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集体企业逐渐改制成为了私营企业,甚至不少国营企业都改变了所有制形势。
“我们会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不搞企业改制,不搞管理层收购,但分配上可以儘可能的提高员工待遇。”
年初五上班之后,方唯在社里召开了联席会议,重申了走集体经济道路的决心。
今年开年,瑶岭农业就给员工普遍上涨了30%的工资,同时也增加了奖金的基数,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但现在有些人开始心思浮动,他必须要强调这些问题。
“我赞同支书的说法,不搞企业改制。”
蔡桐首先表了態,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愿意跟著方支书走到底。
既然大家都认识到了瑶岭农业不可能私有化,那么本次会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方唯隨即宣布散会。
接下来就要开始准备春播了,以后这个问题都不再进行討论。
粤地香山。
在一间破旧的出租屋內,范志鹏拿著一张报纸反覆的看了好几遍。
他逃离家乡之后,便辗转来到了香山,因为国內就两大锁具生產基地,小一些的新林县,大一些的就在香山。
范志鹏凭著多年的管理经验,当上了一家锁具工厂的一线管理人员,比他当初在五金厂的地位可差远了。
没办法,他必须要忍耐,失去了这个机会他就会饿肚子。
其实他並不恨方唯,方唯和蔡桐等人公事公办,最终还是留了一点余地,否则的话他可能早已失去了自由。
但他不服气,一门心思想著能翻身。
“老范,看什么呢这么入迷,吃饭了。”
婆娘喊范志鹏吃饭,他才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现在终於允许私人办企业、开工厂、社立公司,但他的手上根本拿不出来钱。他相信只要重新给自己一个机会,自己一定能重新站起来的。
不过眼下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
“我去上班了,中午你自己做点吃的,不要太节省。”
吃过饭,范志鹏便骑著前段时间买来的二手自行车,直奔厂里。
在距离工厂不远的一条道路上,他可能想事情想的太投入,拐弯的时候没看四周的路况,差点撞上了一辆车。
“你会不会骑车?低著头不看路,出了事故算谁的?”
司机嚇了一跳,跳下车指著范志鹏的鼻子就开喷。
范志鹏知道自己理亏,赶紧道歉说好话,司机才转身上了车,小轿车和自行车各分西东,坐在汽车后排的於浩还在扭头看著范志鹏。
於浩当然认识范志鹏,也知道那档子事,但没想到居然会在香山碰到了对方。
有些事真的是太凑巧了。
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於浩便直接给方唯打了一个电话。
“支书,你猜我刚才看到谁了?”
“看到谁了?不会是看到范志鹏了吧?”
方唯的回答把於浩嚇了一跳,他有点搞不明白,难道对方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我的確看到了范志鹏,你咋知道的?”
“猜的唄,能让你打电话来说的事儿肯定不是小事,范志鹏为了躲债跑路,去香山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你才会遇到对方。”
方唯的逻辑很清晰,范志鹏一把年纪,跑出去做老本行的概率最高。
全国锁具產业最发达的只有两个地方,排除了新林县就只剩下香山。以他对范志鹏了解,对方不会当一辈子的老赖,只有香山有可能让他翻身。
听完方唯的分析,於浩感到很佩服。
“要不要把范志鹏具体在哪家厂子找出来?”
於浩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问方唯需不需要再收拾范志鹏。
“算了,咱们没有义务帮债权人討债。我倒是很好奇,范志鹏还能翻身吗?”
范志鹏已经被公司开除,破坏了对方的“金蝉脱壳”计划,使得对方欠了一屁股的债。
再动用其他手段就没必要了,装作啥都不知道最好。
“明白了!那你忙,回头再联络。”
於浩笑了笑,隨即掛了机。
他和范志鹏没有私人恩怨,既然方唯说算了那就算了。
看样子对方也是在工厂里打工,凭对方挣的那点工资,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把帐还上。
方唯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小,看来范志鹏也是没办法了,才会到香山打工。
他放下电话之后便开始处理公务,很快就把这件事拋到了脑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