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心说,老家伙够鸡贼啊。
不过他压根没打算回答他,你反问,我直接无视。
扭头问梁卫:“梁支队,当时没报警的话,这案子现在还能立案调查吗?这个我经验少,不太懂。”
梁卫说道:“纵火案,如未造成重伤或死亡的,最长追诉期为十年。如果造成了重伤或死亡的,最长追诉期为二十年。所以立案调查没任何问题。”
周奕伸手,十分自然地拿走了陈耕耘手里关于董露医保使用记录的复印件说:“这个董露是八九年十一月住的院,一住住了快三个月。纵火案那个也叫董露,都说已经死了。这两个是不是就是同一个人啊,那完全符合立案调查的程序啊。”
周奕笑着对刘保国说:“刘副校长,这案子咱们一会儿回去就走立案程序,希望贵校到时候能好好配合案件的侦查工作,我们就感激不尽了。等到时候调查结果出来了,我们再请示领导,然后通过正规程序向你们披露。您看可以吗?”
刘保国显然已经气炸了,鼻子里重重地喷出了一口气。
“梁支队,道听途说,毫无根据也能立案吗?”刘副校长眯着眼冷冷地问。
梁卫笑呵呵地说:“刘校长可能对我们公安系统的工作不太了解,立案不等于起诉,如果查下来没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撤销的嘛。”
这句话,算是堵死对方想拉大旗的想法了。
刘保国拿起自己的茶杯站起身,另一只手拍了拍陈耕耘的肩膀,但是没说话,然后自顾自地去倒水了。
这意思似乎是在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周奕有点纳闷,这什么意思?这事儿跟陈耕耘有关?
陈耕耘嘴角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然后叹了口气说:“梁支队,周奕小同志,关于董露这件事其实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存在外面谣传的什么纵火,也不存在有人不幸遇害的情况。因为这件事的根本责任人就是董露她本人。”
说着,陈耕耘从白衬衣的口袋里摸出了两张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后,放在了茶几上。
“这份,是董露承认自己因违规使用电器不慎引发火情的确认书。”
“而这份,是董露自己提交的退学申请。”
梁卫立刻皱起了眉,拿起了这两张纸。
之前周奕从方革新那边确认了两件事,第一,404寝室里的人确实是董露,第二,董露是自己申请退学的。
第一点没什么特别,但是关于第二点,周奕觉得倒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董露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继续读书了,只能选择退学。
方革新算是选了个比较保险的信息向他透露,也符合他精明的风格。
所以陈耕耘如果只拿出退学申请,两人不觉得惊讶。
但居然还有一份董露承认自己违规用电造成火灾的确认书?
这让梁卫和周奕都始料未及。
周奕凑上去看,梁卫看完之后又把这两张纸递给了周奕。
周奕接过来,双眉紧锁地盯着手里的纸,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确认书上,明确写了“因本人违反学校规定,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六号的晚上,在研究生宿舍404室使用大功率取暖电器,不慎引发火情,点燃被褥,导致本人严重烧伤,一切责任均由本人承担,与学校无关”。
大功率取暖电器?点燃被褥?
难道真是意外情况?
可为什么学校找同楼层的同学谈话时,说的是因个人问题自焚导致的?
用电不慎和自焚可完全是两码事啊。
而且这份确认书有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确认书上的内容是打印出来的,只有最后的确认人签名是手写的。
第二,事发是在八九年的十一月十六号,但这份确认书的日期,却是九零年的一月九号,隔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当时董露应该还在医院。
第三,这份确认书上面,还有一条是“学校本着对受伤学生的人文关心,无偿提供五万元整的慰问金”,以及最后的落款处还有宏大的财务公章。
然后那份退学申请,也是打印出来的,字体格式和确认书一模一样,日期倒是二月份,但看得出来日期的墨迹和签名有轻微的出入。
所以综合下来看,这所谓的确认书和退学申请。
恐怕完全就是个交易。
周奕心里摇摇头,不,可能连交易都算不上,而是胁迫!
两份文件是提前打印好的,九零年的时候,想在街面上找一家打印店可不容易,包括现在九七年也是。
打印机都是进口的,很昂贵,一般都是公家才会使用。
就算董露真要写这东西,那也应该是让肖冰手写,怎么可能是打印文件。
而且文件里的措辞,完全倾向学校,又是和学校无关,又是人文关怀无偿提供慰问金。
甚至鸡贼到连火灾两个字都没出现,用了“火情”两个字。
所以明摆着,这就是学校准备好之后,强行逼董露接受的东西。
至于条件,就是那五万块钱的“慰问金”。
九零年五万块钱,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这里面有两个疑点。
第一,如果董露是自焚,学校是不可能平白无故掏这笔钱的,这个数目估计得校长本人签字才行。
所以也就侧面印证了肯定不是自焚。
纵火谋杀?包庇?
这么大的事,学校真的敢这么明目张胆吗?
就算有人想这么做,复杂的校领导层环境也不会允许。
剩下的可能就是,起火原因是校方管理失职导致的,而且追究起来,会对某些人的升迁不利。
所以才要把事情压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周奕看看坐在对面的陈耕耘,和站在书桌旁没有坐回来意思的刘保国,估计跟他们两人其中一个的仕途有关系。
那这事儿就难办了,有了这张责任确认书,除非自己有铁证,否则这件事的性质就只能是意外了,毕竟当事人本人都已经承认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而且就算现在找到董露本人,让她本人来否认,恐怕也不行。
因为现在的董露有精神病,她现在说的话在法律上的效力甚至还不如手里这张纸。
第二,董露为什么会签这张东西?
责任不在她的话,任谁都想要讨一个公道讨一个说法吧?
尤其是她在一年多前,才刚经历了被强奸这种创伤,接二连三的巨大打击之下,人对金钱在心理需求上是会变得很好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金钱的价值是需要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才能体现的。
你给沙漠里快渴死的人一块金子,他不会感激你,只会拿金子砸死你然后抢你的水喝。
所以周奕不认为在那种情况下,董露会去衡量这五万块钱到底值不值得让自己既往不咎。
何况,那个时候董露被烧伤还不足两个月。
周奕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签名,有一些顿挫,但整体还是流畅的。
突然皱着眉问道:“陈院长,这个是董露自己签的吗?”
这时刘保国开口了:“她家属代签的,她当时的情况没法签字按手印。”
周奕心里冷笑,这两人果然是什么都知道。之前还在那儿装傻充愣,这是看糊弄不过去了才把底牌给掏了出来。
“不对吧刘校长,我们查下来这个董露是孤儿啊,没有家属吧。”梁卫说。
刘保国一指陈耕耘说:“老陈,那个是她家属吧,我记得还是我们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助教呢。”
陈耕耘点点头说:“我记得好像是未婚夫吧,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那就是肖冰无疑了。
“不对吧。”周奕眉毛立起来了,“未婚夫就是没结婚,没结婚那签的字可没有法律效力啊。而且代签不应该是签代理人的名字吗?还要有代理证明。”
周奕抖了抖手里的纸说:“两位领导,这东西不具备法律效力啊。”
可是没想到,刘保国和陈耕耘一点也不着急,刘保国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讥讽。
陈耕耘开口道:“怪我,没说清楚。当时董露的手抖得太厉害,所以她的未婚夫协助她,握着她的手签的字。”
这个回答,让周奕哑口无言,因为大概率是真实的情况。
学校肯定知道肖冰旷工了,但应该不知道肖冰是因为宏大案被查而逃跑了,所以这两位领导不太可能在这种有人证的事情上撒谎。
所以就是说,签下这两张纸的时候,肖冰也在场。
那大概率签字的场景是医院病房了。
肖冰能接受这种事情?能咽下这口气?
虽说他不是个孔武有力的男人,但他可不是怂包,他是能在关键时刻不顾安危冲上去抢夺歹徒手里刀的人。
这样的人,在董露接连遭遇磨难时会认怂?
突然,周奕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烧伤治疗,是要很多钱的。虽然有医保兜底,但自己这部分钱还是得掏,而且不是所有治疗都是纳入医保的,很多项目是要自费的,尤其如果要用到一些进口药物的话。
肖冰和董露,两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肖冰娘家的亲戚也没有说过肖冰找他们借钱。
所以他们哪儿来什么钱治疗?
学校恐怕就是瞅准了这点,所以才开出这个条件的。
放弃追究的权利,就能拿到这五万块钱救董露的命。
如果坚持要一个真相,那董露就可能没法继续接受治疗。
选真相,还是选董露的命!
周奕无法想象,那个瞬间的肖冰该有多么的绝望!
陈耕耘不动声色地伸手,把周奕手里的两张纸拿走,就像前面周奕做的一样。
“所以年轻人,还是要多历练历练,做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过浮躁,群众的声音当然得听,但也要分辨哪些该听,哪些不该听,莫要因此耽误了大好前程啊。”
周奕没说话,因为他现在确实也说不了什么,除非找到肖冰。
肖冰精神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当事人的密切关联人,只有从他口中才能得知更多的细节。
学校这边,恐怕就到此为止了。
本来是想把这个事情闹到台面上来的,扣个纵火和死人的大帽子,逼校方自证,哪怕不自证也有正当理由强行往下查。
结果对方早就把事情完美解决了。
周奕再想把这件事情翻出来查,除非能找到纵火谋杀的铁证,否则是得不到任何支持的。
可七八年过去了,怎么可能还留下什么铁证。
很多时隔多年还能查出真相的案子,要么就是案发后警方立刻进行了现场勘查,收集固定了线索,后面科技发展通过当年的线索锁定了凶手;要么就是凶手因为别的案子直接或间接交代了犯罪事实。
这种当初都没报案的,翻案的几率约等于零。
刘保国这时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对梁卫说:“梁支队,还得是你们省厅的同志素质高啊,咱们宏城的公安队伍,我看素质还有待加强啊。”
他指的,自然是周奕了。
梁卫知道周奕肯定受挫了,这时候必须站出来替他撑腰。
梁卫起身问道:“刘副校长这话,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在指责宏城的公安队伍建设工作做得不到位吗?”
“我……”刘保国顿时语塞。
“我记得前面陈院长提过,当初陈院长是要和周奕一块儿录节目的是吧?”
陈耕耘点点头,不知道梁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件事我在省厅也是有所耳闻,宏城的群众好像还给周奕起了个外号是吧?叫什么……城市英雄?”
陈耕耘点点头,说了句没错。
梁卫搓搓手,看了一眼周奕笑道:“老实说啊,我也有快三十年的警龄了,我父亲更是打建国起就干了一辈子的老公安了,我们两代人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都还没得到过这样的殊荣呢。”
梁卫大笑道:“这可不是什么一等功二等功能比的,更不是哪位领导的夸奖可以比拟的!这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扬,是身为一名公安干警最高的荣誉!”
梁卫这番话,让周奕瞬间动容,忍不住站了起来。“梁支队,我……”
梁卫突然转身面向周奕,然后立正,敬了个礼。
周奕见状,也立刻挺起脊梁,立正。
“周奕同志,希望你能牢记、并不辜负人民群众对你的这份信任!”
周奕敬礼,大声回答道:“是!”
周奕的这个字,如惊雷炸响。
刘保国和陈耕耘面面相觑,彻底理屈词穷。
你刘保国再扣大帽子,有梁卫这个帽子大?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还有比人民群众更大的?
还是说你刘保国从思想根本上就已经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了?
不过可惜的是,理是争赢了,但事儿却没能解决。
董露的研究生资料,依然没拿到,刘保国咬死了说是保管不利,下面的人工作失职,学校一定会严查、彻查。
至于什么时候查,查了后又怎么样,那就没个准了。
这次会面,算是不欢而散。
梁卫和周奕走出了综合行政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只有树上还是滴滴答答。
“梁支队,今天这事儿……”
梁卫摆了摆手,和颜悦色道:“不怪你,我都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梁支队,违规使用电器这事儿肯定是假的。”
“没有证据,真假也就没意义了。除非能尽快找到当事人董露,或许只有从她口中才能知道真相。”
周奕点点头:“我明白。”
这时梁卫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刚听了两句,眼中顿时闪过了一丝喜悦。
“好,我马上赶回局里!”
“梁支队,出什么事了吗?”周奕见他挂了电话,便赶紧问道。
“找到董露了。”梁卫欣喜地说,“老邱带人回肖冰家里,想再做一遍勘查,结果发现封条被大雨冲烂了,接着屋里出现了新的脚印,便立刻呼叫了增援。然后就从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穿黑衣服的女人,估计就是董露。”
“太好了。那有没有发现肖冰?”
梁卫摇了摇头:“目前只发现了董露一个人,没发现肖冰。”
他拍拍周奕肩膀说:“走,你跟我一起回局里。”
综合行政楼楼上的某个窗口,一个人影一直盯着楼下梁卫和周奕的一举一动。
直到他们离开,人影才退了回去。
但就在这时,人影的身形突然一滞。
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个坛后面。
那里有一个人,躲在树丛后面,死死地盯着周奕他们消失的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