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40章 易储 换帅

第540章 易储 换帅

有十年时间,他能为太子把一切路都铺好,把天下各方势扫平,那将来天下,太子无须再马上治。

而二郎领兵打仗是好手,但反而是这几年一直领兵打仗,内政这块反而欠缺经验。

江山马上打,却不能马上治,李渊觉得建成更适合继承他的江山,这江山将来也更需要一个建成这样能偃武修文的皇帝。

杨广喜欢打仗,南征林邑,东讨辽东,连海中的流求国都不放过,往西灭吐谷浑、灭伊吾,北疆的突厥、契丹等他都打过,

可又如何呢?

三征高句丽,亡国了。

二郎喜欢打仗,若他做了皇帝,是否也会去征高句丽?

那个易储的念头,也只是稍一冒头,就被他打消了。

可他今晚却睡不着。

他对突厥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这次突厥能够满足,和亲、纳贡。

朝廷宰相们此前说颉利不可信,要先战再和。

可李大恩全军覆没,颉利来势汹汹,忻代四十一城,百天丢失了三十九城。

太子主张议和,

裴寂也改了口风说要先议和。

封德彝说河北经高开道叛乱,现在饥荒,缺乏军粮供李逸在代北大战。

代北雁门类、楼烦关、石岭关诸要害皆失,忻代只剩下了两座孤城,朝廷要出兵反击,可河东也缺粮。

而且现在没有人有把握,出兵能打赢或击退颉利。

封德彝杨恭仁他们担忧,粮草不足,难以供应大军。而没有足够多的兵力,又没有把握击败代北二十万突厥大军。

要是打败了,那可能太原都要丢。

所以趁着雁门还能坚守,趁着李逸也算是打了几个胜仗,现在跟颉利议和,把郡王女册封为公主和亲突厥,再多赏赐些钱帛,

让他们撤兵,先把眼前危急解决。

虽然这样的议和,大唐既丢面子又丢里子,可起码能有喘息之机,待突厥退兵,重整旗鼓,驻兵屯田,恢复代北防线,储备粮草器械,时机成熟后,再与突厥开战,把失去的里子面子都夺回来便是。

没有人提出让秦王统兵出战,

甚至都没人提出让李逸接替太子挂帅主持战事。

几位宰相都清楚皇帝的心意。

可今天秦王自己说出来了,还说的那么直接。

甚至喊出若是不胜愿自刎以谢罪的话来。

李渊确实有一些心动,

若秦王能胜,也许,可以一试。

毕竟,万一和亲、赏赐,都不能满足颉利,他只是缓兵之计,他要趁机攻下雁门、忻州,那后果可就更麻烦了。

但不到万不得已,李渊又还是不想让秦王统兵。

就是这么的纠结。

至于让李逸挂帅,主持大局,李渊终究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夜风习习。

李渊的身影拉的很长,惨白的夜色下,只有孤影相伴。

孤家寡人。

易储,

换帅,

或许可以再让世民先出镇太原,打完这仗?

又或许不用世民出战,只是让他坐镇太原,就能威慑颉利,迫他和谈退兵?

还是说,让李逸挂个副帅,节度代北诸军,再打几个小胜仗,多压一压颉利?

思绪纷纷,

李渊一时也难以决定,

每一步踏出,可能都会带来无数新的变化,而那些变化,是他不想面临的。

李逸为什么就跟大郎合不来呢,

大唐对李逸也挺看重的啊,可偏偏李逸却跟二郎走那么近。若是李逸能够真心辅佐大郎,那么如今让太子出镇太原,李逸挂个副帅负责指挥,也许局面又不一样了。

睡不着,

心烦乱。

李渊叫内侍给他取来琵琶,

月下弹奏一首凉州曲。

曲含悲凉,音带感伤。

初听典雅大气,悠扬抒情,可实则越听越能感觉到那曲调音律里的悲凉,风沙漫漫,孤雁悲鸣,战马嘶吼。

月满西楼,

满腹忧愁谁人知。

次日,

皇帝顶着两个黑眼圈上朝。

群臣拜礼。

李渊扫过群臣,缓缓开口:“突厥入寇而复请婚求和,和与战孰利?”

太子左庶子兼民部尚书,检校大理寺卿郑善果上前,

“陛下,战则怨深,不如和利。”

中书令封德彝则说:“突厥恃犬羊之众,有轻中国之意,若不战而和,便是示之以弱,以后将复来。

如今刘世让坚守雁门,血战百日,颉利无可奈何且伤亡不小。李逸飞夺蔚州,瓶形关先败高开道,再破思结部,歼敌数万。

忻州刺史李高迁,也击溃围城之敌。

还有延州总管段德操、灵州总管李道宗、幽州长史王君廓等,都先后击败突厥兵马。

臣愚以为,

有此数胜,而后与和,正是恩威兼施也。”

李渊听从他们意见,决定与突厥全面议和,待突厥兵撤过雁门关后,朝廷便将送长平公主至突厥。

“遣秦王出镇原州,”

“武安王李逸为河东道行军元帅长史,兼河北道行军总管,协助太子节度代北诸军,幽定代并隰五总管府,并受节度。”

皇帝最后却口出两道令人意外的旨意。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半岛无冕之王 怪猎:我能听到怪物心声 新概念诡道升仙 斗罗之神火轩辕 长生修仙:我能看穿万物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