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风雪汗庭
大雪中的汗庭,
如一片银白的世界,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壮美而又静谧。
突厥牧民也都在猫冬。
雪下了几天了,积了厚厚的雪,那美丽的雪此时已经变的危险,再这么下着,就要成为让牧民恐惧的白灾。
中原人最惧怕水灾旱灾蝗灾,草原上牧民们则惧怕白灾黑灾和黄灾。
白灾就是雪灾,雪灾在草原上的危害比中原更大,大雪会冻毙牲畜,伤及牧民的根本。
今年南下抢掠两次,不少部落牧民也算是满载而归,
可也有不少牧民战死、被俘,真要细算起来,突厥还吃了亏,尤其是那些被唐军攻击的部落。
上次在太原晋祠被袭击,连金狼大纛都丢失后,颉利没能反击,最后以天寒为由撤兵,让他威望大损。
大帐里,几个火盆燃烧着,让宽敞的大帐里很温暖。
颉利听着他的一众达干们的汇报。
汗庭里没了义成公主那个疯女人,颉利倒是感觉轻松了不少。
可达干们禀报的这一项项事务,又让他觉得烦躁。
颉利可汗好重用胡人,手底下的几十名达干,协助他处理汗庭事务,管理这偌大的突厥汗国,粟特胡、吐谷浑、铁勒等出身的达干们,反比突厥本族人更受他重用。
也不是颉利非要用胡人,不要亲族,实在是突厥汗国本身是个部落联盟,汗国比较松散,哪怕是大汗,也没有如中原皇帝那样大的权力。
各部落各行其事,
颉利自己就是和可敦义成公主弄死兄长处罗可汗上位的,因此对突厥,尤其是王族更为防范。
不仅汗庭官员主要用胡人,就连附离狼骑近卫,甚至都大半是胡人,吐谷浑、粟特、奚、契丹、霫、室韦诸部战士深受他信任。
“你们说说,今年两次南下,为何接连失利,是何原因?”颉利头戴黄金冠,满头披散的小辫上都绑着宝石。
窄袖皮裘腰间系着蹀躞带,却是十三玉环金狼头钩。
康苏蜜等一众胡人达干,纷纷进言,各抒已见。
颉利听了半天,他们的意见大致是三点。其一就是颉利可汗是突厥汗国最高统治者,必须要加强权威,得和中原汉人帝国一样,要中央集权。
不能再现在这般松散。
“今年大汗两次南下,东部的突利小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却不奉大汗金令箭出兵,找理由推脱。
可据臣的所知,突利小可汗之所以不出兵南下,完全是因为他现在跟南边私下贸易,手中握着茶盐布瓷器铁器等诸多贸易,有些买卖还是垄断的,
每年往南边贩卖的牛羊驼马也是众多,
他市易赚的钱太多,根本就不愿意南下抢掠,甚至不想破坏跟南人关系。”
康苏蜜直接攻击突利小可汗。
康苏蜜是粟特胡,他的背后就是突厥汗国内的诸多粟特胡部、胡商,现在突利小可汗跟唐人大肆贸易,甚至垄断了不少汉人紧俏商货在草原的经销,这实在是大大侵犯了粟特商团的利益。
现在抓到机会,自然要攻击突利。
康苏蜜带头提出,要加强中央集权,效仿南边汉人国家,突厥那些小可汗、设,以及诸部的颉利发、俟斤、酋长等,都得要完全服从汗庭。
在各个小可汗、设、颉利发、俟斤们的领地上,要设立吐屯等官员监护、征税。
颉利捏着酒杯,
“继续说,”
“大汗,我们突厥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我们的骑兵。而骑兵强大,靠的优良的战马。
唐人缺马,也就缺少精锐的骑兵。
我们要想压制住唐人,首先就得把优良的马匹控制起来,各部落不得私自与唐人交易马匹,尤其是能做为战马的好马。
其次,骑兵是我汗国根本,因此得由可汗选派将领,统领、指挥。”
原本突厥全民皆兵,打仗的时候,各个部落征召青壮,带着弓刀等参战。
各部的大小首领,就直接是军队的各小军官。
而现在,
康苏蜜等达干,居然提议要军政分开。
各部落的首领,平时各管着自己的部落、牧民,但统兵指挥,得可汗另派将领。
这个将领不一定就是各部的大小头领们。
而更可能是由可汗从汗庭授派的各级将领。
这些将领,只听从可汗和汗庭的命令。
比如东部的突利小可汗,管理着汗国的东部地区,甚至还兼管着奚、契丹、霫几个附庸部族。
现在东部的突厥部落、奚契等附庸,部众兵马都是归突利统领,今年突利就找理由不来参战。
如果统一兵权,
那在东部突利辖境,编制兵马,从汗庭调派将领前往统领,平时也负责监视突利,并征收税收等,闲时还能组织训练军队。到了战时,他们统领兵马,受汗庭统一调派指挥。
这个提议,颉利很喜欢。
“再则我们突厥汗国,得建立起完善的税赋制度,不仅是各部首领得向可汗纳贡,
所有的部落牧民,也都该向可汗交税。”
统一税赋制度,增加汗庭财税收入,
这样才能更好的统治突厥,训练兵马、打造军械。
康苏蜜提出,突厥牧民不仅要纳税赋,还得服劳役,要学习中原汉人国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