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还得搭配上百套无线通讯设备,无线网络基站等等,这样才能保证数公里的赛道上面,任何角落都不存信号盲区,车手能清晰接受到车队指令,并且进行双向通话。
除开电子设备,车队消耗品占据着转场大头。
比如数十套轮胎,数千升燃油,以及数百升机油跟冷却液。
再加上食物、器械以及其他杂七杂八,整体数量能高达数十吨。
统一租用机队,能降低转用成本,错过的话只能单独包机。
可以说这一场赛后狂欢,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大,更是对本就不富裕hrt财政雪上加霜。
唯一还算幸运的地方,那便是跨越洲际的比赛将间隔两个星期,意味着hrt车队有着充足的时间,否则还会顺势影响到澳大利亚大奖赛的设备安装。
也正因为间隔较长,陈向北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澳大利亚,而是返回了英国的车队总部,借助那里的设备进行高强度模拟驾驶训练。
就跟巴林萨基尔赛道一样,澳大利亚的阿尔伯特公园赛道,陈向北同样没有跑过!
并且巴林赛道占据着揭幕战优势,陈向北能利用冬歇期休赛阶段,尽可能进行高强度赛车模拟器练习,来弥补经验上面的缺失。
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揭幕战上面,陈向北就势必没有余力对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进行准备。
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抓紧两场比赛的间隔时间!
特鲁利跟陈向北做出了同样选择,一起前往英国总部进行高强度特训。
说实话,尽管特鲁利很不想承认,事实上他已经被陈向北给影响到了。
身为f1围场内的老年车手,特鲁利虽然还没达到去开“养生车”,但他同样没有了年轻车手的那股拼劲跟斗志,逐渐接受了自己即将要离开围场的事实。
可随着加入hrt车队,特鲁利在陈向北身上,看到了身为一名车手的极致精神!
努力、专注、投入、热爱……
特别是撞车之后站在p房观战陈向北,看着中国年轻人在劣势情况下拼尽全力的防守,落后情况下玩命的推进追赶,这都让特鲁利看到了曾经自己追梦少年时期的影子。
不管最终是否能战胜陈向北,捍卫属于前辈的骄傲。
至少特鲁利不想被新人给远远抛在后面!
hrt车手们在努力练习,车队工程师们同样没有闲着。
经历几个月加班加点的工作,来自于法拉利车队的二手风洞终于组装完毕。
这并不是目前时代最为先进的风洞,也无法放下赛车的全尺寸模型,得出最拟真的模拟数据。
但解决了hrt车队的有无问题,工程师们总算能对升级套件进行测试。
可是紧随而来的事件,却引发了一场队内危机!
即将出发前往澳大利亚的前夜,总部办公室里面响起了激烈的争吵声,整个策略组跟研发组的高层人员,以及两名车手全部都齐聚于此。
“车队目前并没有明确一号二号车手,更没有在车手合同里面签署僚机协议,为什么要让特鲁利使用北的旧套件?”
“这不仅仅有违队内公平,更是对特鲁利车手身份赤裸裸的羞辱!”
比赛工程师索特的情绪非常激动,他跟特鲁利两人共事多年,已经不是单纯的同事关系,更像是朋友乃至于兄弟。
特鲁利巴林赛道撞车之后,hrt车队没有备用零件,让维修工作陷入停滞。
随着车队新升级套件研发出来,布里亚托利当机立断做出一个决定,那便是拆下陈向北赛车的旧空动套件,装到特鲁利的14号赛车上面。
至于陈向北,则换上最新的升级套件。
f1车队内部资源倾斜,可以说是普遍现象。
任何一支车队都存在着升级套件谁先用,谁后用的问题,往往这种时候的解决办法,便是一号车手享有优先权,二号车手使用旧套件。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生产两套,那就不用争来争去引发队内矛盾。
原因很简单,升级套件存在着实验性,很多时候不一定是“正升级”,也有“负升级”的可能。
要知道f1赛车这种堪称“小作坊”打造出来的手工件,任何一个部件的制作成本都极其惊人,空动套件里面的前翼每个高达三十万美元。
尾翼便宜点,也要十五万美元。
至于侧箱关乎到整个车壳,突破百万美金轻轻松松。
没有确定升级效果之前,生产两套升级部件,哪怕豪门如法拉利都扛不住预算,只能一个一个来。
原本一个个升级也没多大问题,总归有先有后。
问题就出现拆陈向北旧套件这个点上面!
正常情况下f1车队都会生产充足的备用件,“御三家”级别的大车队,甚至还会多造一辆备用车。
就好比25年冒出来的新闻,中国车手周冠羽第一次驾驶法拉利现役sf25赛车进行倍耐力新雨胎测试,报道出来后很多车迷就猜测他到底是开汉密尔顿的44号车,还是勒克莱尔的16号车?
其实都不是,开的是一辆法拉利备用车。
可hrt车队别说是备用车,就连多余的备用件都没有。
丰田车队直接关闭了赛车研发项目,总部工厂全部停产打包售出,并且卖的还不是hrt车队,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重启生产的可能。
没有旧备用件的前提下,大多数车队会使用新套件修复。
偏偏布里亚托利跟特鲁利有仇,他拍板拆陈向北赛车的旧套件去修复。
要知道使用备用件修复,跟从车上拆下来旧套件,放在f1围场内是两种概念。
前者属于正常维修,后者更像是一种侮辱!
暗示着陈向北地位、资源全面碾压,特鲁利直接成为“路边一条”。
这种情况,曾在24赛季的威廉姆斯车队发生过。
同样是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车手阿尔本练习赛上墙发生事故,赛车严重受损必须更换底盘,可威廉姆斯车队没有备用底盘来修复。
于是乎做出来一个骚操作,那就是直接拆了二号车手萨金特的底盘,装到阿尔本的赛车上面,导致美国车手提前结束征程。
这种行为当时引发了围场内外极大争议,毕竟是你阿尔本自己失误导致的撞车,却要二号车手来买单,简直就是没把萨金特当人。
菜归菜,好歹也应该有车手的尊严跟骄傲吧?
事实上放在f1围场里面,菜就是原罪!
威廉姆斯领队好歹出面打了官腔,感谢了萨金特的理解跟配合,强调中游车队竞争激烈,积分对于车队财政跟成绩的重要性等等。
红牛马尔科锐评就毫不遮掩,直言一个影响车队排名的积分可能高达千万美元,这项牺牲决策是合乎逻辑跟正确的!
放在现在的hrt车队管理层立场,特别是站在布里亚托利的角度看待。
特鲁利你自己撞车导致没零件维修,再加上又跑不过新人陈向北,换个旧套件给你用怎么啦?
可是站在特鲁利的立场,他无法接受这种区别待遇跟羞辱,这践踏了一名车手的自尊跟骄傲。
面对索特激动的指责,布里亚托利却不紧不慢的点起一根雪茄,吐出烟雾后淡漠回道。
“车队没有多余备用件,并且只生产了一套未经完整测试的新升级件。”
“特鲁利是一名车手,更是一名成年人,他必须要为自己的事故买单。”
听到布里亚托利的回答,首席测试工程师马佐拉皱了皱眉头,他认为经理针对的有些太明显,仿佛在刻意激化队内矛盾。
于是乎开口道:“新套件提升多少暂时无法确认,其实可以让特鲁利先装备。”
“不可以,北的速度要更快,揭幕战成绩更好。”
布表现非常强硬,这里面确实有公报私仇的成分,但更多在于他“唯结果论”的性格。
陈向北能为车队带来积分的可能性,要大于特鲁利,关乎到年终积分跟排名分红。
至于什么激化队内矛盾他不在乎。
f1围场内同队双车退赛的场景都数不胜数,那些车队管理层让步了吗?
特鲁利必须认清楚自己的定位,强者才能通吃hrt车队的一切资源!
(本章完)