成!”
诸将汇报、总结,都说是司空运筹帷幄。
“我们准备充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高开道这次急了,莽了。本来高开道是挺擅长守城和攻城的,他的部队以往就挺擅长打造攻城器械,擅于攻城。
但是这次,他因为家没了,
急欲夺回蔚州北燕州,面对一座小小的屯堡,没有摸清情况,就在没有攻城器械,甚至没有砲车的情况下,强攻硬打城池,
高开道把屯堡守军,当成了地主庄园来抢,还是以往抢掠的那一套打法,还带着流贼的气息,
碰上的却是精锐中的精锐,
崩掉满嘴牙,一点也不稀奇了。
任何时候,轻敌大意,那都得付出代价。
就比如李大恩在朔州,
也是犯了轻敌大错,这才导致了自己全军尽没于新城。虽说独孤晟失期未至也得担很大责任,可他做为一个决策者,也必须得根据战场形势调整计划的。
深入敌境,就那样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然后一直延误战机,那不是送死是什么。
“这些俘虏怎么处置?”
秦武通问出了不少将领们关心的问题,大家对这些燕军很愤怒,他们反复无常,抢掠河北,不少人都不想放过他们。
“蔚州还有许多地没有耕种,把这两万俘虏组织起来屯田,每二百人编为一屯,屯田五千亩。”
两万俘虏,编为一百个屯,屯田五十万亩。
现在的条件,军屯粗耕粗种,亩产可能只有七八斗一亩。
但去除种子等,如果一亩有六斗那都也不错了,毕竟五十亩万也能收三十万石。
这可是蔚州边地,而且还是战区战时,
收获的粮食,可免除转运的巨大成本。
二百人开一屯,耕五千亩,相当于一人才耕二十五亩。
算下来,屯丁自己的口粮一年得七石半,差不多还能剩下个七石半上缴。
那这两万屯丁,一年还能缴余粮十五万石。
依然还是很可观的。
“告诉这些俘虏,在蔚州屯田,等秋收后,他们就可以返回家乡。也可以留在蔚州安家落户,到时每人分他们一百亩田,若家中还有余丁,每丁也给百亩。”
在这里屯田一季,就相当是于为他们叛乱过错,劳动改造了。
刘世彻认为这样的惩罚也太轻了些,“司空,一般军屯,惯例都是每屯丁耕五十亩地,一屯百人,屯田五千亩。”
“蔚州现在条件不足,一人耕五十亩有点多了,耕二十五亩先,以后条件成熟了,可以多屯耕一些。”李逸摆摆手道。
没必要上来就要求那么高,慢慢来。
当然,田屯的少些,那农闲时间,也还可以组织做些其它的,修堡修路伐木开矿运输,都可以利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