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林主动揽下了培育小瓜种子的任务,这一块小蜜瓜被方唯命名为【蜜香002】,等回头有空了可以申报了一下。
方唯点点头,这是小事,他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第二天。
研究所就知道了【蜜香002】定型的事情,作物所的同志尤为积极,直接把后续申报、写论文以及申报奖项的事情都揽了过去。
孙士礼现在盯着新一代小麦的培育,没空管这些小事,是他们几个自觉自愿的。
方唯知道他们想尽快出学术成果,因此也不阻拦,直接让对方负责后续的所有事情。
他不太重视这件事,当时可能就是灵机一动,才会想起来培育新一代的小蜜瓜。要是当时没有行动,估计后面也很难有什么动作。
只不过连他都没有想到,【蜜香002】一经推向市场,就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
后续会有很多单位找上门来求购小蜜瓜的种子,销量居然越来越大,大到谁都不能忽视的程度。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天上午。
方唯坐在办公室里查看报表,看到瑶岭大米的销售情况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他随手抓起话筒,然后给蔡桐拨打了过去。
“蔡总,我问你,咱们的瑶岭大米这一段时间为什么销量下降了这么多?”
方唯刚才看到瑶岭大米的销售出现了问题,销量大幅下滑。
他没有问张楚而是直接问了蔡桐。
“方支书,各地的新米陆续下来之后,有一些品牌大米开始搞促销。对方的促销活动力度很大,咱们一不打广告二不搞活动,销售自然不如人家了。”
蔡桐已经接到了张楚提交的情况说明,然后派人了解了一下,张楚说的都是实情。
这就是依赖口碑效应的短处,效果缓慢,一旦对手采取了各种营销手段,自己这边肯定吃亏。
“行,我知道了。我这就给张楚打电话,要求他务必尽快扭转颓势。人家可以搞活动咱们也可以搞呀,怎么张楚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方唯说完就扔下了听筒。
蔡桐知道支书这是生气了,估计张楚肯定会挨骂。
别看平时的方唯和和气气,遇到谁都笑眯眯的打招呼,但实际上他一旦发火还挺吓人的。
但实际上方唯放下电话,心里的气就消了。
张楚做一做农产品加工还是不错的,公司有专门的销售队伍,正常的销售没问题。但他们的营销手段很单一,毕竟这年月的营销也就那样,没什么太多的样。
方唯决定亲自跑一趟省城,带着张楚他们做一次营销活动。
晚上。
吃的饭时候方唯说自己要去一趟省城,大概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
“三哥,要这么久啊?要不咱们一起去,刚好两个孩子也可以在省城玩玩。”
两个孩子才放假回来,结果方唯就要外出半个月,盘莲有点不开心。
不过她转念一想,自己也可以找借口去省城出差,到时候把两个孩子和阿姐一起带上,一家人不是又可以在一起了?
“行!那就明天一早走。”
方唯也觉得这样安排挺好,当即就点头答应了。
翌日。
方唯和盘莲各开一辆车,带着斌斌、小洁和阿姐直奔省城。
到了省城之后,方唯顾不上休息,直接去找张楚,和对方一起商量了一套营销活动。
实际上就是方唯说张楚听,要是张楚有好办法也不至于让他亲自跑一趟。
营销活动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还是买大米抽奖活动。不过,不是抽现金,而是抽礼品。包括瑶岭辣椒酱系列产品、家用锁具、电风扇等等,特等奖是一台家用空调。
这些产品都是瑶岭农业及其下属公司自己的产品,所谓的价值多少多少都是按照市场零售价定的。
反正中奖概率很大,基本上买上两袋大米至少能抽到一小瓶剁辣椒。
第二天一早,方唯就去了公司,和张楚一起安排活动的具体细节。
然后大家纷纷动了起来,有人去联系广告的事宜,有人去和经销商谈、有人去制作活动所需的横幅贴纸什么的。
周末。
所有的经销商都打出了厂家互动的横幅,各大媒体的广告也及时刊登了出来。
抽奖环节是经过巧妙设计的,表面上看起来中奖率很高,但对于厂家的压力并不大。
活动开始之后,立马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这些人算是【瑶岭大米】的忠实客户,反正要买的,碰上搞活动哪怕是抽到一瓶辣椒酱都是赚的。
围观的群众很快也被调动起来了情绪,瑶岭大米有很系列产品,价格只是比一般的大米稍微贵一点,但还是在大家的承受范围之内。
今天这么奖品,怎么也能抽中点啥吧?
很多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大米抽奖,结果还真有不少人都抽中了。即便是一瓶辣椒酱也不便宜,于是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