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乱坠仙乐缥缈,季安背着手悬浮在空中,迎接玄黄功德之气落下。
广寒宫中,明黄色庆云照亮了整个上丹田,变化出姿态万千的形状。
他的嘴角微微上翘,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在胸膛中涌动。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下,积攒的功德即便不能支持他踏入星空也相差不远。
季安俯瞰大地,两只野兔在草丛中啃着青草,不时机警地抬头观察四周;一条长着黄、黑斑纹的大蛇缠绕在树枝上,快速吞吐着分叉的舌头。
豹子费力地将没有吃完的半只麋鹿拖到树上,它刚走没多久,一只苍蝇盘旋落下将‘猎物’抓走。
草原上一片生机勃勃,季安嘴角的笑容更浓。
过了一天,当长时间不再有功德落下,他召唤出离地焰光旗。
灵宝化作火凤嘶鸣几声,随即化形成火凤。
季安盘坐在火凤宽阔的脊背,“向西南方向飞,我们回宗门。”
此刻夕阳西下,赤金色晚霞镶嵌在天空,编织出绮丽的美梦。
回到宗门已经是子时,他降落在赤焰峰山腰走进洞府的静室,取出葫芦石进入小世界,他方才停留的地方变得空无一物。
现在他已经将小世界完全炼化,当他进入小世界时本人和小世界会同时消失,只会在虚空中留下一个锚点。
这个锚点无法被探测到却又真实存在,季安觉得是将空间折迭了,不然无法解释这个现象。
他出现在聚元树附近,阿云立刻走上前来,笑容上喜笑颜开,发出精神沟通:
“主人,碧霄树的品阶在今天完成突破,真正成为四阶极品灵木了。
另外,赤色灵田中的土壤已经挖掘出来,可以前往那里淬炼。”
这些年葫芦世界中的四阶极品灵木越来越多,小世界中的底蕴也越来越厚实。
季安笑道,“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是时候执行我们的计划了。”
他驾云飞遁到赤色灵田,催动秘法淬炼土壤,最后得到人头大的一团四阶极品黄帝德土。
将灵土收入洞虚石,他再次驾云飞遁到青色灵田,清风拂过碧浪翻滚,望之心旷神怡。
季安降落在碧霄树旁,深吸一口气,手中掐诀催动金光术将灵木砍伐。
当年第一次吃碧霄果的时候,他得到一个启示,可以利用木心凝聚成灵种。
他对自己的灵觉深信不疑,所以要试试。
现在葫芦世界中共有两株四阶极品碧霄树,这也是他不担心失败的原因。
季安催动枯荣诀,将灵木的生命力向木心收敛。
碧霄树的树皮很快就失去了光泽,绿色的树叶变得枯黄,树枝也开始腐朽,折断声不绝于耳。
半个时辰过去,四阶极品碧霄树已经变成了一个鹌鹑蛋大的‘灵种’。
‘灵种’的表皮呈现翠绿色光泽,有着根须状的墨绿色纹,散发出盈润灵光。
季安探出神识,惊喜的发现灵种里面真的有胚根、胚轴、胚芽等组织。
他心中振奋之余,立刻清理出一片空地将灵种种下,催动法力手中法印变化释放出龙腾万物生。
洁白的云雾在灵种上方汇聚,里面雷光闪动,青龙和黑龙齐声吟啸,青色的雨点哗哗落下。
水行的润泽神意和木行的蓬勃生长神意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灵种生根发芽,待云散雨停的时候已经长到两尺高,墨绿色的树叶宛如翡翠雕刻而成,树干则是呈现出白玉色,和另一株四阶极品碧霄树截然不同。
季安抚掌大笑,“碧霄神玉树,发达了啊!”
碧霄神玉树是天地灵根,灵果的价值远超碧霄树,现在他只差一株水行天地灵根就集齐所有五行的天地灵根。
围着碧霄神玉树转了几圈,他驾云回到聚元树下,从洞虚石中取出拳头的五行神山,这他炼制的第二件五行神山。
他催动秘法将黄帝德土炼化,融入到五行神山中。
朝阳峰,无极殿,师徒俩人寒暄几句后落座。
林岚笑语嫣然,问道:
“师尊,您是什么时候回到宗门的?”
这些年师尊常年待在绝灵之地那片区域,几乎没有主动回来过。
“昨晚。”
季安言简意赅地回答道,他从洞虚石中取出五行神山和一个玉简递出去:
“这是件灵宝坯胎,拥有四阶极品的底子,需要以青帝华土、赤帝炎土、白帝晶土、黑帝泽土和黄帝德土等灵土培育。
玉简中记录了灵宝的炼制步骤,都赠给宗门当做底蕴吧。”
宗门没有葫芦世界那样的优越条件,但发动全宗修士供养一件四阶极品灵宝还是没问题的。
待弟子收起灵宝和玉简,他继续说道:
“为师待在宗门的时间不多了,我准备一个月后出发,走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未来是否回归宗门,我并不确定。”
游历的路线图他已经设计好,第一站是极北之地,他会探索所有隐秘之地,之后他会沿海岸线向西,进入十万大山腹地。
待探索完十万大山,南洲是他的第三站,之后是中洲,最后是东海之地。
将东大陆探索完之后,季安会横渡大海进入西大陆,看看那里会是什么样的环境。
林岚猛然一窒,虽然师尊曾经表示过会外出游历,但她没料到会这么早到来。
她叹息一声,苦笑道:
“弟子原本以为您会等小师弟突破到元婴期再离开,实在是太突然。”
陈墨轩师弟现在已经是金丹七层修士,修行速度提升之快是宗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墨轩能够走好自己的路,不用我在旁指点。”
二徒弟韩山在六十多年前突破到元婴期,季安已经后继有人。
他并不担心陈墨轩的发展,对方有底蕴,他只需要给对方留下些丹药即可。
四个弟子的未来基本上已经明朗,大徒弟和三徒弟未来止步在金丹期。
他望着大徒弟鬓角的几缕白发心中轻轻叹息,对方的寿元已经开始枯竭,未来坚持不了多少年。
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